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鬼吹燈:乾隆顯靈大戰盜墓賊孫殿英,寡不敵衆陵寢被洗劫一空

『 清宮遺案 』乾隆大戰盜墓賊

在飛機上一覺醒來,腦子中忽然冒出這個題目,難道老薩最近《鬼吹燈》看多了?

天地良心,老薩對這類虛構的事情興趣並不那麼高。1928年孫殿英盜東陵的時候,面對這些瘋狂的盜賊,乾隆當年可是曾經挺身而出,奮力抗拒的,比他那些在英法聯軍、八國聯軍面前聞風而逃的子孫們有骨氣多了。

這可不是抗日神劇的擴展版,而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事情。

事情要從1984年清東陵的工作人員清理各處陵墓,進行文物調查的事情談起。當時對乾隆墓地宮進行清理的專家們進入地宮時遇到一件奇怪的事情——乾隆地宮的第三道石門竟然無法打開。

真實鬼吹燈:乾隆顯靈大戰盜墓賊孫殿英,寡不敵眾陵寢被洗劫一空

▲ 乾隆裕陵的地宮是目前清東陵所發掘地宮中最為精美的,內部有四道石門,周圍刻滿精美的石雕和經咒

從墓道進入,要經過這四道石門,才能到達放置乾隆棺槨的地宮。當初下葬時,這四道石門都是用特殊工序關閉的,內部有“自來石”將其頂住,需要用一種叫做拐釘鑰匙的獨特工具才能自外打開。孫殿英盜東陵後,遜清皇室派員重新殮葬慈禧和乾隆,之後重新關閉了石門,這次工作人員入內清理,也是用了拐釘鑰匙,才打開第一和第二道石門。

然而,這一招到第三道石門時卻不靈了,無論怎樣,也打不開它,似乎裡面有人用什麼東西把石門頂上了。

指揮清理地宮是清東陵管理處的一位老專家,當時思索片刻,忽然恍然若有所悟,說:“哦,肯定是又下來了。”

旁邊一位剛剛來這裡工作的年輕技術員很納悶,說什麼又下來了?

老專家微微一笑,說:“當然是乾隆又下來了,把門堵上了唄。這皇帝,不喜歡別人進他的屋。”

那時改革開放已經多年,不會再給人亂扣什麼宣傳封建迷信的帽子,老專家便開了個玩笑。

然而,事情似乎並不是玩笑,等石門終於被打開,真的發現是乾隆的棺材堵在了大門的後面,那位年輕的工作人員頓生毛骨悚然之感。

不但他如此,在場的年輕同志幾乎都感到渾身不自在。

真實鬼吹燈:乾隆顯靈大戰盜墓賊孫殿英,寡不敵眾陵寢被洗劫一空

▲ 就正中這口大棺材,從照片上看到,它本來被安放在墓室後方的石臺上,就算是抬,七八個小夥子未必能抬它得動,居然會自己走下來,還能來堵門,這怎麼可能?但眼見為實,它的確是走下來了啊!

看到大家情緒有問題,現場領導發話,請老專家給講講這是怎麼回事兒。

於是老專家便從一個簡單的問題說起——乾隆要是不想讓我們進來,為什麼不堵第一、二道門,不堵第四道門,偏偏來堵第三道門呢?

皇上的心思,這誰能知道啊?

人家說了,你去第四道石門那兒看看,就明白是怎麼回事兒了。

大家就去看了,第四道石門的情況,果然和前面三道不一樣。

真實鬼吹燈:乾隆顯靈大戰盜墓賊孫殿英,寡不敵眾陵寢被洗劫一空

這守衛地宮的最後一道石門,已經斷裂破碎,無法關閉了。老專家說,孫殿英盜墓的時候,乾隆就是在這第四道石門擋著不讓他們進來的,現在第四道石門關不上,堵不住了,所以乾隆才直接到第三道門來堵著不讓我們進去。

難道乾隆還曾走下棺床大戰盜墓賊?

的確如此。1928年孫殿英藉口軍事演習在清東陵實施盜墓,主要目標便是乾隆和慈禧兩座大墓。打開慈禧地宮的過程並無蹊蹺,但打開乾隆的地宮時,卻遇到了麻煩。他們用拐釘鑰匙打開了三道石門,同樣在第四道石門面前不得寸進。這夥盜墓賊如何會像今天的管理人員一樣考慮對文物的保護,他們直接弄來了炸藥,以工兵進行爆破,石門終於被炸開,轟然倒下。

真實鬼吹燈:乾隆顯靈大戰盜墓賊孫殿英,寡不敵眾陵寢被洗劫一空

而這之後的情景便令盜墓賊們瞠目結舌——乾隆的棺槨竟然已經從棺床上走下來,擋在了門後,一副寧死(?)不屈的架勢。

原來,第四道石門關不上,竟然和乾隆皇帝大戰盜墓賊有關。可是,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呢?大家都是搞自然科學的,神神鬼鬼的解釋並不能說得通。

