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之間不信任的原因在哪裡

醫患之間不信任的原因在哪裡

很久以來,醫療圈都沒有什麼令醫務人員感到振奮心靈且讓他們感同身受的政策性消息了,而當談論及本身的工作時,部分醫生都不得不感嘆醫道艱難。而當最近的醫療黑名單頗有全國推廣之勢下,我本該激揚的心情又漸漸變得低迷起來。

醫生群體是當下中國知識分子佔比最高的職業之一,然而他們的一些卻並沒從自己的職業中感到榮譽以及尊重,反而常見到他們在各個平臺發出「太累了」的聲音,而這些疲憊不僅僅來自於超負荷的工作、學術成就、生活成本、家庭壓力等方面,還有讓人更加避不開的來自於我們保護的對象:病患們。

幾天前我和產婦及其丈夫進行手術前的常規談話,術前常規談話是我們術科醫生經常做的事情——不僅需要逐條給產婦及其家屬解讀手術條款,還必須要病人及家屬在表示理解後簽署同意書。在很多時候,我都會用盡可能通俗易懂的解說方式以期他們能夠理解,而且還經常會畫一些靈魂級別的簡筆畫向其解釋他們無法理解的名詞和過程。

但是那一天,在我已經使盡渾身解數並且口乾舌燥之際,產婦及其丈夫卻一直斜著腦袋盯著我,雖是沉默,但表情卻十分銳利,透露著一股戾氣。我內心有些許不適,但我也儘量放鬆表情,本著自己的職業原則,在吐詞清晰以及反覆的說和畫中和他們進行了再一次的解釋。雖然過程中,對方的面色變化我收入眼底,但我能夠從他們的眼神中看得出來—「他們不相信我」。

到了詞窮再無可以發揮之時,我才端著微笑問產婦及家屬是否能夠理解,並且在手術同意書上籤署名姓。

夫妻雙方對看一眼,妻子賭氣一般地搶過我手裡的筆悻悻道『籤什麼霸王條款,我有事你們絕對不會負責任!』

我的笑容有些僵硬,任誰付出勞動、態度和藹還得不到對方的隻字感激都會恚怒,然而為了不激化矛盾,即使對面兩夫妻一臉慍怒我還是得保持自己心態平和——語調和緩地請對方慎重考慮。

雖然正在進行的談話工作沒那麼完美,但是產婦和家屬已經決定簽字,我可以不用再與這兩人糾纏按自己時間下班。

只是我有了好奇心,同時為了減少以後診療過程中產生不必要的矛盾,我決定「挖出」這兩人的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

這是一對很典型的高知夫妻,恃才自傲、見多識廣、自詡修養,對於醫生反覆強調的問題他們其實有一定的判斷,按常理來說並不應該對醫生的工作如此牴觸。為了降低對方的防備之心,我首先轉移話題打開了交談的途徑,『您二位是做什麼工作的?』

男方並沒有吭聲,反而低頭開始刷手機。女方猶豫了一下,先是謹慎性地回答道:『我搞人力資源管理,我老公做IT。』

可能是因為與本次手術無關的話題,產婦開口之後表情開始放鬆起來。

我們的日常工作是為了一些素未謀面的陌生人的健康而暫時忘卻自己的喜怒哀樂,只是想要讓他們的身體得以恢復到健康。

產婦打開話匣子之後開始從知道懷孕的猶豫,到懷孕過程中的辛苦、從知道孩子臀位時就做好了體外倒轉術的準備,到了快生的時候知道沒法轉胎位時的失望、從本來做好順產準備結果卻只能手術時的心路歷程、從擔心手術後遺症到肚皮完整性被破壞的擔心、從知道二胎時的欣喜到老大的教育問題……等等方面滔滔不絕地開始訴說。

她的敘述間或夾雜著對丈夫的抱怨。這位男士是典型的理工男,很是粗枝大葉,他的妻子開始訴說後他刷手機的頻率有所下降,但還是接了好幾個工作電話,產婦為玩手機的事還和丈夫互懟了幾句。

我全程保持著微笑,偶爾插入幾句自己的見解引導產婦和家屬把自己的顧慮全說出來。產婦兩胎的產檢——第一胎的生產都在我們醫院,第二胎選在我們醫院生產已經表明了信任,只是她雖然胎位不正,但是一直期望試產。可是最後一次B超提示胎兒不僅臀位、頭圍大,而且有臍帶繞頸並且臍帶兩端都有張力,不建議體外倒轉後陰道試產。產婦在產檢時醫生雖然多次向他們說明可能存在的意外情況,但是並沒有很肯定其必須手術。所以,當產婦入院後綜合評估無法施行外倒轉必須行剖宮產術時,產婦心態失衡了。

她想找醫生嘮嗑,只是每個醫生都忙的恨不能把自己切成八片兒,產婦一開口接診的醫生就立即強調她只能剖宮產。產婦和家屬覺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花了錢還要受氣』這種想法不可避免地冒了出來,原來的信任和好感頃刻間變成了負數。

