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無線充電市場將達千億,國外巨頭大口吃肉,國內企業喝湯

自從iPhone X和iPhone 8/8P引入無線充電功能後,手機無線充電行業發展有如寒武紀生物大爆發,進入繁榮發展快車道。

手機無線充電市場將達千億,國外巨頭大口吃肉,國內企業喝湯

根據IHS的統計數據,2017年全球無線充電產品在3.25億件左右,其中絕大部分是手機無線充電產品,並預測無線充電市場規模將從2015年的17億美元膨脹至2024年的150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27%。

目前蘋果、三星等手機生產商,高通、聯發科等手機SOC生產商,以及TI、IDT等無線充電芯片資深玩家都參與其中。蘋果公司憑藉強大的實力,正在無線充電行業擴充影響力,有望成為行業的頭號玩家。根據2017年底蘋果公司發佈的一份支持文件,iPhone的無線充電應用場景已從宜家的檯燈底座、星巴克的吧檯和部分便利店,擴展到汽車,支持的品牌包括奧迪、寶馬、奔馳、沃爾沃、大眾、豐田等各大汽車品牌。

手機無線充電市場將達千億,國外巨頭大口吃肉,國內企業喝湯

在手機無線充電產業鏈上,利潤主要集中在方案設計、電源芯片、磁性材料、傳輸線圈和模組製造等環節,如果將整個行業的利潤看作100%,那麼方案設計環節可切到32%的利潤蛋糕,電源芯片可切到28%的利潤蛋糕,磁性材料得20%利潤蛋糕,剩下的傳輸線圈和模組製造分別獲得14%和6%的利潤蛋糕。

手機無線充電的方案設計和電源芯片製造在整個產業鏈中技術含量最高,研發難度最大,因此佔據整個產業鏈的60%利潤。這兩大環節是國外廠商的天下。方案設計環節,三星、TI、IDT、松下、東芝等美日韓巨頭唱主角;在電源芯片環節,則被高通、TI、英特爾和IDT等美國企業壟斷,處於大口吃肉地位。國內企業也有參與,但行業影響力較低。

手機無線充電市場將達千億,國外巨頭大口吃肉,國內企業喝湯

國內企業參與的環節,主要集中在技術含量較低的傳輸線圈和模組製造環節,兩者的利潤總和佔整個產業鏈的20%,屬於“喝湯”的角色。傳輸線圈和模組製造對研發和製造難度要求較低,主要對輕薄化和小型化有要求,國內廠商因此有能力參與其中,目前,僅在深圳就有超過3000家廠家加入到無線充電產業鏈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