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啓明星」引導他們走上重生之路

昨日上午,從單位請假半天的小正(化名)來到了禪城區祖廟街道啟明星驛站進行每月例行簽到,從他黝黑的皮膚和精神飽滿的面容上,完全看不出他去年年底才剛剛從戒毒所出來,而那次已經是他的“二進宮”了。“我能找到工作,過上正常的生活,真的要謝謝你們。”他對禁毒專業社工葉祖祥由衷地說。

小正的變化,是祖廟街道社區戒毒康復工作的一個縮影。越來越多的戶籍社區戒毒(康復)人員,在街道工作人員和專業社工的幫助下,實現了再就業並重新融入社會。如今,祖廟街道已完成建檔的332名戶籍在冊吸毒人員中,應就業303人,已就業273人,就業率90.1%。

禪城區區長孔海文在今年6月召開的創建佛山市禁毒示範區暨全民禁毒工程推進會上要求,要把創建全市禁毒示範區作為今年全區禁毒工作的中心任務和奮鬥目標,奮力開創新時代全區禁毒工作新局面。

作為中心城區,祖廟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對此高度重視,多次召開會議研究禁毒工作,而祖廟街道的禁毒工作也一直走在全區前列。

2016年,祖廟街道在全區率先引入第三方禁毒專業社工組織,去年投入50萬元建立祖廟街道社工站(又名“啟明星驛站”),今年7月在全市內率先試用“佛山市吸毒人員‘四化’幫管服平臺”,與轄區四個派出所、社工三方聯動,實現5+N的工作模式,做到幫扶管控工作透明化、信息化、數據化,確保了戶籍社區戒毒(康復)人員執行率100%,出所(戒毒所)無縫對接100%。

“啟明星”引導他們走上重生之路

2017年5月9日,祖廟街道啟明星驛站揭牌,在場的領導、來賓及全體工作人員合影。

今年,祖廟街道還投入50萬元,在居民密集的同福大街和唐翠園公園,建設禁毒宣傳一條街和主題公園,並在消防體驗中心設立禁毒園地,向群眾普及禁毒知識,增強居民識毒、拒毒意識,打通禁毒宣傳最後一公里,營造全民禁毒氛圍,助力禪城區創建佛山市禁毒示範區工作。

“80 後”染上毒癮“二進宮”

“啟明星 ”幫他重新融入社會

“80後”的小正在一家公司做維修已經有半年多的時間了,每當他回想起以往因誤交損友以致染上毒癮的經歷,都會後悔不已。

小正回憶,初中畢業後由於讀書成績不佳,他早早進入社會工作,曾做過電工、維修工等,但後來由於“朋友”的影響,沾染上了毒癮。

“當時,他家人也察覺了小正生活狀態異常,雖然非常擔心,卻又無計可施。”葉祖祥告訴記者。

直至有一天,小正的家人接到了派出所的電話,才得知小正因為吸食毒品被逮捕了。2013年,小正第一次進入戒毒所進行強行戒毒。2015年,小正出所,家人都非常關心他,希望他重歸正途。然而,令家人意想不到的是,沒過多久,小正又因為吸食毒品再次被抓,同年第二次進入戒毒所。

去年,小正再次從戒毒所出來,讓家人感到欣慰的是,他這次不但沒有像上次那樣在短時間內復吸,而且性格一天比一天開朗。今年年初,更找到了一份安裝維修的工作。半年多來,小正一直踏踏實實工作,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希望。

“真的非常感謝你們。如果沒有你們,小正這一輩子就完了。”日前,小正家人在啟明星驛站了解情況的時候,對驛站的祖廟街道派駐工作人員、社工以及駐點警察感激不已。

專業社工及時干預

防止戒毒(康復)人員“復吸”

