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醫師節|當醫生與醫生談戀愛、結婚……

同行夫妻並不少見,有人認為,作為同行夫妻是一件幸運的事情,兩個人很容易成為知心朋友,共同分擔工作中的困惑。如果二人同為醫生,忙碌中也會多了些許理解。

當七夕與即將到來的首箇中國醫師節相遇,那些夫妻二人均為醫生的家庭要如何過節?互道一聲“節日好”,送上七夕禮物,還是像往常一樣,各忙各的?

信任讚美是他們的愛情秘訣

夫妻相識的方式有很多種,可能是校園戀、同事戀、或是經親朋好友介紹,但是,北京同仁醫院眼底病科主任醫師盧海與妻子孫省利竟是在飛機上結下了不解之緣。

8·19医师节|当医生与医生谈恋爱、结婚……

1991年,盧海還是一名碩士研究生,當時他在“奧比斯”國際眼科飛行醫院的飛機上擔任翻譯,而孫省利也在這架飛機上,負責救治患者。於是,飛機成為了兩人的“月老”,為他們牽線搭橋。

他們愛情的保鮮劑是丈夫哄妻子開心。“愛人為家裡付出的心血要比我多,孩子報高考志願時都是她自己在忙前忙後,而我連孩子的高考分數都不知道。”盧海說,我平時疏於對家庭的照顧,更多是忙於工作,所以平時就會多哄著妻子開心,比如上交工資,告訴妻子自己的銀行卡密碼等。孫省利說,無論盧海在哪裡忙什麼,也都會發信息告訴她。

在妻子眼裡,盧海所決定的事情永遠是對的。“他開車時如果遇到擁擠路段,從不會插隊,永遠都是排在最長的隊伍裡,他做任何事情也都是這樣守規矩,盡善盡美。當親朋好友遇到困難,他也總是熱心的幫助大家。”孫省利說,通過丈夫做的這些事情,證明了我嫁給他是正確的選擇。

在家中,最常聊的話題是工作,但是兩人因工作而爭吵的可能性卻為零。孫省利說:“我和盧海在一起20多年了,他幾乎每天都會讚美我、表揚我。今年情人節,盧海送了我小金豬的飾品,還有化妝品。”而七夕節,孫省利決定給丈夫買蛋糕,做自己最拿手的麵條。“他說我做的麵條比其他人做的都要好吃,每次過節丈夫都會說回家吃我做的麵條。這次醫師節我們也會用吃麵條的方式慶祝。”孫省利的言語裡充滿了幸福與甜蜜。

轟轟烈烈不如平淡真實

轟轟烈烈的愛情,不如平淡的生活來的真實。北京同仁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張家亮與眼科副主任醫師王鳳華就是過著平淡簡單的生活。

8·19医师节|当医生与医生谈恋爱、结婚……

“醫生夫妻和其他夫妻一樣,都在過著平淡的日子,沒有大喜大悲。”張家亮說,醫生夫妻自然就會都忙於工作,陪伴對方的時間很少。但是兩個人會有更多的共同語言,可以相互理解。

妻子把心思都放在工作上,在料理家務方面相對較弱。張家亮說:“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妻子顧不上做家務活也是很正常的,這些我都能理解。”

醫生相比其他職業更容易獲得成就感。“當醫生成功救治一名患者,挽救了生命,這種成就感是其他職業者無法體會的。”張家亮說,希望孩子將來能夠成為一名醫生,幫助更多患者恢復健康,將病人從死神手裡奪回。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婦產科的副主任醫師馬珂與主治醫師楊曦在2014、2015年先後加入北京清華長庚醫院,並在來院後結婚、生子,如今他們的寶寶已經一歲零八個月了。“嫁給和自己同科室的醫生,最大的好處就是懷孕的時候他可以替我值班。”楊曦笑道。

8·19医师节|当医生与医生谈恋爱、结婚……

馬珂是楊曦研究生時的師兄,兩人自那時開始就形影不離。“都是醫生可以互相理解,共同學習,就是對家人照顧不周。”楊曦說。孩子長到20個月,基本是雙方的父母輪流幫忙照看。兩人典型的一天是:早上6點多起床,將孩子交給老人看著,到醫院吃早飯,然後各忙各的,交班、查房、出門診、手術,晚上如果不值班就等著對方一起回家,九點多孩子睡了以後才能有一點自己的時間。

