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2017年還有三天就要結束了

回顧這一年

戶外圈到底發生了哪些大事呢?

我們按照不同的類別,

對這些事件進行了整理

有痛苦,有失落

有收穫,有進步

我們欣喜地發現:

中國戶外

這一年

在不同的領域

都有了很大的突破!

(一共九個類別,需要花費您大約十分鐘時間閱讀,文末有福利哦!)

長距離探險

徐江軍

23天700公里貝加爾湖穿越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冬天的貝加爾湖

寒風呼嘯,零下三四十度的極寒。

有人說,這是這個星球上,除了南極之外最像南極的地方。

徐江軍最開始有想冬季穿越貝加爾湖的計劃是2015年夏天,他說他想到可以去貝加爾湖拖著雪橇徒步就“無法自拔”。為了這個“無法自拔”的誘惑,之後兩年,他曾兩次來貝加爾湖考察,提前做了不少寒冷的適應。

2017年1月17日,他從中國出發前往俄羅斯。

3月1日,和俄羅斯同伴一起,正式開始由南到北穿越貝加爾湖。

3月9日,同伴因雪盲退出,他一個人開始在茫茫的冰原上前行。

3月23日,在北貝加爾斯克上岸,完成貝加爾湖的南北穿越。

他在路上自己拍攝的視頻,最終整理成了一部紀錄片《穿越貝加爾湖》。

他的掙扎,恐懼,孤獨和堅持,你都能從這部平實的紀錄片裡面感受到。

在12月剛剛結束的第三屆南山戶外電影節上,獲得“最佳影片獎”。而在此之前,已榮獲班夫中國2017最佳探險精神獎。

所有的極限挑戰,都不是拍腦袋決定的。

這不是他的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

相關閱讀:700公里貝加爾湖無人區重裝穿越,他是新一代年輕人的戶外偶像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李志森

33天穿越羌塘

李志森,94年生人,自稱是一個來自天津薊縣的戶外菜鳥。

2015年從天津出發一路向西,負重40斤。每天40公里,連續90天的行走,到達唐古拉山口。第一次接觸到羌塘,第一次聽說楊柳松穿越羌塘的故事,無法自拔。

2016年開始穿越羌塘的準備,攀登玉珠峰適應高海拔,高反。尼泊爾ACT,嚴重高反。

2017年3月4日開始第一次穿越羌塘,第三天就撤退了,因為沒想明白。

在日土縣休整的期間,他給自己灌了不少雞湯,終於想明白了:這事兒不做不甘心。

於是,李志森3月31日再次出發,由新藏線G219的松西村,途經羊湖、諾拉崗日峰、烏蘭烏拉湖,5月2日行至瑪曲鄉結束行程,總歷時33天,全程大約1350公里。

全程最低海拔4700米,最高5300米。期間遇危險無數,遠遠超出他的想象,他自己總結這次穿越,只有簡單八個字:“

九死一生,生不如死!

羌塘並不適合所有的挑戰者,他非常幸運。

相關閱讀:33天孤身穿越羌塘無人區,他是90後李志森!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張諾婭

華人首個完成“長距離徒步界三重冠”的女性

張諾婭,90後,2014年徒步太平洋山脊、2015年徒步阿帕拉契亞小徑,2017年徒步大陸分水嶺步道(Continental Divide Trail,簡寫為CDT),成為華人首個完成長距離徒步界三重冠的女性。

大陸分水嶺,從北到南穿越落基山脈,縱穿美國,全長4300公里,每年完成人數在10-30人之間。這條美國的國家步道路線複雜,補給稀疏,徒步人少,基本沒有輔助設施。

這140天,她走了600多萬步,翻越了大約15座橫著的珠峰,穿壞了7雙鞋,野外紮營100多天,吃了500多根能量棒。

最艱難的是聖胡安山脈雪山穿越,最恐懼的是 七日刀刃“死亡之路”,在格雷峰失溫隊友的不離不棄,200公里的挑戰之路讓愛情升溫。

一個人的徒步,變成了兩個人的攜手前行。人的故事,永遠比風景更加刻骨銘心。

這個愛探險的姑娘,用徒步詮釋了遠方的意義。

相關閱讀:4300公里,140天,她是中國首個完成“三重冠”的徒步女王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雛菊