事情其實仍然在科學的範疇之內。老專家帶著大家走進地宮,讓大家看牆上有什麼。乾隆以文殊菩薩轉世自居,牆壁上刻有大量經文,除此之外,便是一道道的水痕。這就是“乾隆大戰盜墓賊”的緣由了——清代皇帝或許出自遊牧民族,因此對於死後的歸宿的要求不似明帝那麼嚴格,許多皇帝的墓址都有大大小小的問題,但帝室也不甚細究。乾隆的墓風水極佳,卻有個要命的問題,那就是潮溼,尤其是雨季,外面下雨,裡面則滲水成泉,造成地宮積水嚴重。

乾隆的墓積水雖然厲害,但更厲害的是他兒子嘉慶的墓——嘉慶墓選址之處,也是風水很好的地方,但滲水更加厲害。嘉慶本來也不怎麼在乎,但他的原配皇后先去世,所以比他提前入墓。嘉慶這人還是滿重感情的,一次去墓地看望皇后進行祭奠,但到地宮一看,情景令他驚駭莫名——因為大量滲水,皇后的棺材竟然泡在水裡,地宮變成澡堂子了。嘉慶悲從中來,怒責選陵官員,下令重新選址,所以嘉慶的墓地修了兩次,原因便是水患。

真實鬼吹燈:乾隆顯靈大戰盜墓賊孫殿英,寡不敵眾陵寢被洗劫一空

▲ 嘉慶皇帝像

乾隆墓的水患稍好一點,但遇到一些幾十年不遇的大雨,還是會棺槨都漂浮起來。這樣,皇上的棺槨(后妃的棺槨質量不如他的好,漏水漂不起來)便離開棺床,開始在地宮內“自由行”了。

而當旱季來臨,地宮中的水會從石門的門縫中流出,便把棺槨“吸”到門後了,這才形成“乾隆堵門”的奇觀。

當然,這是科學的解釋,如果用非科學的方式來解釋,曾經的一代雄主,如今被一個土匪出身的軍閥欺上身來,連妻妾都不能保全,若是地下有知,這份憤懣驅使他做出一些令人驚異的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令人慨嘆的是,當年李自成攻克鍾祥,曾欲開掘明顯陵,突然天降雷電,擊死若干挖掘之人,李自成因而罷手。但乾隆的“顯靈”並沒能震懾住盜墓賊,孫殿英的部下愚昧至極,根本不敬天地鬼神,更沒有什麼情懷可言,只是略感驚詫,便被墓中的隨葬品吸引,他們將已成白骨的乾隆拖出棺木,對裕陵內的帝后進行了瘋狂的洗劫。令人喟嘆的是,這些兵痞之流離去後,當地居民中的地痞惡棍又進行了一次“洗倉”——對殘存遺物再次搶掠,其間,乾隆的頭骨都被丟在了門後。

真實鬼吹燈:乾隆顯靈大戰盜墓賊孫殿英,寡不敵眾陵寢被洗劫一空

▲ ​明堂黃瓦,守不住三尺存身之地

寫到此處,感慨萬千,首先是替乾隆感到不公。儘管這位皇帝好大喜功,有著種種毛病,畢竟在位期間多有建樹,落到如此悽慘境地,令人扼腕。細思,又感到冥冥之中似有天意。乾隆是清代乃至中國封建王朝歷代帝王中把文字獄做到登峰造極的皇帝。這種事初看只是帝王的苛刻,實際和清王朝的統治理念息息相關。這個王朝的統治者是十分精明的,他們對於百姓的統治方法,那就是第一要讓百姓愚昧而不會思索,沒有追求,便不會質疑皇朝的惡政;第二是要讓百姓疲於奔命而窮困,因此永遠是沒有力量的弱勢群體,不會對皇朝構成威脅。而對於精英階層的統治則是把他們變成奴才,使其懂得“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道理,只知為皇朝服務,不問是非。

於是,到了乾隆的子孫後代,精英階層變成了磕頭蟲,整天只會也只敢喊天朝地大物博無所不有,卻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本維持不了皇朝的延續,而人民已經變得接近禽獸,不敢有理想,不敢有節操,有的只是貧困帶來的極端貪婪。

設若臣守是敢於睜眼看世界的,帝王是能夠接受帝國並非世界中心的,清王朝何至於落後時代百餘年不自知,乃至滅亡不能保一陵寢?設若百姓不被愚民,有更高一點的精神世界,何至於對挖墳盜墓這樣的事情視為發財捷徑,何至於把自己的君王看作寇仇,何至於面對讓李自成都畏懼的事情麻木不仁?

等連墳都守不住的時候,再怎麼憤怒,都來不及了吧。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