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勞斯·福克斯:偷原子彈的人

克勞斯·福克斯(Klaus Fuchs,1911年12月29日—1988年1月28日)出生於德國,其父親是神學教授。克勞斯·福克斯早在中學時代就在數學和物理學方面表現出了極高的天賦。1930-1932年,克勞斯·福克斯在萊比錫大學學習,後來來到基爾大學學習。1932年加入德國共產黨,成為其所在大學支部的負責人。希特勒上臺後,其轉入地下活動,後來移居巴黎,再從巴黎前往倫敦,繼續自己的研究與學業。

克勞斯·福克斯:偷原子彈的人

在英國企業主羅納爾德·漢的幫助下,在布里斯托爾大學執教的著名物理學家涅維爾·莫託接收了這個年青科學家,讓他以研究生的身份進入自己的試驗室工作。1936年,克勞斯·福克斯進行了博士論文答辯,當時他只有25歲。

1937-1939年,克勞斯·福克斯在愛丁堡馬克斯·博恩教授的試驗室工作,進行理論物理學的研究。

1940年底,由於英國政府決定開始建設鈾-235生產工廠,克勞斯·福克斯經博恩和莫託推薦,進入魯道夫·派耶斯教授的試驗室工作,後者在伯明翰大學領導原子彈研究工作。在這裡克勞斯·福克斯解決了一些明確原子彈基本參數所必需的重要數學問題。

不久,克勞斯福克斯獲得英國國籍,由於個人出色的物理和數學能力,獲得了英國核武研究的牽頭人馬克斯·博恩、涅維爾•莫託兩位大家的賞識,從而被吸納進了英國核武計劃,被准許接近這項秘密的“巨大”項目工作。

1943年美國為了加速“原子彈”的研發,通過協議置換拉攏盟友支援核武相關研究人員給自己擴充“曼哈頓工程”,而福克斯以英國代表的身份加入該計劃。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蘇聯特工秘密找到了福克斯,希望其能夠提供美國“原子彈”研發的數據。可能是出於對社會主義信仰的尊敬,福克斯同意為蘇聯提供情報。從1943年開始,福克斯不斷把絕密的分子式、方程式和炸彈模型,秘密交給一位名叫哈里·戈德的蘇聯情報員,把掌握的美國的原子機密毫無保留地透露給冷戰對手。如此一來美國“原子彈”研發數據開始源源不斷的從美國流向莫斯科。

當然蘇聯不會在一顆樹上吊死,那時蘇聯情報機構對美國“曼哈頓工程”進行全面情報攻堅,工程內多名相關研究員成為蘇聯情報源頭。而福克斯肯定是其中最重要的之一,1945年6月初美國試爆第一顆原子彈前昔,福克斯直接將那顆即將試爆的原子彈在理論上的構造圖和相關核心數據交給他的接頭人。1945年7月,美國成功地進行了原子彈試驗,擁有了新的超級武器。

然而僅僅四年後,1949年8月29日,蘇聯試驗了他們的第一顆原子彈。蘇聯得以用極少的資金、人力就達到了美國集中盟友所有優秀科學家數年突擊才得到的核武水平。綜上可見在某種層面上說因為福克斯的“貢獻”,英美“幫”蘇聯造了第一顆“原子彈”。

克勞斯·福克斯:偷原子彈的人

這使美國大為震驚,於是懷疑有人向蘇聯洩露核機密,甚至疑心克格勃早已滲入研製核武器的關鍵部門,因而嚴令中央情報局調查在核崗位上工作的所有可疑分子。

情報局大量精明強幹的反諜專家經過無數個不眠之夜的苦思冥想,動用了許多最先進的偵破儀器,進行了大量的逐一跟蹤、試探、排隊分析,懷疑圈越縮越小,最後集中於福克斯這名核心機構的科研人員身上。

1949年9月,美國國家安全局自稱成功地破譯了蘇聯駐紐約情報機構的一些電報,其中提到了克勞斯·福克斯是蘇聯情報部門的間諜。美國特工部門將此情況通報了英國反間諜機構軍情五處,後者立即開始對克勞斯·福克斯進行審訊。

據當時記載,1950年2月3日,克勞斯·福克斯在坦白後被逮捕。英國當局指控他向蘇聯提供了關於巨大項目的情報。1950年3月1日,倫敦中央刑事法庭開始審理克勞斯·福克斯間諜案。

克勞斯·福克斯認罪後,被判處14年監禁。當地媒體稱其為最危險的世紀間諜。服刑九年後,福克斯被釋放,隨後便加入民主德國國籍。在德國,他繼續全身心投入科學研究,直到離開人世。

福克斯間諜案披露後,在世界上引起軒然大波,福克斯一夜之間成了舉世聞名的熱門人物,東西方冷戰因此急劇升溫。二戰結束以來,福克斯一直是國際核間諜的代名詞,福克斯諜案還被無數報刊轉載過,以福克斯為原型的人物出現在許多部影視片中。

然而在1990年1月15日,美國兩家新聞雜誌《時代》與《新聞與世界報道》同時載文指出:據情報界權威人士透露,當年福克斯一案純屬錯案,正如福克斯當時一再申辯的那樣,他提供給俄國人的是錯誤失效的迷惑情報。到底福克斯是不是蘇聯的間諜?現在這個問題因為無法考證而變得艱難了起來。

“諜”雖然隱藏著自己的名字,但依然“魂”系國家。雖然涅槃重生,但我們從未離開,歡迎繼續關注“諜魂”微信公眾號,一個你隨身學習國家安全知識的小助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