中國首位單人單車成功穿越屍骨之路的女騎手

雛菊,90後女生,摩旅愛好者。

“屍骨之路”,聽名字便知它的厲害。它叫科雷馬公路,但更為人知的稱呼是“屍骨之路”“幽靈之路”。

世界十大險要公路之一,國際上比較知名的摩旅線路,位於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全長1200英里,起點雅庫茨克, 終點是亞歐大陸車子能到達的最北端——馬加丹。

2015年,雛菊摩托騎行了中國西部大環線。

2017年8月30日-9月21日,她單人單騎挑戰俄羅斯屍骨之路,成為中國首位騎摩托穿越成功的女騎手。此前一年,谷嶽曾經穿越過。

路上最大的危險是出入頻繁的熊,遠東地區人煙稀少,經常相隔幾百公里才有村落。這一路,孤獨、恐懼、摔跤到破相、中途無油、壞車、找不到住處,但更值得記憶的,是一路上遇到的幫助。

每個挑戰自我的人,對這些困難和危險都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所以,我們看到了她的成功。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自由攀登

古嫋嫋 李波

國人首登夏羌涅阿峰

夏羌涅阿峰位於黨嶺大雪山群,海拔5470米。

8月22日下午7時52分,自由攀登者古嫋嫋和李波用時20小時,成功沿東山脊路線完成了夏羌涅阿峰的新線路首登。

他們將該線路命名為“心若在,夢就在”。

古嫋嫋從2011年首次嘗試夏羌拉珠峰,2013年攀登夏羌拉東峰,到今年夏羌涅阿登頂。

用時六年,黨嶺三神山圓滿收官。

本次路線最難的在於破碎的山體,隱匿的頂峰和暴露的刃脊。

國內尚有許多未登峰,等著這樣的攀登者去發現,去嘗試。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古古 周鵬

國人首次完成馬特洪峰北壁

古古、周鵬於2017年9月6日前往霞慕尼,嘗試攀登阿爾卑斯三大北壁:馬特洪峰北壁、大喬拉斯北壁和艾格峰北壁。由於今年天氣異常,10月初,在進行了多次適應性訓練和大喬拉斯北壁偵查之後,更改計劃前往瑞士採爾馬特進行馬特洪峰北壁攀登。

10月7日凌晨3:30,他們從登山者木屋Hornli hut出發,沿著最早最經典的施密特線攀登。今年雪量不足,導致該線路出現了很多複雜的混合地形。攀爬過程中天氣突變,又被迫露宿(bivy)坐了一晚。天氣惡劣,這一晚幾乎沒有入睡。

第二天早上9:10兩人繼續攀登,於10:20分順利登頂。之後遭遇時速80公里的大風,他們沿著Hornli Ridge山脊線下撤,17:30回到Hornli Hut。

古古、周鵬自我評價這次三大北壁的嘗試不成功,但無論如何,馬特洪峰北壁仍舊是國人首登。

只要攀登的腳步不停止,三大北壁的完成也在不遠處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阿左 昊昕

么妹峰今年首登

四姑娘山么妹峰,海拔6250米。在廣大山友的心裡,名氣比珠峰還要響亮。

每一次么妹峰的登頂都會引人注目,2017年么妹峰的首登,來自兩個85後:阿左和昊昕。

阿左、昊昕於11月5日到達么妹峰海拔4600米的大本營,11日登頂,12日下撤。

一週的攀登,比較突出的難點是南面的岩石路段有幾段比較尖銳的路線。

兩個年輕的攀登者,在結束攀登之後的採訪中表示:線路比登頂更重要。

所以,他們倆雖然登頂的山峰並不特別多,但攀登經驗很多。

因為,他們更看重的是攀登的樂趣,攀登技術和能力的提升,領悟真正的攀登精神。

除以上三條記錄之外,今年的雀兒山開闢了東線阿尼瑪卿開闢了南線小貢嘎開闢新線路,時隔15年之後貢嘎再度被登頂

攀登的好消息越來越多,我們也樂意看到越來越多熱愛自由攀登的靈魂,享受攀登的樂趣。

相關閱讀:阿左、昊昕專訪 | 真正的攀登,不僅僅是登頂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速攀系列

K天王

一週之內,兩次速攀珠峰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Kilian Jornet ,1987年生於西班牙,世界上最優秀的越野跑者。

