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對A股的影響?是「魔咒」

6月14日,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就要正式開幕了。而離世界盃越近,有關“世界盃魔咒”的說法就越激烈,好象世界盃專門與A股作對似的。廣大投資者、特別是普通投資者,心裡也是一付忐忑不安的感覺,唯恐今年的世界盃又將是一片黑暗。

誰杜撰出來的“世界盃魔咒”

支撐“世界盃魔咒”這個概念誕生和發酵的理由是,自A股誕生以來,共遇上6次世界盃,期間,滬指2漲4跌,深成指則是1漲5跌,似乎是有“世界盃魔咒”的感覺。

但是,是不是“世界盃魔咒”,顯然不能用單純的幾漲幾跌來形容。事實上,“魔咒”的背後,還隱藏著更值得關注和期待的內容。以近三屆世界盃為例,2006年6月9日至7月9日的德國世界盃,滬指從1591.49點漲到1730.19點,上漲1.44%。雖然漲幅很小,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2006年-2007年大牛市的開端。這波牛市,也創了滬指訖今為止沒有打破的6124的紀錄。這屆世界盃,無論是期間的表現還是後來的表現,都不可能說是“魔咒”。

再來看2010年6月11日至7月11日的南非世界盃,期間,滬指從2569.94點跌到2470.92點,跌了3.85%。應當說,跌幅不小,將其比喻為“魔咒”不算過分。不過,也要看到,從7月2日到11月11日,4個多月時間,滬指從2319.74點一下子漲到3147.74點,大漲了36.86%。這屆世界盃的“魔咒”是否具有“築底”的含義呢?因為,接下來的上漲,也包括了從7月2日的2319.74點上漲到7月11日的2470.92,多達150多點。那麼,這屆世界盃的“魔咒”有多少“含金量”?

而2014年6月12日至7月13日的巴西世界盃,滬指從2054.95點到2046.96點,小跌了0.4%,這種完全是盤整的下跌,算不算“魔咒”,應當需要認真分析一下。更重要的,此後A股就展開了一波強攻大勢,滬指也在第二年的5月份衝上了5000點關口,上漲了3000多點。如此,這屆世界盃還能稱得上“魔咒”嗎?

而其他三屆世界盃,2002年韓日世界盃是上漲的,自然不能用“魔咒”來形容,而1994年的美國世界盃和1998年的法國世界盃,前者雖然期間跌幅較大,但開幕前也有一幅上攻,實際跌幅並沒有那麼大。由於整體是下跌的,因此,可與“魔咒”掛鉤。後者則整個世界盃期間跌幅未超過1%,算不上“魔咒”,更何況,開幕前還達到了階段性頂部。如果不是這一情況,法國世界盃還有可能是上漲。

別用“世界盃魔咒”給股民挖坑

所謂的“世界盃魔咒”,其實,就是一些預測機構和分析人員,依據世界盃期間股指的漲跌,硬是“造”出來的一種概念。就算是跌多漲少,也未必就是“魔咒”,就好象到了世界盃,股指就要大跌一般。正是因為這一概念的提出,也使得投資者到了這個時候,就變得十分小心謹慎,該投的也不敢投,該買的股票也不敢買,最終,使“魔咒”越來越象“魔咒”,就象走夜路怕鬼一樣。

事實上,世界盃期間出現跌多漲少現象,也是有很多因素的。首先,這個時期,大多是資金調整期和政策空窗期。從資金角度來看,由於6、7月份股市整體表現比較弱,交易規模相對較少,一些投資人會乘機將股票拋掉,借銀行衝時點的機會,從儲蓄存款上撈一點短期利益,如銀行工作人員的返點。同時,這兩個月政策上的利好也很少,導致股市表現比較“平庸”,繼而產生世界盃期間股市表現不佳的現象。一些分析機構和人員,就藉機提出“世界盃魔咒”的概念來了。

其二,投資者熱衷於看世界盃,炒股的熱情降低或無暇炒股。要知道,世界盃賽事是十分精彩的,投資人的精力很多被分散到看比賽上了。尤其比賽在美國舉行,大多是白天,投資者根本無暇炒股。為什麼韓日世界盃沒有出現下跌,反而上漲了13.64%,很大程度上就與此有關。所以,世界盃期間,投資者的重點轉移到看球,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是“世界盃魔咒”真正的原因之一。

第三,世界盃概念提前消化和滯後發酵,也是“世界盃魔咒”的原因之一。我們注意到,在世界盃前後的一段時間,尤其是結束以後的一段時間,股市表現都是比較好的。除了與大環境有一定關係外,世界盃元素也是一種不可忽視的因素。2010年的世界盃就上撲了150點,啟動了新一輪上漲。

所以,說世界盃有“魔咒”,可能是機構給股民挖坑,給股民製造陷阱。因此,投資者不要被所謂的“魔咒”所迷惑。相關的機構和人員,也不要再用這樣的方式給股市添堵。原本世界盃期間就人氣不旺,再用這樣的方式誤導投資者,世界盃還怎麼能夠提振股市呢,當然會變成“魔咒”了。

世界盃對A股的影響?是“魔咒”

比貝利嘴還厲害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