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你,我恨你

故事的主人翁是“我”與“你”。

某天,“我”遇見了“你”,我感嘆生命的奇妙姻緣,讓“我”遇到了“你”。

“你”也感謝命運的安排,讓“我們”相遇。

確實是安排,有些人,我們不得不相遇,相遇之後變成過客,或者是愛人

前者的相遇可能會讓“我”和“你”昇華為朋友,或者“我們”只是擦肩而過再無下文。

而後者的愛人身份,要麼是一輩子,要麼是一陣子。

而這樣的安排,從能量層面上看,其實多數是業力紐帶的牽扯

我愛你,我恨你

緣,無論善緣,惡緣,安排相遇,都是為了結清,了業。若不了業,無法出離三界。緣這個字聽上去美滋滋,其實一點兒也不美。和某一個人的“緣”可能會牽扯“你”生生世世,而因果業力或許也會越扯越大。因為和某一個人的“緣”,就是拖拽“你”無法上升的能量線

有能量線扯著,是走不了的。

越是高能量態的生命,越是光亮,也越是輕盈。

我們之所以飛不起來,是因為我們慾望太重,能量渾濁。

我愛你,我恨你

“我”和“你”在一起的時候,覺得非常的幸福。

“我”覺得“你”是世界上最美,或者最帥氣的人,你的缺點,放在其他人身上,我可能覺得噁心,但是放在你身上,“我”覺得是“可愛”。

一般情況,我們會承認,我們“被愛情衝昏了頭腦”,因為這樣的情況,會顯化在生活中,其實就是被不好的能量控制了,連行動上都能被自己或者他人察覺。例如,看到她/他的照片,傻笑。例如,思念她/他的時候,神情恍惚。在身體層面,其實是荷爾蒙在控制我們的情愛。

但是我們覺得這是愛情甜蜜的象徵,我們並且會覺得,愛情裡面,是不能存在一絲雜質的,不能與其他人分享的。這聽上去或許沒錯呀。

如果觀世音菩薩只幫助“我”,不幫助“他”,觀世音菩薩還是觀世音菩薩嗎?(如果我只愛你,我不愛其他人,我還是神嗎?)

人總是覺得自己是人,七情六慾是正常的,問題是,肉身只是個殼子,內在的靈魂才是真我,靈魂是光之存有,達到光維度的還有什麼七情六慾呢?

為什麼不能與其他人分享呢?因為是“我”的。

我愛你,我恨你

問題來了,誰說“我”的不能與其他人分享(先不管是感情還是物質)

其次,誰說有“我”和“你”的分別。

再次,如果真是自己的,那分手之後,還是不是自己的?

其實啥都沒擁有

負面最喜歡人類有分別心了,最怕的就是人發現自己原來不僅僅是個肉殼子而已

我們生活中,幾乎隨時處於被各種各樣的物質,或者情感控制的狀態。只是我們察覺不到。

愛情相較於其他要明顯一點,因為愛情是極大的我執,也即是最大的自我與私心。但愛情,同時是被負面包裹的是最為美麗的

在生活上,如果被一些物質控制,顯化的層面便是:我們願意透支信用卡,或者成為車奴,或者為了美整容諸如此類的舉動。

其實就是被負能操控後人類意識行為改變的顯化層面,顯化即是肉眼能看到的層面。

而在情感上被控制,那表現出來的形式太多了,放眼看看身邊人,是不是被各種物質和感情左右?