2012年,他宣佈了自己的登山計劃—— Summit of my life"生命巔峰”。

按計劃他將挑戰世界範圍內最具標誌性的六座山峰,並去創造個人速攀及下降的最快記錄。而速攀珠峰,是他的Summit of my life計劃裡的最後一項,也是最難的一項挑戰。

2017年5月初,K天王到達西藏,開始了速攀珠峰的準備。他先是在惡劣天氣下,用時14小時速攀海拔8201米的卓奧友峰。他不確定是否登頂,因為大霧,能見度很差。

5月20日22點,Kilian從海拔5100米的珠峰大本營出發,26小時後,登頂返回到6500米的前進營地。無補給,不使用輔助氧氣和固定繩索。

5月27日,Kilian從前進營地再度出發速攀珠峰,17小時後登頂。

一週內兩次速攀珠峰,

天才也是付出了九十九分汗水的。在天王的光環下,是Kilian從未間斷過的高強度訓練: 每天訓練兩次,每週訓練4-5天。每年的總訓練量,在700-1200小時之間。

感謝Killan,讓我們能想象人類突破極限的無限可能。

相關閱讀:地球最強跑者K天王26小時“跑上”珠峰!他還不滿意?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珊瑚

國人首個慕士塔格速攀

珊瑚,本名曲麗傑。遼寧大連人,畢業於西藏大學,跑步教練,專欄作家,中國跑步越野界的奇女子。

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陶縣與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交界處。

2017年25日下午7:20,珊瑚從慕士塔格峰大本營出發,經過一夜的攀登,跨越險象環生的冰裂縫區,

克服了夜間攀登的寒冷和迷路風險,於26日上午9點50分成功登頂。

經過用時14個半小時,全程約10公里,海拔跨度3300米。

這是慕士塔格峰幾十年攀登歷史中的最快登頂記錄,也是國人首個7000米以上獨立山峰速攀記錄。

跑著跑著,我突然明白,努力,其實就是我想要的結果,唯一的結果。——珊瑚

相關閱讀:快訊|慕士塔格峰7546米,國人首個速攀記錄開創!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逯海川

刷新哈巴速攀記錄

哈巴雪山位於香格里拉縣東南部,海拔5396米,是一座入門級雪山。

2017年7月21日早上6:15,巔峰探遊高山向導、Fenix運動員逯海川從哈巴村出發,儘管天氣惡劣,仍舊以5小時35分成功登頂哈巴雪山。登頂後稍作休息下撤,於下午14:03返回哈巴村,總用時7小時48分。

刷新了2016年4月由李少壯創造的9小時22分哈巴速攀往返記錄。

Kilian最大的成就是模糊了越野跑和傳統攀登的界限,越來越多的運動員將越野跑和登山完美結合。

而在國內,嘗試速攀的山友和跑者也日益增多。

這一切,皆源於:對山的熱愛。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八千米攀登

羅靜

登頂十三座八千米

繼7月8日登頂南迦帕爾巴特峰後,短短19天內,羅靜於7月27日登頂布洛阿特峰,成為中國唯一一位登頂13座8000米+高峰的女登山家。

2017年,羅靜成功登頂3座八千米山峰:洛子峰、南迦帕爾巴特峰、布洛阿特峰。

而這三次皆和以往不同:洛子峰作為登山領隊,帶領隊員登珠峰和洛子。

自南迦帕爾巴特起,羅靜開始有自己的後援團分析天氣,參與她的登山過程。

第三次攀登布洛阿特峰,雪巖忽然崩塌,幸虧結組制動,倖免於難。

同樣是在布洛阿特峰,2015年第二次攀登時候遭遇雪崩被埋,剩一隻手在外,被夥伴發現救起。

12月,羅靜被提名《CCTV體壇風雲人物》非奧運項目十佳運動員,新華網十佳運動員。

我們看到的是:羅靜於7年內登頂13座八千米山峰。

我們看不到的是:她為此所付出的努力和艱辛。

也正是這些登過的山,走過的路,遇見的人,才成就今天這樣一個外表嬌小卻內心強大的羅靜。

相關閱讀:女神的時代 | 羅靜成為中國第一個登頂13座八千米的女登山家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張梁