“在以前,由於信息不暢而導致街道工作人員無法及時跟進戶籍社區戒毒(康復)人員情況,社區戒毒康復工作也未有禁毒專業社工介入服務,像小正這樣的康復人員出所後因為沒有及時獲得幫助和引導,短時間內復吸是相當常見的。”祖廟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解決戶籍社區戒毒(康復)人員復吸問題,更好地幫助他們融入社會,在2016年,祖廟街道就率先引入第三方專業社工機構為戶籍社區戒毒(康復)人員提供專業的幫扶服務。去年5月,祖廟街道更投資近50萬元建成祖廟街道社工站——“啟明星”驛站。“啟明星驛站投入使用後,社區戒毒康工作上比以前更加規範化、標準化了。”祖廟街道相關負責人說。

“啟明星”引導他們走上重生之路

在啟明星驛站,禁毒專業社工在做心理輔導工作。

據悉,啟明星驛站佔地120平方米,內設接待報到區、家庭治療室、遠程會診室、心理沙盤室、尿檢室、個案訪談室、小組辦公室等各功能室。站內配備了10名專業社工,駐點“啟明星”驛站工作,跟蹤服務轄區在冊戶籍吸毒人員。祖廟街道及轄區派出所都派出人員進駐驛站。同時,根據市、區兩級相關文件指示要求,祖廟街道禁毒辦明確驛站各方職責,規範工作流程,形成統一的社區戒毒康復工作規範體系。

葉祖祥是啟明星驛站的一名禁毒專業社工,小正出所後,主要由葉祖祥來為小正提供心理修復和幫扶工作。

“其實小正剛剛接觸到我們的時候,是很有牴觸心理的,差不多一個多月後,才真正接納我。”自小正出所後,葉祖祥通過面談、電話、微信的方式,以專業的知識對小正進行心理上的疏導併為他提供招聘信息,幫助他找工作。

“小正希望找到一份工作自食其力,但又因為自己吸毒康復人員的身份感到自卑,我不斷鼓勵他的同時,也會從各個渠道尋找一些招聘信息給他。由於他有相關從業證書,後來在一家公司成功應聘了一個負責安裝維修的崗位。有了工作之後,他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希望。現在,他計劃再積累一些工作經驗,然後找一份更好的工作”。葉祖祥說。

“吸毒人員出所後內心是非常自卑的,他害怕身邊的人戴著有色眼鏡看他,如果不加以引導,很容易再次聯繫以前帶他吸毒的‘朋友’繼而復吸。”祖廟街道社區戒毒康復項目負責人黃景豪告訴記者,社區戒毒(康復)人員的內心十分敏感,為了幫助他們康復、迴歸和融入社會,防止他們復吸,日常工作中,社工通過定期約社區戒毒(康復)人員前往工作站,在訪談室內與社區戒毒(康復)人員一對一談話方式,瞭解其行為、就業、操守、家庭等問題,“社區戒毒(康復)人員在戒毒後短期內很容易因為一些小事情而復吸,例如經過一些以前吸毒的地點、見到以前一起吸毒的朋友等,我們社工除了要隨時留意他們的心理變化,還要給他們打‘預防針’,提前把這些高危情景跟他們說,讓他們自己提防注意。”

“5+N”模式網格化管控

戶籍戒毒(康復)人員就業率達九成

“這種個性化社區戒毒康復服務,是我們網格化管控服務的其中一部分內容。”祖廟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2016年,根據區禁毒辦下發文件要求,祖廟街道禁毒辦對戶籍轄區吸毒人員實行網格化管控服務,按村居為網格,共分網格59個,每一網格均設街道專職工作人員、社區民警、專職禁毒社工、村(居)分管領導、網格員各一名,實現5+N的工作模式幫扶管控吸毒人員。

“啟明星”引導他們走上重生之路

禁毒專業社工跟居委會的工作人員進行溝通。

其中的“5”,是指每位戶籍社區戒毒(康復)人員都有街道禁毒專職工作人員、禁毒專業社工、社區民警、村居幹部、社區網格員5名人員對其進行幫扶管控,而“N”指的是根據該名社區戒毒(康復)人員的實際需求,提供社會關係修復、心理關係修復、家庭關係修復、家庭生活困難、醫療救助、崗位推薦等針對性服務。

