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为怀,53岁尼师30年收养30多名弃婴,多人考上名牌大学


今年53岁的常妙法师,是江西赣州宁都县梅江镇海莲寺的一位尼师,15岁出家,1993年3月任海莲寺住持。30多年来,她慈悲为怀,先后收养了30多名被遗弃的女婴,含辛茹苦抚养她们长大,供她们读书。如今,已有20多个孩子长大成人,多个孩子考上北大、中山等大学。图为常妙法师双手合什,祈福天下父母既然养了孩子,莫问男女,健康与否,一定要负责到底、万万莫丢弃。本组故事拍摄于2017年1月7日。

1980年代的一个晚上,从外面返回寺院的常妙法师发现寺门口放了一个襁褓,里面啼哭的女婴身上爬满了蚂蚁。周围看热闹的市民除了感慨之外,却无一人愿意收养这个可怜的弃婴,也想不出什么帮助她的好办法。常妙法师收留了这个弃婴,成了她收养的第一个孩子。图为1月7日,刚满一个月弃婴在海莲寺常妙法师的呵护下洗热水澡。如今除了这位是年龄最小的弃婴,还有8名被父母丢弃的孩子生活在常妙法师身边。

被常妙法师收养的孩子都是出生后被父母丢弃,有的身患残疾、有的身患重症……在常妙法师悉心照顾、在佛力的加被下,这些孩子竟然都康复了,而且出落得一个比一个庄严。图为常妙法师收养的部分孩子合影,这些孩子长大后为报师恩、佛恩毅然选择追随恩师,出家学道、弘法利生。图为5岁的演如被演鸣宽大的僧袍包裹,显得端庄、可爱。被常妙法师收养的孩子都是自由式放养,孩子们在寺中清净自在,自然成长。


寺中长大的孩子都懂得洒扫应对,机智灵动,琳和演轮每天早上和放学后都会主动帮忙打扫寺院的卫生、积极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务。“孩子们长大了,我都会送她们去上学,让她们和普通孩子一样接受教育。”常妙法师说,她常教导孩子们自力更生,学会本领,以后回报社会。

在寺庙的大门旁,有一块黑板报,每期都由孩子们完成,上面许多富于哲理的话语,读后让人受益匪浅,比如:嘴巴甜一点,脑筋活一点,说话轻一点,理由少一点,肚量大一点。常妙法师说,寺庙就是学校,佛教就是教育,她要把海莲寺营造成生动活泼的教育家园,让人人欢喜、人人受益。

演艺,12岁,已剃度出家。图为1月7日,演艺在雨中骑着自行车赶回寺庙,清新脱俗的气质,所行之处吸引路人注目。

“放生是人们常做的善举。一个活生生的孩子,如果我不收养,很可能就会饿死冻死。我认收养这些孩子也是放生”常妙法师这样给来寺院的香客解释她收养弃婴的原因,并动员大家一起来帮助弃婴,给她们一个温暖的“家”。 演琳,9岁,刚出生就被父母丢弃。今年上三年级,长相清秀,非常善良。

晚课前,5岁的演如拿着毛巾擦去蒲垫上的灰尘,方便信众跪拜。小小年纪就替别人着想,让众多大人自叹弗如。

常妙法师心系众生,广度有情,法缘殊胜,深得信众叹服。每天都有许多信众前来请教子女教育、人生哲学等问题,法师不辞劳苦,慈悲开示、有求必应。信众们带着愁苦来 揣着喜乐去。

照顾孩子、筹建寺庙,为众说法......每天下来,常妙师几乎难得休息,嗓子常处嘶哑状态,但她从不言苦,不叫累,心平气和,如如不动。累了,打个坐,恢复元气后,又精神抖擞忙碌着。据庙里香客说,无旦开始,常妙法师打佛七,已七天没进食了,但法师看上去轻安祥和,红光满面。

年逾五旬的常妙师常常站在新建的庙宇顶楼远望眼底下的宁都县城,道出心中夙愿:建座孤儿院,让有缘弃婴能有个温暖的“家”,让他们免受身体、心理的戕害,享受生命平等的待遇。

演慈,17岁,已剃度出家,图为1月7日晚课中,她敲击法器,清纯的面庞,动听的法音,让听闻者身心清净,法喜充满。在这个物欲疯长的当下,常妙法师悲智双运,让这些无辜的孩子拥有身心安宁的家园,善莫大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