國內首位完成14座8000米的民間登山者

2017年10月2日中午12點,張梁、靜雪和劉永忠成功登頂海拔8125米的世界第九高峰-南迦帕爾巴特峰。

14年,14座,張梁成為國內首位完成14座八千米的民間登山者。

2000年,張梁第一次嘗試攀登玉珠峰,高原反應嚴重,登頂之後發誓再也不登雪山了。

結果,第二年就又去了慕士塔格峰,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2017年6月,張梁、劉永忠和靜雪嘗試攀登南迦帕爾巴特峰,但由於天氣原因,未能登頂。

7月28日,張梁、劉永忠和靜雪三人登頂世界第二高峰喬戈裡峰(K2)。

9月底,三人再度出征南迦帕爾巴特,於10月2日順利登頂。

至此,張梁距離14+7+2的夢想,只剩下北美最高峰麥金利峰。

而劉永忠、靜雪亦已分別完成個人11座和10座八千米。

在八千米的山峰上,越來越多中國登山者的身影,八千米也開始嘗試不同的登山方式。5月韓子君、簡丹連登珠峰、洛子峰。9月25日,陝西的女性攀登者何靜,無氧登頂馬納斯魯峰。

相關閱讀:登山 | 張梁成中國首個完攀14座8000+的民間登山者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戶外題材電影

《岡仁波齊》

今年六月上映了一部票房逆襲破億的電影。

嚴格地說,張楊導演的《岡仁波齊》並不算一部戶外電影。

它更多講的是信仰,朝聖路上的堅持。

但是岡仁波齊,是令所有戶外愛好者嚮往和痴迷的目的地。

如果去阿里,不去岡仁波齊轉山,就等於沒去過阿里。

這座無論是西藏人還是戶外人心目中的神山,它不止是一座山,更是一種至高無上的信仰。

所以,《岡仁波齊》這部電影,在戶外圈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熱烈的討論。

因口碑甚好,這部電影對岡仁波齊和藏族信仰的記錄,也具有普及的意義,引發了許多非戶外愛好者對神山和西藏的嚮往。

相關閱讀:視頻|《岡仁波齊》電影,2500公里的朝聖路每個人在尋找什麼?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七十七天》

11月3號,拍了3年的電影《七十七天》終於上映。

這是中國第一部極地探險電影,

以傳奇探險家楊柳松77天孤身徒步橫穿羌塘無人區及藍天的真實事蹟改編。

2011年,8264論壇一篇《北方的空地》火遍了整個戶外圈,也在當年創造了超過2000萬點擊率的記錄。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導演及主演趙漢唐,以眾籌賣房的方式才拍完這部電影。

劇組集結了國內最優秀的影視製作大師,每一幀畫面都堪比桌面。將羌塘的絕美風光首次呈現在大屏幕,令人震撼。

作為國內第一部戶外探險電影,在情節上和敘述上還是可圈可點的。

但不可否認的是:由於票房破億,未來在大屏幕上,我們將會更有機會欣賞到戶外探險電影。

國內的戶外探險電影有可能從此會有一個新的突破。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部電影已經成功了。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從戶外的角度來說,中國的戶外電影發展較晚,在《七十七天》之前,中國僅有的戶外電影,例如《轉山》、《可可西里》等,這些電影都擁有極好的口碑與傳播量,但均是叫好不叫座,票房收入並不高。

《七十七天》和《岡仁波齊》電影的出現,不僅多元化的展現出了戶外行業,更是以低成本的投入收穫了超億元的票房,彌補了國內戶外探險領域電影的空白。

當戶外不再小眾,當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山野,走近自然,中國戶外將會更加良性發展。

相關閱讀:人物|藍天:《七十七天》之外,你一定更喜歡女主原型的她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攀巖

三文魚

首位完成V11難度抱石線路的中國女性

三文魚,原名劉贇卿。

為什麼叫三文魚

劉贇卿說,在存在的方式上自己可以渺小得像一條小魚

但在精神上卻要永遠擁有如三文魚一般逆流直上永遠不屈的氣勢。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2017年8月,她在美國完成了一條難度係數V11的抱石線路——Hardboiled。該線路2004年由Daniel Woods 首攀。

三文魚也因此成為迄今為止第一個完成該難度的中國女性。

從首位完成V8野外抱石線路的中國女性

到首位完成V11野外抱石線路的中國女性

她一直在創造屬於自己的奇蹟。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13年來,劉贇卿正像一條逆流而上的三文魚,在經歷風浪磨礪後,她只有更加靈活和堅強。她說,沒有什麼比大自然更親切更舒適,也沒有什麼比迎難而上更能振奮激勵人心。通往理想的路上,不管順流還是逆流,也無論水面平靜或湍急,她都將勇往直前,一路向上。

這個中國姑娘,我們期待18年更好的你!

