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資產價格下滑10%!高價搶「包」不復存在

7月4日,多家機構同時提到今年以來不良資產價格在下降:

中國信達金融機構業務部總經理彭朗輝提到,跟去年同期相比,成交量有較大的增長,價格較去年的四季度有所回落。大行在新出表的交易裡面所佔的比重有所下降,股份制銀行和地方銀行的佔比有所上升。

中國工商銀行信貸與投資管理部不良資產管理處置中心總經理謝嘉在“2018中國AMC戰略合作高峰論壇”上表示,今年以來不良資產投資者出現觀望情緒,價格回落了約10%。

不過,據輕金融瞭解,部分地區如華南不良資產價格仍在創新高,價格分歧明顯。

不良資產供給擴張價格下滑10%

高價搶“包”不復存在

“去年是不良資產盛宴,特別是四季度以來,資產公司在各地收購不良積極性非常高,報價也很高,有的表外資產包報價輪次超過90次,有的資產包競價異常激烈,超出銀行預期。但今年一季度開始,資產市場很快進入下滑趨勢。去年某資產管理公司大概拿了我們48%的資產包,今年到現在不到10%。”

7月4日,中國工商銀行信貸與投資管理部不良資產管理處置中心總經理謝嘉在“2018中國AMC戰略合作高峰論壇”上表示,今年以來不良資產投資者出現觀望情緒,價格回落了約10%。

中國東方資產業務管理一部總經理劉波在該論壇上表示,2017年傳統銀行不良資產市場投資熱情不斷高漲,區域市場持續火爆,成交價格一度走高,市場泡沫積聚。今年以來,市場主體逐漸迴歸理性,盡職調查更加充分,價值判斷更加科學,估值報價更加審慎,市場價格趨於平穩,甚至穩中有降。過往的無序競爭和高價搶包已基本不復存在,一個良性發展、有序運轉的不良資產市場正在形成。

▌不良資產供給增加

謝嘉坦言,工行的不良資產額絕對量大,不良率也在四大行中靠後,近幾年該行不良處置力度一直都很大。“之前,清收每年的量都在千億級別,2015-2017年,大概清收處置各類不良資產約6000億,商業化賣斷約35%-40%。今年上半年賣斷佔比提高到40%。”

謝嘉表示,與其他國有大行的“常規核銷為主、賣斷為輔”的處置策略不同,工行的不良資產處置方式以市場化批量轉讓和常規處置為主。因此,在不良資產商業轉讓市場,工行資產包占比約50%。去年工行賣斷轉讓資產規模為900億,今年預估目標為1300億。

謝嘉表示,今明兩年預計工行將處置不良資產4000億以上,預計後年處置規模將大幅下降到千億以內,資產質量將大為改善。

中信銀行法律保全部總經理魏安義認為,在“穩增長、調結構、控風險”的宏觀政策下,M2增長回落至個位數,說明去槓桿帶來壓力。加上監管政策的趨嚴,不良資產通過結構化、子公司代持等出表方式遇阻,預計未來不良資產的總量將擴大,不良供給的主體會擴大。過去以銀行為主,未來拓展至信託、證券、保險、基金等。銀行自身的不良貸款過去以表內為主,這兩年表外業務的壓縮也會暴露相當量的不良資產。

劉波也認為,在經濟結構調整和監管形勢趨嚴的背景下,金融機構不良資產仍在持續放量,同時非銀行金融機構的類信貸不良資產規模增長較快,非金融企業應收賬款規模大幅攀升,平均回收期限略有延長,沉澱形成的壞賬增多。

▌價格分歧顯現

受不良資產供給增加,資產管理公司資金趨緊等因素影響,不良資產的價格開始回落,不良資產市場價格的分歧逐步顯現。

謝嘉表示,去年的價格有人說虛高,但是對銀行而言只是一個比較真實的價格。今年整體資產質量沒有大的變化,但價格約有10個百分點的回落,比如銀行處置1000億不良資產,財務成本就將多消耗100億。

謝嘉還表示,去年下半年開始,銀行經營態勢向好,不良消耗能力提高,對受償率的容忍度更加理性。對資管公司的競價、估值要客觀評價,既不要虛估也不要低估,要讓市場去檢驗。而且,資產公司各省分公司收購意願和“打法是很不一樣的”。以某大公司為例,在山東、浙江、江蘇、廣東等省份比較積極,中西部則比較消極,甚至出現不參與盡調也不參與競標的情況。

謝嘉還呼籲,希望資產公司都能積極參與銀行的盡調,因為不去了解資產的情況,無從談起迴歸主業。上半年四大AMC在某些中部省份一個資產包都沒收。其次,資產公司對子公司合規性的管理需加強,比如資產公司在某些地區有形成價格聯盟的嫌疑,共同壓低收包價格。

東方資產某中部省分公司總經理在現場回應稱:“2013-2017年我們一直都沒買進資產包,第一個是去年9月份才買的。不買的主要原因是資產質量比較差,涉及擔保圈。現在不良資產價格趨於理性,資產公司還有投資價值和投資收益的考量,不能虧本也不能衝量。定價方面,希望銀行出包時考慮資產管理公司的收益。”

瞭解更多,請關注Tyziguan. 部分信息來源互聯網.

不良資產價格下滑10%!高價搶“包”不復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