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來,福來

泰來地處黑、吉、蒙交界處,人稱“雞鳴三省”之地。當你真正融入她的懷抱時,你便會從內心感受到一種純美的自然力量、一種強悍的精神傳承、一種釋放著幸福感的生活氣息。

泰來,福來

早上,乘坐高鐵再坐汽車,大約三個小時就從哈爾濱到達泰來。眼前大地綠波婉曼、天空雲朵如團。車窗外,一股清淡的草香撲面而來,江水邊老牛悠閒、草原上羊群點點,活生生的松嫩平原氣息,讓人感嘆北歐的風景也壓不過她的純粹。

泰來,福來

養育著鶴城人民的純淨江水——嫩江,盡顯主人公的氣派,水流湍急,水質清澈,一路歡歌,白鷺翱翔。

泰來,福來

水稻田在母親河的滋養下,綠油油、排兵佈陣般站在廣袤的田野上,展示著泰來大米的綠色生態氣魄。泰來300萬畝耕地,有180萬畝的稻田,由此可以看出水稻在泰來的比重。

泰來,福來

當你吃上一口泰來大米,你能咀嚼到一種極致的米香,碗中粒粒晶瑩剔透的米,都想數著粒吃。當天晚上,吃過一碗,不過癮,又添上一碗。第二天就只拌著些許韭菜花或辣椒醬,或一抹雞蛋醬就足以。含在嘴裡,米香流進心裡。從嘴到心流淌著一種醇香的高貴品位。吃了幾十年的東北大米,泰來大米,好吃。

泰來,福來

泰來人說,各地景觀有雷同,精神只有一種。這話沒錯。

龍江大地不缺溢美之詞,例如青山綠水、金山銀山、冰雪王國、童話世界、避暑聖地、養生天堂、大豆之鄉、稻花飄香……這些,泰來不缺,只有一個稱謂,是專屬泰來。

這裡是打響抗戰第一槍的地方和戰場。

這一槍,是中華民族有組織的抵禦外來侵略的第一槍;

這一槍,是世界反法西斯的第一槍;

這一槍,是中華民族還我河山的衝鋒號響;

這一槍,點燃了中華民族的抗日烈火,宣告了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力量。

泰來,福來

泰來,福來

走進江橋抗戰紀念館,眼前“還我河山”四個大字氣宇軒昂,如壯士鐵血吶喊。一幅幅抗戰的真實場景、實物,連接起了80多年前的抗戰歷史硝煙。

站在“守土有責,絕不能將黑龍江寸土尺地,讓與敵人”的泣血宣誓前,似感到戰場上將士們拼死抵抗、熱血橫流保護疆土家園的悲壯。

泰來,福來

在“血戰三間房”戰役前,抗戰將士140餘人,躺在雪地上,槍口朝上天空,在沒有大炮的情況下,用手中的槍擊落了日寇的飛機。

泰來,福來

在大興抗洪紀念館,陳列著1998年,在嫩江水位暴漲、洪水肆虐,危及人民生命安全時刻,當地軍民,萬眾一心抗洪救災的真實畫卷。人民解放軍、武警戰士、各級幹部和廣大群眾,在洪水猛獸面前,英勇奮戰,創造了救災、轉移群眾16.4萬人無一傷亡的奇蹟。在老虎團飄揚的旗幟面前,在人民解放軍戰士站在洪水中,身上單薄的短褲,剛毅的肩並著肩圍成一座人牆,一座鋼鐵般的圍牆面前,再剛強的人,也會淚流。這樣的抗洪精神,被泰來人民永遠的銘記並傳承。

民族精神、抗洪精神,濃縮在泰來的大地上。泰來,否極泰來。

泰來,福來

縣委書記李巖松在談到幾年來泰來的發展建設時,談到民生工作,一種成就感寫在臉上。

一個上午的時間,我們穿梭在縣政府的養老中心、養老院。縣政府投資300萬元建設的養老服務中心,拖起幸福的夕陽紅。中心集五保供養、榮覆軍人供養、失能老人供養和社會自費養老四位一體的花園式、賓館式的綜合養老機構。

泰來,福來

縣財政局、糧食局、水產局倒出了辦公大樓,用作養老院。縣財政局的養老中心,200個床位,每個房間洋溢著老人們生活的安逸、享樂。養老院採取醫養結合的模式,前院後醫,十分便捷。養老院院長說,老人們在這裡老有所依,沒有後顧之憂地安度晚年,身邊的陪護人員經費都由政府出資。縣委、縣政府把養護好老人們的生活做到家了。

泰來,福來

在養老院,我有一種衝動,等到自己老了,哪兒也去不了了,就來泰來養老。

我問一個身邊的女孩,生活在泰來最大感受是什麼?她說“滿足感”。是啊,泰來社會安定,治安有序。安居樂業是一種泰來人民生活的常態。

泰來,福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