中國攀巖者

首次自主開發高難度結組線路

自 2011 年以來,貴州格凸穿上洞的“Corazon de Ensueno / 夢之心”都是中國唯一一條高難度多段線路,它由 Dani Andrada 開發, 並由其與 Chris Sharma 搭檔完成首攀。到了今年 8 月,魏廣廣(大魏)、武蔚蔚和孫旭這三位開線者,終於帶來一條由中國攀巖者首次自主開發高難度結組線路。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潘愚非

中國首枚世界盃難度賽獎牌

另一位備受關注的小將則非潘愚非莫屬,尤其是今年 10月15日,當他站上 2017 年國際攀聯(IFSC)世界盃廈門站的領獎臺,領取難度賽季軍獎牌時,許多中國巖友都因為這個 17 歲少年而倍感振奮——中國隊終於拿到了首枚世界盃難度賽獎牌。

總的來說,2017 年國內的攀巖圈比過往更令人驚喜。

中國的攀巖少年們一路高歌猛進,銳不可當;

資深攀巖人,依然孜孜不倦,尋求更多方面的突破。

熱情的開線人正在喚醒新的巖壁,吸引人們躍躍欲試。

當然,這項在中國還處於發展中的運動

依然面臨這樣那樣的問題、矛盾和誤解。

但新的局面正在打開

2018年,激動人心的故事也將會不斷上演。

翼裝飛行

於音

中國翼裝飛行喜馬拉雅第一人

11月3日早上9時20分,穿著一件紅黑色翼裝服的於音,從喜馬拉雅海拔接近8000米的地方一躍而下,在空中蜿蜒畫出一連串優美的弧線後,安穩落地。

於音將此次飛行,定義為迄今“最難也是棒的一次”。有多棒不難想象,過程之辛卻很少有人能夠捱過。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2017年5月21日,打破中國人跳傘高度紀錄(30000英尺)

2017年9月24日,打破中國人翼裝飛行高度紀錄(28000英尺)

2017年11月3日,成為中國翼裝飛行喜馬拉雅第一人

這位85後中國女孩,用10年實現了年少時的願望:

親眼看看珠峰女神。

但所有人都沒想到她會用這樣的方式飛躍珠峰。

因為喜歡,所以做到了極致。

相關閱讀:人物|85後姑娘於音,成功打破中國人翼裝飛行高度紀錄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網紅目的地

西藏 薩普神山

2017年7月19日,舒小簡一篇《薩普神山,獨家首發,西藏絕世秘境終現身?》

讓薩普徹底火遍了中國戶外圈,大量戶外媒體平臺紛紛曝光,薩普到底是一座怎樣的山峰?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阿里最遠,昌都最難,那曲最苦,這是老西藏流傳的一句諺語。

但沒人知道,那曲竟還藏了一座薩普神山,終年被白雪覆蓋,神秘驚豔,撩起了無數驢友想去窺探它的慾望。

它有連綿清冷的雪峰,連稜角線條都是天生的等邊三角形,比金字塔還整齊;

它有比納木錯更小巧的聖湖,盈盈地鑲嵌在群山中,似一顆純淨的綠寶石,醉人眼眸;

它還有比冰島更純淨的冰川,落差巨大宛若高牆,你會以為自己穿越到了冰河世紀;

花海、寺廟、溼地、馬群......

這裡就是網紅薩普,一夜封神!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薩普的橫空出世,在這個信息爆炸,旅遊旺盛的時代,無疑打破了她之前的寧靜。

隨之而來的是源源不斷的遊客……

這是否是件好事?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立場與想法,我們不做任何評價,讓這一切交給時間來答覆

相關閱讀:徒步|一次“失敗”的薩普神山徒步穿越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念青東

走過了鰲太、狼塔等知名線路後,很多徒步人士將眼光放在了藏東南區域,而念青東便是今年最火的區域。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國慶期間,就有至少10支徒步隊伍進入念青東。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為什麼念青東突然就變戶外圈的網紅了?

