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八旬「老愚公」北運河畔種花忙

夏日的北運河水清草綠,垂柳依依,河邊的公園、綠化帶成了附近居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每天吸引著眾多市民來此散步或晨練。

今年夏天,在北運河長江街至怒江街段的沿河兩岸,一條綿延1公里多的“花廊”花團錦簇,爭奇鬥豔。每天清晨,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像一名辛勤的園丁,在這裡除草、播種、耕耘,小心翼翼地侍弄著沿岸的花草。

近日,記者先後三次清晨來到北運河畔,探訪這位種花老人。然而,老人就像有意跟記者捉迷藏一樣不知所蹤。記者經多方打聽,得知種花老人叫李久民,是于洪區龍騰社區龍騰華苑的一位居民。

7月26日上午,天空下著淅瀝小雨。為了避免重蹈無約而往、數訪不見的舊轍,記者前一天經與李久民、季春豔夫婦相約,來到了他們位於龍騰社區龍騰華苑的家中,聽老人講述他的愛花種花故事。

“愛花人”想給後人留下綠水青山

現年82歲的李久民,老家遼中縣老大房鎮魏家村。他年輕時當過兵,後來病退,與妻子季春豔一起回鄉務農。80年代中期,一家人來到于洪區北陵鄉下坎子村經營一間豆腐坊。後來,隨著生活日漸寬裕,年事漸高的老兩口就開始在北運河畔的龍騰華苑定居安度晚年。

喜歡花草,愛看報紙,是李久民的兩大愛好。

2015年,他在報紙上看到習近平總書記談環境保護問題時講到“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這句話時深受觸動。本來就喜歡花草的李久民產生了一個想法:在自家附近的北運河兩岸裸露的空地上栽種花草,身體力行地為人們營造一個花紅柳綠的良好生態環境,造福附近居民和子孫後代。

然而,李久民栽花種草的想法剛一提出,就遭到了老伴和兒女們的反對。家人擔心他的身體,一是老人年近八旬,耳朵背;二是到河邊栽花種草需要騎電動車出行,一旦發生安全問題後果不堪設想。多次勸說無效後,家人只好任他去做。

河邊栽花種草,最首要的是花籽問題。為此,李久民每天騎著電動自行車,到市內公園、街邊,農村村頭地邊、村民家中,去採摘花籽,最遠到過鐵西區的彰驛、馬貝等地。他把收集來的花籽拿回家,先在陽臺上育苗,然後再移到自己專門為種花建的塑料大棚裡培育,待氣溫達到花草生長需要的溫度,再移種到河邊空地上去。沒有順手的工具,找不到要種的花籽,他就花錢到市場上去買。老伴季春豔告訴記者:“只要能夠種花,老李什麼都捨得。”

三年奉獻:打造北運河畔千米“花廊”

三年來,每年春夏時節,李久民老人每天清晨4點多鐘起床,臉都顧不上洗,就騎著電動自行車,帶上栽花種草的工具,到北運河岸邊去“上班”。老伴心疼,讓他吃了飯再去,可李久民說:“趁早晨涼快,出活!”

從花籽種到土裡,他經常一天要去河邊好幾次。出門時剛換的一身乾淨衣服,回到家則是一身土、滿身汗,老伴和孩子拿他沒辦法,說他心裡除了河邊那些花花草草,別的什麼也沒有。說歸說,沒事時,老伴也經常到河邊幫他栽花澆水。

“剛開始,一些在河邊散步的人看到李久民蹲在地上,用尖鎬吃力地鬆土、挖坑,再拿塑料桶到河邊提水,以為他們是苗圃的工人或是社區派來種花的,當知道他們是自願的,並且沒有任何來自官方的資助時,一些人便說:“你們這麼一把年紀,不是閒的嗎?”聽了這話,李久民雖然心裡不是滋味,但他依然堅持著。他說:“黨和政府對咱們老年人這麼關心照顧,咱得做點事來回報!”

“前些日子,他去自建的花棚裡幹活,鐵絲劃破了頭皮,血流得滿臉都是,我給他用止疼片碾碎撒在傷口上,又貼了‘創可貼’。讓他去醫院,他說啥也不去。”老伴說,他就天生一副倔脾氣、一股“愚公移山”的勁兒,他想幹成一件事,誰也阻止不了。言語中充滿了對李久民的肯定和讚許。

“愚公”心願:讓瀋陽變成美麗大花園

功夫不負苦心人。如今,三年過去了,從長江街到怒江街段綿延1公里的北運河沿岸,到處是大芍藥、芨芨草、美人蕉等各色花卉,濃郁的花香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附近居民到河邊漫步遊玩。

半個月前,李久民的內弟季春元來瀋陽看望姐姐和姐夫。一大早,他跟李久民來到北運河邊,看到沿岸千米“花廊”花紅草綠,人們紛紛駐足觀賞、拍照,無不豎起大拇指為這位種花老人“點贊”,心中生起對姐夫的由衷敬佩。“瀋陽因為我們的一點努力變美了,付出再多也覺得心裡甜。”李久民大聲對記者說。

三年來,李久民除了在北運河岸邊打造了千米“花廊”,還在小區的花壇、家附近的公園,留下他栽花種草、美化環境的身影。去年,他在家附近的公園空地種了一些花籽,就在他等待花繁葉茂時節到來時,卻發現這些花被人給剷除了。為此,老人回家後傷心了好長一段時間。

採訪結束時,李久民老人向記者道出了自己的心願:一是希望利用媒體的宣傳渠道,把他採集的多餘的花籽“推銷”出去,讓更多的“愛花人”受益;二是帶動更多的志願者,和他一起把北運河兩岸打造成花的海洋,將瀋陽的大大小小公園、小區空地都栽滿鮮花,讓瀋陽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大花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