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家庭教育的「悲哀」:缺位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

在世界各國的家庭教育中,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溺愛程度當仁不讓地名列前茅。這種溺愛,是人性之中愛的光輝的一種畸形心理,在這種非常態的愛被放大以後,溫柔變成一副枷鎖。

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也是每個人永久的學校。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承擔著對孩子的“搖籃教育”,同時父母也是孩子的終生老師,關係到孩子的“終生教育”。

教育是每個人健康成長的關鍵和基石,是一個複雜而系統的工程。完整意義上的教育應該由家庭、學校 和社會三部分共同組成。而在中國,教育的分割和缺陷尤其家庭教育的弱點和弊端是暴露無疑的。隨著孩子的出生和成長,教育的矛盾性、片面性和扼殺性已經不容 忽視地擺在我們面前。

“養不教,父之過”,在古代,教育子女的責任往往落在父親的身上。然而在今天的中國家庭,這種情況似乎來了個大翻轉,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似乎母親才是主要的角色。甚至在不少家庭裡,母親是唯一的教育角色!今天的中國家庭教育似乎越來越缺乏父親的角色,而且對孩子而言,往往禍不單行的是,當孩子擁有一個缺席的父親的同時,老天還會給他一個焦慮的母親!這是在可以說是中國家庭教育的悲哀,也可以說是中國孩子的不幸。

一個孩子的健康茁壯成長,離不開優秀的家庭教育;優秀的家庭教育,離不開父親和母親任何一方的力量。不要再讓這種悲劇上演了,中國的父母們,孩子是我們的未來,孩子都失控了,我們的未來還有什麼指望呢?

下面這篇文章,希望給位家長好好看一看,認真想一想,這樣的家庭教育是我們想要的嗎?

中國式家庭教育的“悲哀”:缺位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

中國式家庭教育的“悲哀”:缺位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

中國式家庭教育的“悲哀”:缺位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

中國式家庭教育的“悲哀”:缺位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

中國式家庭教育的“悲哀”:缺位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

中國式家庭教育的“悲哀”:缺位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