因為她有與眾不同的美

念青東的每源於它所處的地理位置,其所屬的念青唐古拉山脈,是雅魯藏布江和怒江的分水嶺,把西藏分為藏北、藏南、藏東南三個區域。

這裡有著數百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未登峰

這裡有著數不清的高山湖泊,碧藍如海;

這裡可以近距離的接觸雪山冰川,有最原始的風光;

這裡的植被垂直分佈明顯,地貌多樣

你能想到的絕大多數地貌在這裡都可以看到。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作為藏地鮮有人至的秘境,這裡原生態的雪山、冰川、高山海子具有無法抵抗的吸引力。

預計2018年,來這裡徒步的人會越來越多!念青東徒步路線,全線海拔基本在4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帶,線路不成熟,經常需要探路。天氣變化無常,你需要面對高反,懸崖,河流,體能等眾多考驗。

因此在這裡衷心提醒各位驢友,出行需謹慎,不要盲目出發!

相關閱讀:它會是中國下一個徒步聖地嗎?

戶外事故

瑞士機器 墜亡

2017年4月30日,戶外圈被一條來自珠峰大本營發來的消息所震驚:

當今世界上最厲害的登山運動員:烏里 斯特克(Ueli Steck)在攀登的是珠峰和洛子峰橫跨時不幸發生意外從努子峰壁滑墜落下,已確認死亡。

當時沒有一個人相信這是真的,都以為是聽錯了,肯定是誤傳!

然而半小時後,各種確認消息迅速傳遍網絡,擊碎了所有幻想,確認了Ueli Steck滑墜身亡的事實!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Ueli是這個時代最優秀的攀登者之一,兩屆金冰鎬獎得主,歐洲三大北壁的快速攀登大滿貫。無論是在喜馬拉雅山脈遠征,還是在阿爾卑斯山脈攀登,甚至無保護獨自攀登。完全不使用繩子保護的徒手攀登和極端困難的混合路線是他的最愛。他總能用如瑞士的精密儀器般的攀登技巧和不知疲憊的強悍體能,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

他曾說:“這是非常危險的遊戲,一個很小的失誤,你就會完蛋“。

只是,我們都沒能預料,他會出現這種失誤……

Ueli拓寬了我們對人類登山的想象,

他離開了,留下了惋惜

但也留下了值得尊重的一生和成就

世間再無瑞士機器

Rest in peace,Ueli!

相關閱讀:視頻|紀念一代傳奇登山家Ueli Steck

還記得他當年速攀艾格峰的奇蹟嗎

五一 生死鰲太穿越

整個5月沒有什麼,比“五一”鰲太山難更震動戶外

一場暴風雪,“40餘名驢友穿越鰲太失聯”的輿論風潮,最終3人失溫遇難的慘烈事故。

讓鰲太線,這一條橫貫秦嶺最高山脊的穿越路。也是國內死亡人數最多的徒步線路,引發全社會前所未有的討論與關注。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鰲太穿越,被譽為“行走在中華龍脊”上的探險。它的聞名,除南北分界景觀,還在於高難度、高強度、高風險——尤其是複雜多變的氣候,頻繁發生的山難。失溫、失蹤、高反、墜崖……本世紀初開闢以來,陸續已有近30人遇難的沉重,被驢友冠之為“死亡線路”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越事故越火熱的鰲太線,太多躍躍欲試者,依舊沒意識到潛在危險。錯誤,一次次重複發生。事故,或許還將一年年上演。這一場山難,只是鰲太歷年事故的一個縮影。鰲太的怪現狀,也恰是戶外在中國野蠻生長十餘年的一面鏡子。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圖片來源:thenorthface.com.cn

歷史用無法磨滅的印記告訴我們,

戶外的每一步都輕視不得,

無論是否擁有資深的經驗,體力又有多強,結果都可能一樣。

且行且珍惜!走向山野,平安回家。

相關閱讀:特別調查|還原生死鰲太真相

珠峰8600米,生死救援

2017珠峰攀登季,發生在南坡海拔8600米的一場救援,這件新聞在登山圈刷屏很長一段時間

5月21日夜晚,夏爾巴人桑吉和他的巴基斯坦客戶阿卜杜爾,倒在珠峰海拔8600米處的雪地上無法動彈,他們剛從珠峰峰頂下來,氧氣已經耗盡,可能伴有凍傷的情形,情況非常危急。一名參與救援的登山者稱,當時有超150人經過兩名遇險者身邊卻無動於衷。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不過這次他們是幸運的,幾個登山公司聯合進行了救援。他們冒著極大的生命危險,在絕命海拔之上,通過多個小時,進行了人類登山史上少見的成功的8000米救援。

