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退一步才能海闊天空,可是你真正又能退到什麼地方

都說退一步才能海闊天空,可是你真正又能退到什麼地方1.

電梯裡,一對父子在對話。

父親:告訴過你的,氣性不要這麼大。不要動不動就和人吵,這樣下去會吃大虧的。忍得一時氣,可免百日羞。退一步,海闊天空。

年輕人打斷父親:你退一步,別人進一步。你越退空間越窄,人家越進越得理不饒人。你在單位退一步,升職加薪的機會就沒了。鄰里關係退一步,對門家的酸菜缸直接懟到你門口。這輩子你吃忍讓的虧還少嗎?也好意思教訓我?

你……呃,父親氣得翻白眼。

這叫代溝。

——兩代人的認知,完全不同。

都說退一步才能海闊天空,可是你真正又能退到什麼地方

2.

退一步海闊天空,越來越沒市場了。

時代變了,風氣變了。

社會偕同法則,變了。

有個米國小盆友,叫戴維。

個子矮,體力弱,在學校裡被結實健壯的傑克,天天打得鼻青臉腫。

面對弱雞一樣的兒子,戴維媽媽好發愁,就想了個辦法,精心製作了只美味蛋糕,讓戴維帶到學校,送給湯姆。

——打不過人家,就只能示好求和。

等戴維從學校回來,臉腫得更厲害。

媽媽驚詫的問:戴維,不是讓你把蛋糕送給湯姆的嗎?

蛋糕送了。戴維哭道:可是湯姆嫌太少,所以狠打了我一頓。

——這個故事,堪稱是退一步海闊天空的精典反例。

都說退一步才能海闊天空,可是你真正又能退到什麼地方3.

戴維退一步,並沒有海闊天空。

湯姆進一步,繼續壓著戴維打。

戴維媽媽試圖用蛋糕收買湯姆,等於給湯姆一個明確的信號——往死裡揍戴維,打得越狠,蛋糕越多。

你退我進,此消彼長——這是常識。

既然是常識,我們的先祖,怎麼會說出退一步海闊天空這種話來?

4.

退一步海闊天空。

——不是讓我們遭遇傷害之時,忍氣吞聲。

——而是在麻煩到來之前,以嫻熟渾圓的智慧,將其消彌於無形。

5.

如果我們把“退一步,海闊天空”這句話,畫成一幅畫,應該是這樣子的:

先祖認為,我們是極聰明的,會一眼看穿對方的矯飾,看到客觀事態。

——然後我們就會針對事態本身,發表看法觀點。

比如有個聚會,青年男女們邊吃邊聊。有個豐滿妹子,大塊朵頤,談笑風聲。豪爽的吃了一碗又一碗。

對面一位老兄看不下去了,說:行了吧妹子,你已經吃到八碗飯了,這麼能吃,怪不得這麼胖。

妹子又盛了一碗飯,笑道:我的胖,是暫時的。而你的醜和矮,卻是終生的。

你……對面的老兄自取其辱,無詞以對。

都說退一步才能海闊天空,可是你真正又能退到什麼地方6.

古人認為,現實有牙齒,會咬人的。

人心脆弱。極易受到現實的傷害。

比如飯桌上的妹子,確實……不太骨感。這是事實。

事實歸事實,但這屬於個人的特質,針對此發表言論,是缺少教養的表現——因為沒人喜歡被評頭論足。

亂講話的老兄,因此而遭到妹子的犀利還擊。

——所以面對討厭的事實,我們要退一步,針對對方脆弱的心,採取安撫之策。

都說退一步才能海闊天空,可是你真正又能退到什麼地方7.

退一步,海闊天空。是讓我們從易於對他人造成傷害的事實,退到撫慰對方情緒的位置。

留有餘地,方便轉寰。

網上有個女孩,講述她那體貼的媽媽。

女孩小時,相貌普通,因此情緒低落,內心自卑。有天她心理壓力過大,哭著對母親說:麻麻,為蝦米我長這麼醜?

醜?媽媽笑了:寶貝女兒,你見過毛毛蟲嗎?毛毛蟲都是極醜的,可當毛毛蟲長大,變成滿天飛舞的蝴蝶,你才知道什麼叫驚豔之美。雖然我的女兒已很美,但隨著你的成長,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美麗。

就這一句話,讓女兒恢復了自信。

——然後就給學校的男神寫情書。

——然後,被人家無情的拒絕辣。

媽媽得知這件事後,專門為女兒炒了幾道菜,說道:寶貝女兒,他不接受你,那是你的幸運。因為他太自卑辣,知道自己長太醜,根本配不上你。不信的話,等我女兒考入大學,出落得蝴蝶一樣迷人之時,他準保後悔的痛哭成狗。

……嘿,聽媽媽這樣說,讓女兒想沮喪都難。

——這就是退一步說話。

——從事件本身,退到關切安撫上來,這才是化解積淤,解決問題的最好法子。

8.

退一步,固然是海闊天空。

但人生有退必有進。

何時該進?

何時又該退?

9.

