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張無忌的人生

在金庸眾多武俠著作中,張無忌是一個令人神往而獨特的角色,讀完回味無窮。

金庸先生在後記中也對射鵰三部曲的主角進行了評論,也許從他對張無忌的分析中,最能反映出作者的思考和張無忌本來的性格。

張無忌最像我們普通人,他少有自己的理想追求,行事優柔寡斷,面對愛情不知所措,總是在跟著別人的腳步走。他既沒有郭靖那種為國為民的凜然大義,也沒有楊過那樣執著愛情的忠誠堅守。他像一片樹葉,無慾無求,隨風飄蕩在天地之間。

他最像我們還懵懵懂懂的日子,還未入社會的孩提時代。

他心地善良,卻總是被騙,而他絲毫不在意,因為他內心充滿善良帶來的幸福。

他本領高強,卻不去為自己謀權爭利,因為權力比不過他對內心平靜的堅守,他更喜歡過寧靜的田園生活。

他被推著做各種事,沒有自己的目標,因為他心中沒有慾望,僅僅是憑著對俠義的認識,拒絕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委屈自己去做本來不願做的但不觸碰底線的事情。

他在愛情面前優柔寡斷,捨不得溫柔賢惠的周芷若,離不開細心周到的小昭,拋不下痴情霸道的殷離。而心中最喜歡的趙姑娘,卻又因她又聰明又熱情,自己反而靦腆起來,不敢主動去追求。他遊離在幾個姑娘之間,對每個人都付出真心,為的卻是不忍傷她們的心,願意為每個人付出所有,白頭到老。

然而現實卻逼著他選擇一個,當他終於鼓起勇氣,說出自己的心中所愛時,他終於作出了順應自己內心的決定。

他開始為自己而活,不再擔憂別人的心思,不再顧及別人的安排。因為他知道了,世事無常,總是為別人而活,對自己和他人,反而帶來更多的憂愁。

我們的無忌哥哥是個好人,能力很強心卻很柔弱,但他沒有自我,他總是在為別人而活。

然而在現實中,這樣的方式是行不通的,沒有了自我的堅守,只會成為別人指揮和利用的工具,關係的失衡必然不能長久,就算自己一直逆來順受,也總有一天無法再繼續下去。

人需要有所追求,有所堅持,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找到那個真正的自我。只有順應心中的想法,人與人均有付出,均有獲得,日子才能長久。一味的付出、隨波逐流,順應別人,最終會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別人。

無忌哥哥最終醒悟了,他做出了自己的選擇,選擇了自己喜歡的趙敏,選擇世外桃源的安寧生活,不再顧及他人那麼多的感受,我們為他感到高興。

那麼,你心中的那個張無忌覺醒了嗎?

讀懂張無忌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