經多方證實,參與22日8600米絕命海拔救援的人員名單如下:

尼瑪·嘉增·夏爾巴(SKO)

昂·次仁·喇嘛(SKO)

江布·夏爾巴(SKO )

邊巴·旺秋·夏爾巴(SKO )

明瑪·次仁·夏爾巴(SKO )

明瑪·夏爾巴(IMG)

Moritz Wane(IMG客戶,德國人)

不在那裡我們永遠都不知道放棄一個生命有多容易,營救一個生命有多難。在此,再次向夏爾巴致敬,向每個珍惜自己生命的人致敬。

可能很多人這一輩子都不會攀爬8000米高峰,但是我們人生中一定有很多類似的場合——攀登,險境,抉擇,無助。海拔8000米以上,不只存在於珠穆朗瑪峰之上,也存在於人心之中。

相關閱讀:視頻|8600米救一個人有多難?

蒙古國山峰雪崩,17人遇難

這是一座既沒有名氣、攀登難度也不高的山峰。鄂特岡騰格里峰。海拔僅有4008米而已。

卻發生了今年全球最大山難,這也是足以載入歷史的山難。

要知道,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超過和達到17的山難,此前一共只有4次。

1990年列寧峰雪崩43人死亡

1991年梅里雪山中日聯合登山隊17人死亡

2003年格重康峰雪崩18人死亡

2015年珠峰雪崩19人死亡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蒙古國緊急情況總局25日在新聞發佈會上確認,10月22日,在蒙古國鄂特岡騰格里峰下撤途中遭遇雪崩的17人罹難。

這是一支由27人組成的登山隊未經許可開始攀登鄂特岡騰格里山峰,不幸在下撤過程中遭遇雪崩,其中17人失蹤,一支由100人和兩架直升機參與的救援隊立即開始搜尋失蹤人員,救援隊分別在海拔3200米-3450米的地方找到所有的遇難者,其中包括4名女性,13名男性。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生活沒有如果,願每一位愛山的人都能謹慎出行,平安歸來。

世界“定點跳傘”第一人 不幸墜亡

2017年11月12日

世界上經驗最為豐富且最為知名的定點跳傘者之一

定點跳傘的世界記錄保持者 Valery Rozov

從喜馬拉雅聖母峰山區6812米的阿馬達布拉姆峰(Ama Dablam)定點跳傘時

不幸墜落身亡,享年52歲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2013年,從珠峰海拔7220米跳下

創造了世界高空跳傘史上海拔最高極限跳傘

2016年,已經51歲的他還是閒不住,背上沉重的裝備

爬了3周,整整21天

登上了7700高度的喜馬拉雅山卓奧友峰山口一躍而下

再次打破自己的記錄,創造了定點跳傘的最高世界紀錄

但這並不是他故事的全部

他的故事遍佈在地球上每一塊大陸上的高山

並且至今為止已經進行了11000多次定點跳傘運動。絕對是現實版的“鳥人”。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做為世界上最危險的運動之一。很多人會問,這麼危險他們難道不怕死嗎?他們哈哈大笑,怕死的人能玩這個?

很多當年一起並肩飛翔的人都死了可他們還在飛,還要飛,還要不停地飛

因為當你學會了飛翔,你將不再懼怕死亡

向傳奇英雄Valery Rozov致敬

生命不息,探索不止!

相關閱讀:人物|世界“定點跳傘”第一人不幸墜落身亡,向傳奇致敬!

2017年,戶外圈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回首2017

在山野,在峽谷,在荒漠

在冰川,在海洋,在江河

戶外人的身影遍佈了世界的各個角落

在這一年裡

有的人來了,有的人走了

有的人笑了,有的人哭了

不變的是山河迴盪

不變的是我們戶外人的赤誠之心

展望2018

無論你在追尋什麼,努力的方向是什麼

共同的答案都應該是

向前,出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