此外,為了引導戶籍社區戒毒康復人員有序就業,祖廟街道禁毒辦協調人社、社工(民政)部門,按照區人社局聯合區禁毒辦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做好禪城區戒毒康復人員就業創業幫扶工作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依託就業幫扶基地開展該類人員的就業幫扶工作。

目前,祖廟街道成立了3個就業幫扶基地。其中,佛山市禪城區權藝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在佛山市第一強制隔離戒毒所、佛山市強制隔離戒毒所設立技能培訓中心,為戒毒學員提供學習技能的平臺。4年來培訓合格學員約1800人,2018年上半年已達成300人培訓合格。如今,祖廟街道已完成建檔的322名吸毒人員中,應就業303人,已就業273人,就業率90.1%。

值得一提的是,從去年開始,祖廟街道還採用了“街道+派出所+社工”三方聯動的出所(戒毒所)無縫對接模式,戶籍社區戒毒康復人員出戒毒所當天,由一輛警車、一名民警、一名輔警、一名街道工作人員、兩名專業社工一起到戒毒所把該名人員接回到啟明星驛站建檔,並告知其要定期到啟明星驛站簽到、面談以及尿檢。出所無縫對接模式,讓社工提早介入社區戒毒(康復)人員的幫扶工作,極大地提高了社區戒毒(康復)人員對社工的接受程度,降低了社區戒毒(康復)人員的復吸率,更好地幫助他們重新融入社會。

建設主題公園

營造全民禁毒氛圍

由於社區戒毒康復工作涉及街道、派出所、社工機構等多部門,如果信息溝通不暢將大大影響工作效率。今年祖廟街道在全市內率先試用的“佛山市吸毒人員‘四化’幫管服平臺”就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

這一平臺,是派出所、街道、社工機構三方共同使用的信息平臺,只要經過註冊認證就可以登陸。在這個平臺上,相關人員把戶籍社區戒毒(康復)人員的信息,包括個人資料、進出戒毒所的時間、面談情況、簽到時間、尿檢報告、就業情況等內容上傳,並可隨時查看相關信息,打破街道、公安、社工機構三方信息壁壘,實現戶籍社區戒毒(康復)人員管控服務環節的無縫銜接,做到幫扶管控工作透明化、信息化、數據化。

“以前,街道和社工機構是很難及時知道戶籍戒毒(康復)人員出戒毒所的時間,有了這個系統就可以提前知道該名人員的出所時間,有利於落實出所無縫對接工作;派出所通過這個平臺,可以及時掌握戶籍社區戒毒(康復)人員日常的簽到情況和尿檢報告,以此來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介入;我們街道通過這個平臺可以更好地瞭解轄區禁毒工作的情況,以便於制定相關措施。”祖廟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該系統的使用,確保了戶籍社區戒毒社區(康復)人員執行率100%,出所無縫對接100%。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禁種、禁制、禁販、禁吸並舉’是國家做好禁毒工作的基本方針。禁毒工作打擊是手段,宣傳預防是關鍵。”祖廟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祖廟街道已經選取了居民密集的同福大街和唐翠園公園,並計劃投資50萬元建設禁毒宣傳一條街和主題公園,並在消防體驗中心設立禁毒園地,打通禁毒宣傳最後一公里。

“啟明星”引導他們走上重生之路

禁毒宣傳走進紅棉社區。

同時,祖廟街道禁毒辦還聯同社工、轄區派出所、各村(居)走進社區、廠企、學校舉辦禁毒宣傳教育活動,通過圖片展覽、有獎問答、展示毒品模具、體驗VR裝置、派發宣傳環保袋等一系列活動,向群眾普及禁毒知識,增強居民識毒、拒毒意識,攜手創建無毒社區,營造全民禁毒氛圍。


採寫/珠江時報記者曾雪瑩 通訊員/房春曉 謝文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