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把我哥帶走》製片人黃星:漫改劇如何「討好」原著粉?

“活著難道不好嗎?”

《快把我哥帶走》製片人黃星:漫改劇如何“討好”原著粉?

只一句經典的臺詞,搭上熟悉的過肩摔、鎖喉等動作,再配以氣勢磅礴的交響樂,觀眾們便能迅速進入到一個充滿歡樂與爆笑的2.5次元世界。

《快把我哥帶走》製片人黃星:漫改劇如何“討好”原著粉?

這部6月28日在騰訊視頻獨播的漫改劇《快把我哥帶走》,如今已經拿下了超10億播放量的好成績,這部講述親兄妹時分、時秒相愛相殺日常的校園喜劇在豆瓣上也已有6000人打出7.6的高分。與同期其他大製作網劇相比,畫風截然不同的《快把我哥帶走》可謂是一股清流。

《快把我哥帶走》製片人黃星:漫改劇如何“討好”原著粉?

2018年業已過半,電視劇市場依然風平浪靜,相較之下,從去年起便向精品化發展的網劇市場倒是一直風生水起,佳作頻出。去年參與制作了《雙世寵妃》《鬼吹燈之黃皮子墳》等多部爆款網劇的企鵝影視今年表現亦是不俗,就上半年而言,青春校園劇《忽而今夏》、奇幻愛情劇《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古裝權謀劇《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等均獲得了口碑流量的雙贏。

《快把我哥帶走》是企鵝影視的對於漫畫IP改編的新嘗試,和網文IP相比,漫畫既定的人物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如何做好影視改編,豐富人物和劇情,是每一個製作團隊最需要克服的問題。《快把我哥帶走》收官之際,娛樂獨角獸採訪了該劇的製片人黃星,來聽聽他是如何看待漫改劇的。

打破“無戀愛不青春”套路,守護與陪伴才是全劇基點

改編《快把我哥帶走》,被製片人黃星稱為是“一次任性的嘗試”。

2015年,雙胞胎漫畫家幽·靈開始在微博上連載這部條漫作品,因為題材少見、內容有梗,加上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幾乎每話都轉評上千。三年沉澱,漫畫微博賬號@快把我哥帶走 吸納了百萬忠實粉絲,微博話題#快把我哥帶走#如今也已有6.7億閱讀量,百萬討論帖。

《快把我哥帶走》製片人黃星:漫改劇如何“討好”原著粉?

“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漫畫,覺得這個名字有點賤賤的,一下子就讓人能記住。”黃星迴憶著初次接觸漫畫時的感受。“但它的改編難度是顯而易見的。”

相比傳統的劇情向漫畫,條漫的碎片化特點也成了影視改編過程中的第一難題。黃星表示,一般漫改會選擇情節性比較強的內容,因為有一些天然符合劇作規律的素材可用。但《快把我哥帶走》的內容清新、細碎,原有內容40分鐘就能看完,要改編成30集的劇,除了加劇情和人物,更重要的要找到一個支撐全劇的基點。

在反覆翻閱漫畫的過程中,一段時分、時秒小時候的回憶戳中了黃星的內心。兄妹倆的父母在他們幼年時離婚,當時小時秒問小時分,長大後你是不是也會離開我?小時分說不會的,除非那天是愚人節。

《快把我哥帶走》製片人黃星:漫改劇如何“討好”原著粉?

“一切故事的起源就是他們十年前一個拉鉤的承諾,大家也從這裡找到了人物的基點和自己創作的源泉。”黃星認為,孩子氣的承諾是有獨特氣質的,它的打開方式會是沒心沒肺、十分歡脫的,但成長、陪伴、守護恰恰是其中最溫暖的點。

國漫領域常見的多是玄幻、電競、懸疑恐怖類漫畫,最後選擇了一個講述兄妹之間家長裡短的親情故事來改編,對於黃星或是企鵝影視來說都是一個突破。

在國內,比較成功的青春題材校園劇如《匆匆那年》、《最好的我們》之類的,基調大都比較偏向青春懷舊,《快把我哥帶走》則聚焦了當下00後的校園生活,打破了“無戀愛不青春”的老舊套路,用親情線和友情線展示了與以往影視作品不一樣的青春紀事。

真人演繹二次元漫畫,《快把我哥帶走》如何突破次元壁?

