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面積橫跨六省,爲什麼最終奪取天下的是秦始皇?

周朝實行的是分封制,把天下分成若干小國賞賜給王族和功臣們,春秋時期,大大小小不下百國,經過多年的兼併戰爭,到了戰國時期,所剩國家無幾,大的只有七個,所以稱為“戰國七雄”。

從小就不服周的楚人

武漢人說話有自己的特色詞彙和用語,在遇到不服氣和不甘心的時候,習慣說一句“不服周”比如“老子就是不服周”、“個板馬,你不服周?”,這個“不服周”的詞彙,出現在武漢話中,據考已經有多年的歷史了。武漢地處荊楚要地,隸屬與楚國,楚國自商朝時就是南方大國,向來不把他國放在眼中,商人為鞏固邊防,籠絡與楚,封其為候,商朝大忌者,北周而南楚。商朝自帝乙始,南阻楚國,北嚇周國,至商末,商朝國力大衰,禮崩樂壞,周遂聯盟楚國,共拒商朝,同時,周聯絡西北各部,準備伐商。楚國在周國伐商之初,尚牽制商軍,支援周,牧野之戰後,楚國見到周的強大,漸漸中立,甚至支援商王,因此引起周的憤恨,埋下了千年的仇怨。

楚國面積橫跨六省,為什麼最終奪取天下的是秦始皇?

周得天下後,僅僅封楚國為最末等的男爵,對於楚,周始終懷恨在心,而對於周,楚國也始終若即若離。其後數百年,周盛於北而楚興於南,雙方相安無事。周昭王時,楚國基本併吞南方,頻頻用兵於南方周的屬國,周王大怒,召集天下軍隊,大戰與楚,最終,周朝聯軍敗於漢水,周王溺斃。周敗,不敢用兵於楚,於南方封申、鄧、息三國專事抗楚,自此,周、楚相安。但是楚國已經開始“不服周”了。周朝東遷,國勢衰敗,楚國併吞申鄧息三國,公然將戰火燒到鄭國邊境,並自稱為王,公然的不服周,欲取而代之,做中原諸國的領袖。

楚國面積橫跨六省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的核心地區尚處在黃河中下游流域,長江流域尚處於未開化、未開發的蠻荒之地,楚國的崛起讓南方第一次有了和中原叫板的實力,楚國立國時也不過是幾十裡地的小國,但長江流域廣袤的地帶給予了楚國的發展空間,在楚國全盛的時期,楚國的地盤北到如今河南南部,東到今上海一帶,西到陝南,南至於嶺南。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慶、河南、安徽、江蘇、江西部分地方。

楚國面積橫跨六省,為什麼最終奪取天下的是秦始皇?

根據《史記·蘇秦列傳》記載,蘇秦曾對楚威王說:“楚,天下之強國也;王,天下之賢王也,地方五千餘里,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資也。”楚都郢都,是當時最大的都會和商貿城市之一,而楚國的宛,則是當時最大的冶鐵中心。

得天下的為什麼是秦國而不是楚國?

用戰國七雄來比擬當今世界的七個大國,楚國相當於蘇俄,秦國則相當於美國,這個比喻倒是十分有嚼頭,秦國像美國一樣,軍力最強,國力最盛,而楚國則像蘇俄一樣,土地廣闊,軍備一流,在“二戰”之後,世界形成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瓜分世界的場面,展開了四十多年的冷戰對峙,其餘小國紛紛選邊站隊,而在戰國中後期,秦國和楚國也是七雄中最大的軍事強國,夾在中間的小國常常白天倒向秦國,晚上就倒向楚國,誕生了一個成語“朝秦暮楚”。

楚國面積橫跨六省,為什麼最終奪取天下的是秦始皇?

秦王政兼併天下的時候,其他國家都已是冢中枯骨,不用費太大兵力就滅掉了,但唯有楚國雖然已經衰退了,卻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秦王政問老將王翦滅楚需要多少兵力,王翦說楚是大國,不可掉以輕心,至少六十萬,秦王政笑傻了,說要這麼多兵一定是老糊塗了,就啟用李信帶二十萬兵伐楚,結果被項燕打了個大敗,秦王政後悔沒有聽王翦的,親自登門請王翦出山,王翦說我出來只有一個條件,就是至少給我六十萬,付出了幾乎傾國之兵,秦國才極其吃力地把楚國吞掉。當然,楚國雖然滅了,但楚人還在,“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傳言一直折磨著秦始皇的神經,果然最後滅亡秦朝的劉邦、項羽都是楚人。

楚國面積橫跨六省,為什麼最終奪取天下的是秦始皇?

楚國也許根本就沒有想過要統一天下

楚國是傳統大國習慣了以大國霸主自居、周圍各種小國俯首帖耳的樣子,北方又苦又寒冷,楚人根本就不願意前往征伐,即便楚國勢力最強大的時候,也最多守住淮河一線,坐擁半壁江山,不再進取。你看,項羽在滅了秦國之後,自己並沒有做皇帝,反而是把六國舊貴族搬出來恢復各國建制,自己則安心做個西楚霸王,在楚人看來,統一天下一點都不好玩,戰國還應該是戰國,大家只要尊我為老大就行。

楚國面積橫跨六省,為什麼最終奪取天下的是秦始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