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許賣假貨,凍結商戶資金,拼多多的上市夢還能實現嗎

默許賣假貨,凍結商戶資金,拼多多的上市夢還能實現嗎

在開始今天的文章之前,財通君想和大家聊兩句這幾天很火的疫苗事件,涉案公司長生生物已經被證監會警示了,情況嚴重的話可能會直接退市。今天下午長生生物開盤後毫無意外的封在跌停板,加上之前的5個跌停板,這已經是第六個板了,市值蒸發百億,但這和背後的利益團體沒啥關係了,最可憐的還是小散戶,然後富國基金也踩雷了。

這件事上面也發話了,要徹查,各地疾控中心也發出聲明瞭,雖然都沒什麼問題,有不放心的家長可以帶孩子去做檢查,收集好接種本,這是證據。另外有條件的還是給打進口疫苗吧,香港那邊也可以打,全看自己的選擇。

這事說完了,財通君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拼多多的爛事吧。嗯,就是那個三億人都在用的拼多多,不過財通君不是這三億分之一。

三億人都在用的拼多多

作為一家飽受爭議的電商平臺,或許誰也想不到,這家年輕的公司已經成長到要IPO的規模了。

6月的最後一天,拼多多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IPO申請,擬籌資最多10億美元,此次IPO由瑞銀、高盛和中金聯合承銷,尚未最終確定掛牌交易所。

據拼多多招股書顯示,2017年拼多多共完成43億筆訂單交易;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過去12個月,拼多多的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成交金額)為1987億元,有2.95億活躍買家,有超過100萬活躍商家。2.95億活躍買家,四捨五入就是三個億,拼多多這點倒是難得沒有作假。

默許賣假貨,凍結商戶資金,拼多多的上市夢還能實現嗎

三年間,拼多多從一個小平臺成長到三億活躍用戶的龐然大物,拼多多靠的是超級低價包郵的拼團模式和拼多多式洗腦神曲的病毒式傳播,當然微信的功勞也不能被抹殺。

拼多多有三個躲不開的標籤:微信的“乾兒子”、異軍突起的電商第三極、最受爭議的主流電商平臺。

拼多多的招股書顯示,拼多多創始人黃崢佔公司股份比例為50.7%,是絕對大股東;騰訊為第二大股東,佔股18.5%,高榕資本佔股10.1%,紅杉資本佔股7.4%。

黃崢曾對外接受採訪時說拼多多不是騰訊的親兒子,並不受特殊照顧。從股份佔比來看,騰訊對拼多多足夠看重。據悉,騰訊創始人馬化騰曾數次到訪拼多多上海總部,對拼多多相當重視。對騰訊來說,拼多多不僅僅能形成對阿里的競爭,更重要的是為微信新增了不少用戶。的確,拼多多不是騰訊親兒子,只是 “乾兒子”而已。

默許賣假貨,凍結商戶資金,拼多多的上市夢還能實現嗎

異軍突起的電商第三極

對於這點,拼多多獨特的超級低價包郵拼團模式可以說是電商界的一股泥石流。幾十塊幾百塊的商品只需要幾個拼友就可以用極低的價格拿到,而且還包郵,雖然到手的商品總是感覺像假貨,但是想著價格這麼低,也就沒過多的追究了。

後來的拼多多更新了這個銷售手段,推出了砍價玩法,只有要足夠的好友幫你砍價,你就可以免費拿到心儀的商品。事實上,想要免費拿到,你需要十幾位甚至幾十位好友幫你砍價,好友在幫你砍價的同時,少不了自己也要砍價的想法,結果就是一傳十,十傳百,而這些,如果沒有騰訊的默許,拼多多自己可做不到。

默許賣假貨,凍結商戶資金,拼多多的上市夢還能實現嗎

靠著病毒式的傳播方式,拼多多長期霸佔了微信的社交圈,微信龐大的用戶群體為拼多多的崛起提供了足夠的基礎,讓這家年輕的公司成為了上市的預備軍。

最受爭議的主流電商平臺

在拼多多崛起之前,客訴最多的就是淘寶,直到拼多多橫空出世,客訴之王的稱號就被拼多多霸佔,一直沒有還給淘寶。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數據,2016年拼多多的投訴量佔行業13.12%,高居行業第一。投訴的原因主要包括假冒偽劣產品、水果腐爛、貨不對版等在內的產品質量問題以及虛假髮貨、拒絕退貨等服務問題兩大類。

