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聰明」地工作

如何“不聰明”地工作

持續踐行,我們一路同行

全文 1808 字 | 建議閱讀 4 分鐘

文 | mickjuost

今天朋友圈,被紅芯事件刷屏了,大家都在熱議抄襲居然可以到如此程度,可能關鍵還是受到了刺激——這樣一個抄襲的東西,還融到資了,居然還說要做國人的安全出口?

這就是典型的託大的表現,走得越高摔得越狠。

這裡不過多評價,畢竟在中美貿易戰的這個關口,出現這樣的事,一定是會被拿出來指著鼻子罵的,當初抄襲時就應該想到會有這麼一天。

說到這裡,讓我想到了在職場上的創造性和高效性的矛盾——效率過高容易一條路走到黑,而發散性過強效率又玩玩跟不上。

這是一個平衡度的問題。

1

現代職場人,都會努力學習時間管理方法,不管是四象限法,還是番茄鍾,更或者碎片化學習法,目的都是為了更好的利用時間。

但是,問題就來了,當我們熟悉並熟練的完成一件事後,下一次同樣的情況出現時,我們該怎麼選擇?

效率派會說,肯定是要繼續使用的,因為這會大大節省時間,更快的完成任務。

創新派則會說,不不不,應該換一個新的方法去做,不然時間久了就會忘記怎麼思考。

其實他們說得都對,因為具體的工作場景中,一些任務並不是等人完全準備後才開始做的,更常見的情況時,時間只有這麼多,卻要求完成更多的任務。

不過,更多的時候,我們常常會選擇前者的做法,因為這樣做最保險,最穩妥,花的時間更少,卻能按時的完成任務,而後者看上去很迷人,不過,常常會出現不可預知的情況。

但是,你猜,真正到最後獲得更多成績的是誰?

是後者。

可能你疑惑,兢兢業業按時完成任務的人,難道還比上那些想更多解決方案的人?

是的。

很多職場的問題,看似表面上的進度壓力,但實際上最終都是落到了能否真正的解決問題。

而那些既能按時完成任務,還能做到解決問題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

如何“不聰明”地工作

持續踐行,我們一路同行

2

中國人都有一種沒有功勞應該有苦勞的潛意識,而這是和完成工作有著本質的衝突的。

雖然有時的確需要一點苦勞精神,但是苦勞是為了最終的目標而去的。

很多人都忘記了目標是什麼,只是停留在了當下的努力努力再努力上。

這種在工作中很精明,看上去效率奇高,但實際上,卻一直原地踏步。

重複使用高效的技能,沒有錯,但是錯在沒有最終完成目標。

你一定會反駁說,明明也有完成目標,但是,你仔細想一想那些你曾經獲得成功的項目,是不是不只是光努力就夠了?

為什麼現在很多剛入職場的人,都搞不懂為什麼非要在半夜回郵件?又一大早要到公司彙報?

因為你的上級可能並不是真的知道你在做什麼,你的努力需要一些外在的過程去體現。

而為什麼那些明明加了很多班的人,卻最後還是沒有好結果?

因為他們只是在聰明地工作,而不是正確的工作。

現在,很多人都有一種一切都是對最低限度的工作,剛剛好完成,剛剛好做到就行,總是在埋怨加班又變多了,又被剝削的抱怨。

而他們並沒有真的想過,為什麼會陷入這樣的循環中?

在一開始就選擇了不斷重複來提高效率的工作方式中,怎麼會有更多的空間去想更好的解決辦法?

為什麼我們總是說超預期很難做到?

因為我們連自己的事情都很少做到過超預期。

如果連自己都做不到讓自己超預期,怎麼能讓別人剛收到超預期?

換句話說,很多人都是很“聰明”地工作,而不是總能找到那個“愚笨”而正確的做法。

就像我們總說每天堅持運動10分鐘,一年就能改變體質,卻總在“明天再做”的口號中完成一天又一天。

如何“不聰明”地工作

持續踐行,我們一路同行

3

當然,即便這樣說,很多人依然不認為自己掌握一項有效的工作技能,重複使用它,有什麼錯,直到某一天更大的危機的到來之前......

最近一個朋友準備跳槽,在不斷的面試中,他突然發現,曾經自以為的厲害不過都是幻象,他的很多能力不僅不沒有長進,反而都退化了。

這時他說,原來危機是隨時都在的。

雖然我們不一定馬山要換工作,但是真等到需要換工作的那一天,我們有沒有足夠的底氣呢?

現在,我們總說,要在工作中不斷突破自己的上限,但實際上卻不停地使用已經熟練的技能,不願多嘗試一步,因為害怕犯錯。

而犯錯得越早,越有改正的機會。

其次,儘量做到超預期,多做到超出預期的事情,而不是停留在安全區。

很多人越工作時間越長,越不知道未來的路該怎麼走,因為現在已經有點安逸了,但是實際上,前路可能正是危機四伏。

不斷超預期,別人就會刮目相看你,這是職場的黃金法則。

深入到方法裡去,你會發現,越會工作的人,看上去越不會工作,因為他們在思考怎麼更好地工作,而不是得過且過。

持續踐行

最近,身邊有朋友都子準備換工作,一部分是越換越好,而一部分是越換越差,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差距,就是因為在工作中不思考的結果。

工作,其實是最需要不斷思考的一項工作了。


持續踐行,我們一路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