我愛你,我恨你

被各種各樣物質或者情感牽扯,就像提線木偶般活著,失去了本真,也失去了自然。最悲慘的便是,甘願被控制,因為“甘之若飴”,其實也是被控制了才有這樣的想法的。

而這點,有時也會被負面利用。

負面是非常擅長玩心智控制的,不會讓人們察覺。

如果都察覺了,都不玩了,這遊戲沒人玩了,負面要著急死。

一個人吃飽了,如果他還要和別人爭搶食物,我們可能會覺得這個人有點自私。我們內心天生會排斥。因為我們天生的正義感,天生的正義感從哪裡來?靈魂深處。靈魂散發的光愛讓我們排斥自私(黑色能量)

這樣的事情,是明顯的,會讓我們會感受到某某某這樣做是不對的。因為是自私的,不能這樣。所以,我們面對社會上的一些明顯錯誤的事,我們會覺得很生氣。

但是我們面對被包裝後的負面,就被帶著走了,或許還會淪為宣傳負面的導體。但我們不知道。而這一切,負面營造的恰當好處,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自己證明自己,我們是善惡分明。

負面實在太壞了!

我愛你,我恨你

愛情和親情,我們是察覺不到有什麼不對的,這就是負能的狡猾之處,讓人們心安理得的不去懷疑,並且美名其曰美好的愛,但是這樣的愛,幾乎也是以索取和佔有為前提。裡面夾雜著各種私。

對一個神來說(人都是神性存有),迷失在情愛裡,相當於迷失,而迷失了,什麼也做不了。

在愛情裡:

“我”愛你,“我”生病的時候,渴望得到“你”的關心。

“我”愛“你”,我希望,“你”的眼裡只有“我”,當然,“我”的眼裡,也只會有“你”。

“我”愛“你”,我希望,“你”的一切,與“我”分享,喜怒哀樂,“我”都想參與。

但這個“你”,是可以變換的。

我愛你,我恨你

對眾生最好的愛,不是侷限於肉身,而是靈魂之愛,讓靈魂在求出無期的輪迴和無法進化的境況下出離,靈魂得到昇華。昇華之後來到宇宙各個需要提升的星球,為這些星球的進化添磚加瓦。

我們在看到神佛菩薩的時候,為什麼想哭呢?

因為我們知道,神佛菩薩懂我們。甚至超過我們的父母。為什麼有這個感覺呢?

因為父母對我們的愛幾乎都是肉身之小愛,而這種靈魂層面的大愛就是來自於宇宙佛神。

我愛你,我恨你

“我”愛的真的只是那一個人嗎?

如果是,為什麼可以在人生的歲月裡,愛那麼多人?

其實,“我”愛的不是那個特定的某某某,而是一些可以讓我喜歡的人,而那個人,又願意變成所謂的“你”。

之前看到一篇文章,是微信戀愛的,說的是,男方只動嘴皮子,但是行動上不付出,不是真愛。

再進一步看,如果不動嘴皮子,願意行動上付出,是不是真愛?

一般情況,如果一個人,一直對自己行動上付出,沒有結果,他會離開,因為得不到。其實,也就是說,無論是嘴皮子上付出還是行動上付出,動力來源其實都是為了得到

這便是男女情愛的實質---索取、佔有

能量層面根本無法欺騙,問題是現在人們看不到能量

,只會相信感覺,相信眼睛,無奈感覺可以被嫁接,眼睛也會障礙真相。

目前社會上會有一些負面新聞報道:求愛不成,因愛生恨。

如果真的是大愛,怎麼可能生出恨?

神佛對人們的愛是大愛,會不會有恨?肯定不會有。

在一片大愛的光能裡,怎麼會可能有恨的土壤呢?

神佛來到地球,如同天堂到地獄,光能要忍受劇烈的痛苦,尤其地球,負能量特別重,很多光之子,在未有機會投胎,便被負能量扼殺。

我愛你,我恨你

所以,愛情這聽上去很美的妖豔賤貨,一定是小愛。

小愛,索取的本質,其實是---愛自己。小愛的能量,不是光態,就是黑乎乎的能量,絲線。在黑乎乎的能量層面,是可以滋生恨的種子的。要無條件去愛,愛別人。

目前有很多菩薩,攜帶任務的光之子們,在過著這最後一道關,無論親情,愛情,友情,都是俗緣,希望早日看破放下,煥發神性大愛。

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對於人世間的愛情,你是怎麼看待?又是怎麼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