自己的事兒,能力進一步,評價退一步。

男生宿舍裡,有個傢伙正在健身,各種秀肌肉。

對面鋪位的室友,挑釁的問:喂,那位健人,槓鈴會舉吧?

健人……這是個什麼怪稱呼?健身者哭笑不得:還行。

對面室友:能舉多少?

健人:……10下左右吧?

室友:吹牛!

健人沒吭聲。

室友:那單手呢?單手你能舉幾下?

健人:……7、8個吧。

室友:不吹牛你會死嗎?如果你單手能舉5下,洗手間裡的便便,我全吃下去。

你要吃便便……真拿你沒辦法。健人無奈,只好單手舉槓鈴,一下,兩下,三下……輕鬆自如。

舉到第四下,對面的鋪友臉色有點慘。

再舉到第五下,他就要去洗手間……飽餐一頓辣。

可這時候,健人放下槓鈴,說:累了,舉不動了。

寢室中的同學,誰也沒說話。但打心眼,對健人欽服敬佩。

——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能單手舉到7、8下槓鈴,這叫能力進一步。

——能舉5下,卻不做足,給對方留點顏面,這叫評價退一步。

讓人欽服,而不是讓人難堪。這就是做人的境界。

都說退一步才能海闊天空,可是你真正又能退到什麼地方10.

別人的事兒,能力退一步,評價進一步。

有個老闆自述,初中時他不學好,成績極差,經常躲在廁所裡,偷偷抽菸。

有天,他正在蹲坑上噴雲吐霧,忽然間班主任進來了。

當時他手上挾著煙,傻傻的看著班主任,呆在了那裡。

班主任卻若無其事的走過來,掏出包黃鶴樓:呶,來抽抽這個。

……呃,班主任,竟然在廁所教孩子學抽菸?

這樣真的好嗎?

他腦子有點木,機械的接過來。

班主任替他點上:味道怎麼樣?

他:……好煙就是好抽。

對嘍。班主任嘆道:你雖然調皮,老師我懂你。你這貨,絕對不是一輩子抽劣煙的人!以後事業有成,記住每年送老師兩條好煙。

真的嗎?班主任一言,如往汽油桶裡丟了枚燃燒的火柴,讓他的心,霎時充滿希望。

此後他默默努力努力,事業漸有起色,依諾言每年去探望班主任。

——明明他的行為,頑劣不堪。

——但班主任,對他的要求上退了一步,而對他的評價,充滿期許。

最終成就了他,才讓他感激終生。

11.

退一步,海闊天空。

是讓我們獲得一種、不引發對抗的處世方法。

自己的事兒,要進一步的要求。

別人的事兒,要退一步的要求。

對自我的評價,高標準嚴要求。

對別人的評價,適度放寬放鬆。

想要做到這些,無非不過是如這篇文章所展示的,五步而已:

一是尋找反例,推翻既定結論。

二是尋找證例,證明道理的適用性。

三是結合證例與反例,確定知識或道理的適用邊界。

四是鎖守邊界,導出道理的最終目標。

五是從目標返回,將初始道理細化,咀嚼,細嚥,然後與我們人生實踐相融合,與我們的認知觀念交匯。最終徹底吸收,優化我們的思維。這樣才是讓道理與知識,由外而內,再由內而外,從學習到實踐的完整過程。

當你參透了這種能力,就能夠說話有分寸,做事有尺度。這種情況下,輕易不會遇到合作破裂,被人家得寸進尺,壓著你打的悲慘局面。即使遇到,你此時也絕非孤身一人,總有人支持你,力挺你,你還怕個毛呀?

12.

先哲訓言,字字豬雞……不,是字字珠璣。

——只是失之粗糙。

如果單純的從字面上理解,把退一步海闊天空,理解成凡事忍讓,這就表錯了情,這叫食古不化——道理懂得雖多,卻消化不良,吸收不足——最終讓自己成為機械論者,說啥啥都懂,做啥啥不成。

食古不化,單純從字面上理解道理的人,猶如隨身揹著沉重的工具箱,鉗子扳手螺絲刀一應俱全,卻不知如何使用。該用鉗子你上扳手,該用扳手你上螺絲刀,往往問題無法解決,反而弄到一團糟。

知識的內化,遠比學習本身更重要。

退一步,海闊天空。對自己要求再高點,對別人要求再低點。對自我評價再低點,對別人評價再高點。聽著容易,做著艱難,只是因為道理遊離於我們的思維之外,並非是我們的認知自身。不要放過那些粗淺直白的大道理,越粗淺,越直白,越有可能切中我們認知的盲點。必須學會彌平盲區,才會有胸中丘壑,風光霽月與順風順水的事業人生。

後語

中學教育,無足以應對人生挑戰,還必須再努努力,加

必須再去大學,學習更優質、更適應變化的思維。

——開放式思維!

啥子又叫開放式思維涅?

——中學教育,是鐘錶式的,封閉式的。特點是從無限可能出發,最後凝縮為一個點。凝縮為一個標準答案。都說退一步才能海闊天空,可是你真正又能退到什麼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