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五十載廖萬清院士話健康:我不挑食喜歡吃雞,皮膚要這麼護理

■中國工程院院士 廖萬清

人要活到老學到老,要有貫穿人生的追求,鑽研專業;為理想矢志不移、積極進取,為事業百折不撓、堅韌不拔。

從醫五十餘載,我樂於工作,曾發現了9種新的致病真菌和新的疾病類型,創建了當時全國唯一的國家衛生部批准的隱球菌專業實驗室。曾有報道稱,我取得如此成就,離不開身上的那份“執拗”勁。今天,就跟大家說說我是如何帶著這股頑強的個性,在繁忙的工作中,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理念的。

從醫五十載廖萬清院士話健康:我不挑食喜歡吃雞,皮膚要這麼護理

熱愛工作 保持頭腦靈活

我相信,無論年齡幾何,都要保持頭腦開放靈活,因此,我經常與同事、同學聊天,這既是一種放鬆,還能向他人學習。我帶教學生時絲毫不打折扣,因此,有人評價我“執拗”“不知變通”,但我覺得嚴謹認真、保持飽滿的精神狀態是從事科研工作最根本的態度和操守。我對自己的要求是,活到老學到老,要有貫穿人生的追求,鑽研專業,為理想矢志不移、積極進取,為事業百折不撓、堅韌不拔。

當年作研究時,我一心想,為了病人,不吃不喝也要把疾病搞清楚。為了科學發展,也一定要把疾病搞明白!我始終認為自己能夠有今天的成績,是祖國培養、人民培養、軍隊培養的結果。黨給予了我一切,大家給予了我一切,我必須作貢獻,奉獻給祖國,奉獻給人民。

“為理想追求不斷,矢志不渝;為事業百折不撓,堅韌不拔。”這是一直掛在我辦公室牆上的一幅字,也成為貫穿我一生的座右銘。

從醫五十載廖萬清院士話健康:我不挑食喜歡吃雞,皮膚要這麼護理

營造和諧 養成良好生物鐘

人是社會動物,我認為,保持和諧的家庭氛圍、同事關係有利於身心健康。世事無常,人生難免會有波折,在工作、家庭中遇到問題時要多包容,要心懷感恩,難得糊塗,從容度過不如意的階段;另外,要善意待人、樂於助人,用飽滿的朝氣感染身邊的人,營造和諧的人際關係,為短暫的人生增加密度。

保持身體健康,運動鍛鍊必不可少。我不主張激烈的運動,我認為不同年齡應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運動,室內外動靜結合。十幾年來,我一直保持著慢跑和做體操的習慣。

同時,我認為要養成良好的生物鐘,避免通宵熬夜,不會休息就不會工作。熬夜後要作好補救,不要使身體長期處於疲憊狀態。

從醫五十載廖萬清院士話健康:我不挑食喜歡吃雞,皮膚要這麼護理

戒菸戒酒 飲食力求多樣化

談到飲食,我不挑食,什麼都吃,吃各種綠色蔬菜,吃蠶蛹,喜歡吃雞。此外,我長年每天早上都會食用由小米、紅豆、薏米仁、花生等食材熬製的雜糧粥。另外,一定要注意保持牙齒健康,這樣才能享受美食。現在,大家難免會有聚餐,但我堅持無論在哪都煙酒不沾。這是很難做到但能做到的事,提醒大家時刻保持對菸酒的戒心。

作為一名多年從事皮膚科工作的醫生,提醒大家,雖然市面上有五花八門的化妝品,但保持皮膚健康,要少用化妝品。早上起床時、睡覺前多做臉部按摩,促進血液循環,增加皮膚的膠質、油質和彈性,使面部光滑、油潤、有光彩。 (本報記者卜葉整理

《中國科學報》 (2018-08-17 第1版 要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