不論從氣質還是色彩來看,《快把我哥帶走》都是一部年輕化的劇集。新演員、新編劇以及新的鏡頭表達和敘事方式,讓這部劇煥發了不一樣的光彩。

《快把我哥帶走》的主創陣容年齡跨度很大,70年代的導演,80後的製片,編劇出生在95後,演員們則大多是新人、素人及未成年人。

考慮到小演員中有的在國外讀書,有的還沒小學畢業,如苗妙妙的飾演者呂小雨是在雜技團長大等情況,劇組還在開拍前一週集體空降中學校園,重新體驗了一回高中生活,也讓演員們培養了一種朝昔相處的默契感。

《快把我哥帶走》製片人黃星:漫改劇如何“討好”原著粉?

95後的編劇阿廖沙,被製片人黃星稱為是“有著某種怪趣味的一個妹子。而70年代的導演韓青理念比較正統,因此黃星時常充當編劇和導演之間的“平衡板”的角色, “我覺得我還是跟年輕的朋友比較聊得來的,所以有的時候我會跟導演解釋一些年輕人的腦洞,解釋完他說哦!然後開始狂笑。大家不必太強化所謂代溝,其實我覺得年齡跨度看起來雖然很大,但因為我們的時代的確日新月異走得很快,真的迴歸到人類普世的東西,差異並沒有那麼大。”

作為一部漫改劇,如何“討好”原著粉,把握還原漫畫與影視創作的平衡點,是所有主創團隊需要思考的問題。因為“最初的這一批原著粉是撐起這部作品的最重要觀眾,也是我們最看重的一塊陣地。”

《快把我哥帶走》在置景與服化道上儘可能的參考了漫畫,甚至兩位主人公頭上的呆毛也有百分百還原。原漫畫中,一則小故事的結尾經常以妹妹時秒被“耍賤”的哥哥激怒然後上演飛腿、過肩摔、鎖喉等“暴走行為”,改編為劇時,考慮到傳播效果,劇組特意加入了二次元漫畫畫面穿插的形式來削減暴力元素,這樣的處理也柔和了漫改的常為人詬病的“中二誇張”感。

《快把我哥帶走》製片人黃星:漫改劇如何“討好”原著粉?

雖然聚焦00後的校園生活,但《快把我哥帶走》的目標觀眾從不只是年輕圈層。為了讓更多人關注到這部劇,《快把我哥帶走》中加入了很多成年人視角的鏡頭語言,也埋了很多“大孩子”才能get的梗,如關於籃球的劇情,平凡中學因手術不能出席的籃球隊教練姓安,以及甄開心大喊“教練我想打籃球”等臺詞,都是在暗搓搓的致敬經典漫畫《灌籃高手》,滿是80後共同的回憶。

當被問到對劇的市場反饋是否滿意時,黃星說:“看到彈幕上有人說前一秒笑出豬叫下一秒就哭成狗,我覺得這個就是創作者最快樂的時刻。”

國漫崛起拓寬IP改編方向,漫改劇成下一個風口?

由IP改編的網絡劇受到市場的積極反饋,資本的目光自然而然會聚集到下一個類似的IP上。

網文領域的頭部IP在經歷了幾波高強度開發之後,基本已被各大公司瓜分殆盡。近幾年,隨著國漫的崛起,越來越多的精品漫畫開始得到大眾認同,這種能夠跨越年齡圈層的國漫作品的出現,由於性價比高和可塑性強的特點,正成為各大影視巨頭圍獵的新目標。

在日韓,漫改劇/影早已是大勢,漫畫的IP開發也很是成熟。今年6月上線的漫改韓劇《金秘書為何那樣》在100%還原漫畫的情況下,配以演員們的精湛演技和精心的服化道配置,網絡一片好評;去年登陸院線的漫改電影《銀魂》,作為海內外群眾都耳熟能詳的超級漫畫IP,從選角到場景編排都深受歡迎。而國內早期,也對多部日韓漫畫進行過影視改編,如《流星花園》、《惡作劇之吻》等。

《快把我哥帶走》製片人黃星:漫改劇如何“討好”原著粉?

《惡作劇之吻》時代之後,漫改熱度其實消退了很多,一直到這幾年國內幾大漫畫平臺開始強大、開始真正崛起。黃星認為,國漫越來越多好內容的出現,給本身比較匱乏的國產影視劇市場提供了大量好的內容,接下來很有可能進入一個漫改劇盛行的新時代。

但從目前情況來看,漫改奇幻劇《鎮魂街》評分滑落至6分;2018上線的漫改網大《靈契》也只有4.6分……

對此,黃星感慨道:“先野蠻生長沒關係,只要保證是在一個市場行為之下,自然會去慢慢的過濾掉其中一些不好的內容。因為最終評判的永遠是你的內容,然後評判者永遠是你的觀眾,這個是不會改變的。”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