兩人天天在一起,遇到難題時互相幫助,不高興時互相開導,很享受這種“相看兩不厭”的狀態,偶爾也會為臨床上的事情爭論。“最近一次吵架是為了我的一個病人能不能拆線的事,而且他現在在手術檯上總是批評我。”“我那是督促你進步。”醫師節的這個週末,他們計劃要帶著孩子去北戴河。“我覺得現在還是挺幸福的。”楊曦感慨道。

85後夫妻 工作生活兩不誤

馬冬梅和丈夫李聰是一對85後醫生夫妻,他們是在北京某三甲醫院學習時相識。如今,他們已經結婚三年了,妻子馬冬梅還懷上了二寶。

8·19医师节|当医生与医生谈恋爱、结婚……

醫生找同行結婚,有更多的共同語言。李聰說,從一開始他就想找同行,這樣兩個人在一起能有共同語言。馬冬梅對此也表示贊同,“兩人是同行會更好溝通,無論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的問題都更有得聊,不會產生太大的分歧。如果我沒接電話或沒回信息,不需要解釋,他也知道我是在查房或者手術。”

但是馬冬梅提到,找同行也有不太好的方面,“如果我和丈夫在同一天值夜班,孩子就成‘留守兒童’了,還好有老人幫我們照看孩子。”

李聰再忙也會在妻子需要他的時候第一時間出現。談戀愛期間,馬冬梅所在的眼科有一名患者是因化學實驗爆炸所傷,而眼科沒有這種爆炸創傷的處理經驗,這時馬冬梅就向在外科工作的李聰求助。李聰說,“喜歡的人遇到了問題,當然是毫不猶豫的跑到她身邊給予幫助。那名患者換一次藥需要三個小時左右,都相當於一個小手術了,而且每間隔兩三天我就要過去給患者換藥,這也就是愛情的力量吧。”

還有一件事讓馬冬梅很感動,馬冬梅剛生下大寶時,正值盛夏,由於天氣炎熱,導致傷口癒合的情況並不理想,而李聰就主動承擔起了在家給妻子換藥的工作。“他每天下班回到家都會給我換藥。有時候他還趁著中午休息的時間,特意從醫院趕回家,只為了給我換藥。雖然他平時工作特別忙,但關鍵時刻總能給家人最貼心的照顧。”馬冬梅說。

李聰在醫院經常給患者做微創手術,需要長時間盯著腹腔鏡,工作一天下來眼睛會很不舒服,不過當李聰回到家後,馬冬梅就會給丈夫做眼部針灸,緩解眼部疲勞。

馬冬梅有一個簡單樸實的願望,希望丈夫平時多休息休息,多喝水少喝飲料,孩子們需要一個健康的爸爸。

那麼,在即將到來的首箇中國醫師節,這對醫生伉儷會如何度過呢?“我們在工作時會很忙,但只要有休息時間,我們就外出遊玩放鬆一下,或者就在北京有特色的餐廳吃些好吃的。不過這次醫師節我們可能沒有時間出去玩了,在醫師節當天應該是會忙著裝修房子的事情吧。”

其實,夫妻兩人過醫師節的形式並沒有那麼重要,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了。馬冬梅說。

工作再忙也不能耽誤陪伴孩子

大學學生會是他們的“媒婆”,學校自習室、圖書館是他們年輕時的約會聖地。如今,他們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母。這對醫生伉儷就是北京豐臺醫院骨外科醫生盧林和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小兒骨科醫生梁媛。

8·19医师节|当医生与医生谈恋爱、结婚……

夫妻都是醫生就意味著兩個人都會很忙碌,但是當愛情來臨,他們沒顧上那麼多。盧林說,找同行很不錯,回到家後兩人可以探討工作上的事情,相互諮詢,雖然偶爾也起爭執,但不至於吵起來。

夫妻二人都是“吃貨”,盧林喜歡掌勺當大廚。他們最浪漫的事情是丈夫負責烹飪美食,妻子負責品嚐。瀏覽盧林的微信朋友圈,美味佳餚的照片盡收眼底,或許“美食”就是他們夫妻的保鮮劑。

兩人的相處之道是陪伴孩子。說起孩子的未來職業規劃,對夫妻的主觀願望是不讓孩子從事醫療工作。可能有些父母會給孩子買玩具聽診器,但是在他們家是不能出現的。“我們家有真的聽診器,但也會藏起來,爭取不讓孩子看見,以免產生當醫生的想法。”盧林說。

醫生這個職業本就艱辛,而這些醫生伉儷更是不易,他們把更多的時間奉獻給了患者,為了工作放棄了陪伴家人的時間。

健康界祝願全國的醫生伉儷,婚姻幸福美滿,節日快樂。

本文綜編自健康界、北京清華長庚醫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