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開不壞的豐田,修不好的大衆」

首先,從廣告法來講這種傳播是違法的,因為廣告法裡明確規定不能直接實名貶低競爭對手。從民法來講有誹謗的嫌疑。

不過想想倭人的一貫做法,也就不奇怪了,偷跟搶深入倭人的血液中。這絕不是筆者的民族情緒,千萬不要誤解。只是合理的邏輯分析及預判。

珍珠港、盧溝橋、甲午黃海、諾門檻、旅順港、東南亞諸戰役等,無不是偷襲、不宣而戰,偷總能給倭人暫時的收穫及滿足。菊與刀的民族有極強的兩面性。他們可以是世界上最文明的民族,沒有之一。看完球清理觀眾席,住完酒店整理床單被褥,對人總是謙卑有禮,去過日本的人無不覺得他們國民的素質太高了。這就是日本人大奸若忠的民族性。

生存在地震帶上的島國,危機四伏,人人自危。危機感促成了對外拓取安全生存空間的本性加之長期農耕社會的愚昧,促使這種拓張具有極強的殘忍性。

而硬實力是能否擴張的關鍵,所以,形成了尚武重力量的民風,在力量不夠時只能狡猾地蟄伏。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險山惡水(地震海嘯)“陶冶”了倭人的奸詐及兇悍。

說回到汽車,倭人有著極強的市場嗅覺及一定的工匠製造能力(還要遜於日耳曼人)。質量穩定,小毛病少,省油經濟成為市場賣點。但魚跟熊掌不可兼得,質量穩定,技術成熟,帶來的就是觀念保守、技術更新慢、新技術應用落後德系車。豪華高端製造不是德系對手,中低端又被韓國汽車迎頭趕上,夾縫生存實在難受。僱傭水軍豢養倭奴,網絡暴力打擊對手,所謂唱衰對手,手法是比較齷齪卑鄙的。所以能編出類似“世界的豐田……、開不壞的豐田……、”這樣的順口溜來影響市場打擊對手就不足為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