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江打造開放型「朋友圈」,全球科創資源向這裡流動!

【張江發佈(微信號:zhangjiangfabu)8月3日報道

當前各地產業園區發展勢頭迅猛,創新創業風頭正勁。作為創新創業重點區域,張江科學城一直致力於推進全球科創資源在張江的整合、創新要素與創新人才在張江的集聚,重點引進培養本土“獨角獸”企業和行業的隱形冠軍,落地一批國際化創新平臺,使得園區的創新效能和產業能級不斷提升。

張江打造開放型“朋友圈”,全球科創資源向這裡流動!

持續跟進服務“瞪羚”企業

作為創新創業的沃土,張江不僅聚集著一批如滬江、喜馬拉雅、復宏漢霖、七牛雲等來自不同領域的獨角獸企業,同時張江也在建立“獨角獸”種子企業的發現、儲備及跟蹤服務機制,著力跟進服務“瞪羚”企業,助力企業的未來成長之路。

● 達觀數據是浦軟孵化器的優秀代表企業,致力於推動中國文本智能處理的落地與應用。作為國內首家將自動語義分析技術應用於企業數據化運營的公司,在人工智能商用化年代,達觀數據十分注重技術完美貼合企業的業務場景,創造出實用價值。

● 英韌科技是895創業營(第六季)的“創業之星”。作為一家成立不到2年的張江智能存儲創新型企業,英韌科技擁有著世界級的研發團隊,在全球都有產業化佈局。據英韌科技副總裁陳慶安表示,英韌計劃在今年第四季度將第一款產品出貨,第二款產品也預計流片。不僅為張江集成電路產業注入新鮮血液,對我國打破存儲控制領域的國際壟斷具有重要意義。

張江打造開放型“朋友圈”,全球科創資源向這裡流動!

所謂“瞪羚企業”指成長性好的高新技術企業。在良好創新孵化生態的營造下,張江目前湧現出一大批像達觀數據、森億智能、疊境科技、英韌科技、華領醫藥、君實醫藥這樣的高成長性創新型企業,聚焦大數據、人工智能、VR/AR、集成電路、創新藥等熱門領域。此前,TechCode(太庫)聯合數據化創投服務商微鏈,以及啟明創投、華映資本等機構,共同發佈的“上海準獨角獸榜單”中,來自浦東的有51家,其中張江的有二十多家,佔據了極大比例。

不斷打造開放型孵化生態

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提升創新的集中度、顯示度和貢獻度,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張江園區眾創孵化已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並形成了“國際化、集群化、專業化”特色。

此前,在浦軟孵化器10週年科創盛典上,根據浦軟孵化器最新十年計劃,孵化器將在專業化聚焦、品牌化輸出、國際化佈局等3方面進行拓展;在2018“創業在上海”國際創新創業大賽暨第七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上海賽區)中,不少巨頭企業也將目光點聚焦到創新型企業身上。

“越來越多的大企業如寶馬、博世、西門子等,都迫切需要創新技術的注入,因此它們越來越關注中國的創新創業企業,我們希望在大企業與創新創業企業之間搭建起合作的橋樑,促進雙方共同發展。”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組委會辦公室負責人王崢表示。

打造開放的孵化生態,讓更多要素向張江集聚。位於張江科學城的跨國企業聯合孵化平臺,最近一年與本土創業企業的對接很是紅火。GE的愛迪生創新工社、博世的汽車智能平臺……越來越多的創業企業通過這個平臺,獲得了技術、資本、市場等資源的注入。

加速創新人才向張江集聚

開放激活創新,創新引進人才。張江作為上海科技創新中心核心承載區,已經成為全球技術人才的收割地,吸引著一大批海歸高層次人才在這片創新創業熱土上播撒情懷,成就夢想。

張江打造開放型“朋友圈”,全球科創資源向這裡流動!

1998年,張江郭守敬路上迎來了一位“新客”——上海微創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由上海“千人計劃”專家、留美博士常兆華帶領著幾十名高科技人才回國共同創立,他們希望能把最新微創技術帶到中國,打造屬於中國的“微創”品牌。

張江打造開放型“朋友圈”,全球科創資源向這裡流動!

“我學習的專業是應用型的,只有運用到實戰中才能學以致用。而在我看來,張江有很好的創業氛圍和產業鏈,也容易找到我需要的高端人才,所以一畢業,我就毫不猶豫,直接回歸祖國懷抱。”森億智能CEO張少典曾在採訪中如是說。

當前,很多由海外高層次人才創辦的民營高新科技企業正在張江不斷髮展和壯大,如展訊、吉爾生化、益科博、河馬動畫、安派克、埃派克森等一批企業都已成為行業翹楚。

在浦東張江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大科學設施集群築好“巢穴”、引鳳前來,形成了衝擊前沿技術的創新生態氛圍;張江海外人才工作站、張江國際人才港、“張江人才”評選機制等“引才引智”重大舉措的實施,使得張江創業“再升級”,加速全球科創資源向張江的集聚,為張江企業成長不斷“增能”,邁入全新的加速發展階段。

張江打造開放型“朋友圈”,全球科創資源向這裡流動!

單打獨鬥的年代早已遠去,如何能讓苗子企業在短時間內迅速成長起來,離不開創新創業孵化器的支持與服務。目前張江已經形成張江國際創新港、張江傳奇創業廣場、長泰商圈、張江國創中心和張江南區五大創新創業集聚區,聚集著87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利用自身的產業優勢、市場資源、渠道、管理模式以及資本幫助創新企業,為企業提供良好的服務機制,努力培養出一大批高成長性企業,走出張江、走出中國,最終走向全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