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福氣的人,往往越懂得這兩條金律,必成大器!

真正有福氣的人,往往越懂得這兩條金律,必成大器!​《了凡四訓》:“命由我立,福自己求,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有些人過於相信天命,凡是生活中遇到不順,首先想到的是怨天尤人,可很少願意自省檢點自身的問題,這樣不但身邊的良師益友會漸漸與之疏遠,而且除了滿腔怨言什麼也得不到。《華嚴》上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種如是因,得如是果,一個為自己考慮越多的人往往越自私,煩惱也就越多,當把心修清淨了,以靜制動,一切塵世俗情的煩惱也便不攻而破了。

晚晴名臣曾國藩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義理,其中就有兩條金律,越是有福氣的人越視之為珍寶。

真正有福氣的人,往往越懂得這兩條金律,必成大器!一、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敗。

釋義:從古到今天下的平常人,都是因懶惰而導致失敗,從古到今天下的有才之人,都是因驕傲而失敗。

無論在任何工作中,懶惰的人是最不討人喜的,世上沒有幾個成功者的成就,是因為坐吃山空而得來的,那些等著天上掉餡餅的人也往往是一事無成。《傳習錄》:“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許多事情最後的失敗,往往都與“傲”字分不開,古今恃才疏狂、驕縱狂傲的人往往是最難有所善終的,正所謂“傲骨不可無,傲心不可有”,一個傲慢的人或許在某個領域有所進展,但不會長足,而且還會平白無故少去很多機遇,為人應當常懷有謙卑之心,切不可自惰,切不可自欺。

真正有福氣的人,往往越懂得這兩條金律,必成大器!二、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

釋義:但凡要做一件事情,一定是要把全部的精力都投注在這件事情上,前後不要有懈怠和信心不堅定的想法,如果做著這一件事,心裡卻在想另外一件,就好比坐在這座山上,看的卻是另一座山,一個人沒有恆心,一輩子都不會有所成就。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想一心多用做事情,多是難有所成,如果做事總是見異思遷、淺嘗輒止,最後只能是白費精力學得皮毛。曾國藩讀書有一個鐵律“一本書沒有讀完,絕對不會去看其它的書”,做任何事都要有恆心,始終不渝的專精做一件事情,只有當全身心的投入,才能體悟到其中的不測效驗。

真正有福氣的人,往往越懂得這兩條金律,必成大器!​《史記》:禍不妄至,福不徒來。禍福的根本其實完全取決於自己,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只有勤修內在的德行,務實善念,日日知非日日改過,日後必定會有所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