黃陂六指新博村|從南水北調遷徙移民村到今日美麗鄉村樣板的蝶變

或許是因為流淌著鄉村的血脈,對於鄉村行者君總會自然而然的由骨子裡生出幾分親近與依戀。相較於都市的繁華、腳步匆匆,鄉村的寧靜更容易成為人們靈魂的皈依寄託之所。日前有幸,深入黃陂六指新博村採風行攝,探秘了由南水北調丹江口移民形成的新博移民村在短短几年內成為湖北美麗鄉村樣板的蝶變,除了深深地震撼還有幾分潛藏的釋然,昔日為了南水北調工程做出了巨大犧牲的他們值得美好生活的回報!

黃陂六指新博村|從南水北調遷徙移民村到今日美麗鄉村樣板的蝶變

"南水北調工程"是我國的戰略性工程,始於1952年,毛澤東視察黃河時就提出的“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水來也是可以的”偉大構想。工程規劃的東、中、西線幹線總長度達4350公里,調水規模448億立方米,惠及華北、淮海平原及西北地區水資源短缺地區4.38億人口。

黃陂六指新博村|從南水北調遷徙移民村到今日美麗鄉村樣板的蝶變

而在這個偉大的戰略性工程背後,是無數國人的智慧、奉獻與犧牲。2014年人民網給出過權威報道,報道中提到大數據記錄湖北南水北調:移民46.9萬人,緩解1億多人用水危機......今日行者君要講的六指新博村便是源於南水北調工程建設時的世紀大遷徙。

黃陂六指新博村|從南水北調遷徙移民村到今日美麗鄉村樣板的蝶變

為了實現南水北調的雄偉藍圖,眾多的移民舍小家、顧大局,為了國家利益而離開了祖祖輩輩生活的土地,開始了移民遷徙他鄉,原本擁有輝煌燦爛歷史的家園故鄉卻沉入了庫區水底,從此故鄉成了回憶。但國家沒有忘記這些犧牲奉獻的人民,多種措施並舉,多種政策齊出,全國各地移民區大力支持,為移民百姓打造了新的棲居樂業之地,黃陂六指新博村美麗鄉村建設便是這段光輝歷史的一個縮影。

黃陂六指新博村|從南水北調遷徙移民村到今日美麗鄉村樣板的蝶變

2010年,黃陂區相繼接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市浪河鎮外遷移民1075人,分別安置在黃陂六指街三村新灣、三里鎮救命寺村和大潭原種場。其中新博村是武漢黃陂區最大的南水北調中線移民村,六指街新博村共接納122戶、527名丹江口庫區移民。

黃陂六指新博村|從南水北調遷徙移民村到今日美麗鄉村樣板的蝶變

據村裡移民老人講述,他們大多來自湖北丹江口市(古稱均州)浪河鎮浪河口村“博家灣”,為不忘鄉情,上級批覆成立建制村時,便取名“新博村”。這些年在黃陂區政府、六指街道的幫扶下,從住房起居,到工作就業,再到福利政策等方方面面,他們早已適應了新的生活環境,徹底融入了黃陂六指這塊同樣擁有悠久歷史的熱土。

黃陂六指新博村|從南水北調遷徙移民村到今日美麗鄉村樣板的蝶變

漫步在新博村,入目望去寬闊平整的路面、整齊新建的民居小區、蔥蔥郁郁的綠植......讓人不得的感慨、震撼!短短几年時間,在國家政策的引領指導下,在黃陂區政府、六街道的重點幫扶下,新博村完成了從最初移民時的一無所有、彷徨無依,到現在安居樂業的美麗鄉村、全市移民小康示範村、省級宜居村莊的蝶變。

黃陂六指新博村|從南水北調遷徙移民村到今日美麗鄉村樣板的蝶變

黨的十九大擘畫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描繪出了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在這幅壯麗畫卷上,更多移民村必將如新博村一樣蝶變,民富安康。或許老一輩人還會偶爾想起移民前的故鄉,但更多的年輕人將在新的家鄉結婚生子、安家落戶,更多的孩子在新的家鄉誕生成長......再回首時,他鄉作故鄉便應該是他們共同的感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