這個問題確實很難解決,醫生和患者的比例很誇張,我們每天接待太多的患者,一刻也得不到休息。但是即使我們付出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時間,也沒法做到能安靜地坐著聽每一個患者傾吐心事。這次只是因為本來安排給我的手術因為特殊情況夜間急診解決了,我完成了自己的所有工作,才能在下夜班該休息的時候坐著和產婦和家人了將近兩個小時,——我貢獻了自己難得的閒暇。

和產婦的談話中我們提到的專業問題並不多,基本上都是產婦的語言發洩。

顯然這次談話讓產婦和家屬十分滿意,他們高高興興簽了字。而當我做完手術送產婦回病房時,她的丈夫在電梯裡深情擁抱了她,兩人一直對我反覆感謝。我們雙方對彼此的工作都很滿意,他們恢復了對於醫務人員的信任。

醫患之間不信任的原因在哪裡

這位病人在之後的工作裡都之後非常配合,但是科裡的醫生並不覺得這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情。因為我們都想做每個病人都滿意的醫生,然而我們很難做到。

這件事情並不曲折有趣,過程雖然長卻平淡直白,只是這對夫妻告訴了我們,他們怎麼樣才能達成滿意。

我們職業的一生會遇到無數的病人,這裡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仇醫者,也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無條件信任者,剩下的人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理由對醫療有意見的人。做久了醫生這份工作,我們很容易判斷病人的情緒,但是我們太忙了,四十多張床的病房能加塞到七十多個人,還有更多預約手術的病人正在等待床位,所以我們能夠感受病人的喜怒哀樂,卻無法去共情。

為了減少病人的花費,我們會減少住院的天數;為了能讓更多的病患及時得到治療,我們會加快病床的週轉率,但是醫生和護士的總數卻不會變,我們以永遠不變甚至可能減少的配置一直超負荷完成自己的工作。

所以病人想找醫生時發現醫生總是缺席,因為他們不是忙著收病人就是去手術,好不容易逮著人回來還沒開口,醫生又被人叫走去處理更加嚴重的病患。

求醫的每個病人都覺得自己應該是醫生最重要的人,應該得到護士最全面體貼的照顧,然而現實中卻是病情最重的人和最難纏的人搶到了醫護的大部分注意力。

一部分病人可能只要病情在好轉就會扮好自己流水線患者的角色;一部分患者學習了其他不好說話的病患作風獲得了更多的照顧;一部分人滿懷怨氣把自己的憤怒發洩在醫院的物品上;還有一部分人直接在網絡上傾倒自己的不滿;更多的人一旦遇到與醫療有關的新聞就跳出來喊打喊殺……

醫患關係漸漸變得畸形,雙方都是怨氣滿滿,每個人站在不同的立場,呼喊出來的聲音不同,加上太多的利益攪局,醫患之間的信任漸漸被踐踏。毀滅總是比建設要聲勢浩大,毀滅是一瞬間的事,但是再次重建可能需要的是無數代人的努力。

一個友人很有點思辨家的意思,他常常會感嘆著現在的人總會太過於理所當然,看到你就想到你應該付出什麼,然後到必須滿足我所有的要求,再到我已經給你了一個定義而你必須得按照我的定義來對待我。

而醫患關係就是如此,一位患者的中心思想是期望醫生給予治療,然後才期待得到醫生的溫情,再是希望醫生無微不至的照顧,然後滿足治療期間所有的要求,最後享有獨屬於自己的特權服務。

然而,對於醫生來說,患者只是陌生人,出於道義和本性以及職業特點給予治療和溫情是自己應該付出的範疇,無微不至的照顧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也可以提供,滿足所有要求已是奢望,獨屬於個人的特權基本難以達成。

而病患的心理需求隨著生活水平的升高已經越來越個體化和群體化,但是經濟的增長又跟不上患病的消耗,所以患者們的隱秘心思變成了:

物美價廉,——不要錢但服務跟上最好;

妙手回春,——不檢查少用藥治療效果佳最好;

懸壺濟世,——態度好、醫術好、不花費、不用藥、要治好是最好。

錢變成了醫患之間關係改善的巨大鴻溝。無數人的希望是擁有美好的生活,然而疾病就像無底洞,因病致貧甚至傾家蕩產的人那麼多,有些人拼盡全力得到的卻是人財兩失,誰能接受這麼不完美的結局?

醫患矛盾其實沒那麼複雜,說起來就是僧多粥少、錢不夠多引起的麻煩,問題至於怎麼解決,我覺得孔子一句話說的夠有道理:不可與之言而言,謂之失言。我們醫生呼籲的再怎麼響亮,沒有人掏腰包,醫患問題永遠難以解決。

當務之急能改善醫生和患者之間的敵對情緒可能得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首先,病人要對醫生有充分的信任;

其次,國家給與病患足夠的保障;

再次,觸犯法律的人應該得到懲罰,無論是醫生還是病患;

最後,媒體應該正面引導。

作為一個小醫生,我希望醫患矛盾能成為歷史,患者病有所醫,而醫生能安心行醫。由於閱歷、性格、文化等等因素導致的醫患之間的誤解,有時候甚至無法彼此理解,那都是很少的部分,總有辦法能夠解決。

我只是希望我們都能過得很好,無論醫生還是患者,沒有必要用苦大仇深去成全別人。

醫患之間不信任的原因在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