這種情況在拼多多提交上市招股書後並沒有出現好轉。

據紐約時報報道,有企業在美國對拼多多提起商標侵權訴訟。上週四,一家名為Daddy’s Choice(爸爸的選擇)紙尿褲製造商向紐約聯邦法院提起訴訟,稱拼多多在知情的情況下允許銷售帶有Daddy’s Choice名稱的仿冒產品。

Daddy’s Choice去年首次向拼多多投訴時,平臺刪除了相關產品,但是很快,這些仿冒產品換了個名字又再次出現,今年當他們再次投訴時,拼多多卻並未有進一步的行動。

實際上,關於拼多多的投訴一直都存在。今年3月4日,一名消費者在網絡平臺上投訴拼多多的假貨問題。該消費者表示,他通過拼多多購買了一臺九陽榨汁機,然而收貨後發現並非九陽正品,而是三無產品,且商家仿冒了九陽的商品。拼多多的維權專員檢查後認為,商品Logo與九陽官網Logo不同,但不承認售假。

默許賣假貨,凍結商戶資金,拼多多的上市夢還能實現嗎

拼多多怎麼可能售假呢,對不對,畢竟我們是要上市的公司,怎麼可能有假貨,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拼多多上面的,不信的話,請你去看我們老總說的話。

創始人黃錚之前在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說,投廣告是為了告訴消費者我不是騙子。是不是騙子你們心裡自己心裡有數就行。

默許賣假貨,凍結商戶資金,拼多多的上市夢還能實現嗎

與供應商之間的矛盾

“拼多多平臺上的訂單發貨速度必須在48小時內,低價快速,但商家很可能發貨不及時,趕不上前端的銷售情況。也碰到過小二自己加庫存,導致我們來不及生產。”一位商家如此說道。

除了用戶投訴拼多多平臺的假貨氾濫,在供應商一端,拼多多因為“打假”尺度不合理,導致與供應商的關係劍拔弩張,矛盾越演愈烈。

上月13號,有維權商家在拼多多總部與安保人員發生肢體衝突,相關視頻在社交媒體流傳引發關注。據界面新聞了解,這些商家還組織了上千人的維權群。有商家爆料稱,他被拼多多平臺以銷售發錯貨和假貨等藉口凍結80萬資金,其他大部分維權商家也是被扣款或者被凍結了高額資金。

默許賣假貨,凍結商戶資金,拼多多的上市夢還能實現嗎

拼多多對此的回應是,現場維權商家已核實7家存在售假情況,6家存在商品描述不符情況,1家存在虛假髮貨情況,所有被扣的商家資金已悉數用於對消費者的賠償,拼多多不存在私自牟利一說,並再次聲明會一直站在消費者一面。

有記者在調查過程中發現,根據商戶提供的證據顯示,在商戶與平臺發生糾紛後,商戶主要對接聯繫人是拼多多方的店鋪運營小二。然而,小二作為拼多多工作人員非但沒有妥善處理問題,反而在事情發生後迴避商家、激化矛盾,使得商戶與平臺間衝突升級。

根據涉事商戶反映,在店鋪經營過程中,主要對接人即是店鋪對接小二。在發生糾紛後,商戶曾多次聯繫對接小二,然而對方總是敷衍處理,在經過長時間冷處理後,商戶再次嘗試用各種聯繫方式對接人,此時,平臺小二已不見蹤影。甚至在商家進行維權後,小二擅自將商家踢出商戶群,並揚言道不要再找麻煩。同時,商戶還透露,在商戶參加主頁面活動時,價格等主導權不在商戶手中,而是由拼多多定價及位置,所以,賠錢換位置是常態。

如果說拼多多不能解決與商戶之間、與買家之間的矛盾,那麼拼多多投入再多的銷售費用也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再加上現在面臨的訴訟,拼多多可謂是危機四伏,若不進行改變,可能真的要送一首涼涼給拼多多了。

淘寶衝擊了實體,拼多多衝擊了地攤,但地攤貨終難登大雅之堂,拼多多也是如此,但是國人向來逐利,只要便宜,誰管這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