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村「結義」謀振興 三門整合村莊資源推出「船幫里」

2018-08-17 07:3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胡芸 鄧國芳 縣委報道組 鮑雯霞

剛過去的這個週末,三門縣沙柳街道的“船幫裡”,吸引了2000多名遊客,其中不乏來自寧海等地的市民。賞美麗庭院、聽海防故事、吃美味海鮮……人潮湧來,讓沙柳街道副主任羅振華直呼想不到:“這條旅遊線路7月1日才對外推出,就有這麼多人。”

“船幫裡”由曼岙、大周、盧家塘三個背山靠海的小漁村組成。“五月江南碧蒼蒼,蠶老枇杷黃”,每年枇杷成熟時,各村都會吸引不少人來採摘,去年就已吸引遊客10萬人次。但15天採摘期一過,村莊就恢復冷清。“如何跨越這15天,把採摘遊客留下來?”羅振華說,街道及縣裡都在思考:三個村同依一座山、共傍一座港,地緣相親,生態、產業又相似,若“單打獨鬥”,不具備競爭力。如何利用特殊的地理位置,實現優勢互補?

今年初,三門縣決定將三個村有機串聯、組團發展,形成“浪漫曼岙、文化大周、多彩盧家塘”的旅遊格局,打造特色文化漁村,並對外統一名片——“船幫裡”,以解決三個村孤軍作戰、營銷力度不夠、重複建設等問題。

“哥仨”就此“結義”,對資源進行了整合。作為“老大哥”,曼岙村從去年開始,藉著縣裡打造 “美麗鄉村”精品村和“百村萬院”海上大花園建設的東風,投資30餘萬元,在三千多平方米的農居牆面,繪上惟妙惟肖的卡通畫,變身全縣首個“壁畫村”。與此同時,扮靚美麗庭院,讓農家面貌煥然一新。週末,站在自家庭院裡,67歲的葉香花熱情地與陌生人打著招呼。這些遊客向著村子深處走去,欣賞著小橋流水,在3D壁畫前合影留念,也帶動了她家枇杷膏的售賣。

在曼岙村帶動下,今年來,大周村和盧家塘村也大刀闊斧地改造舊房,把“村道無垃圾、田間無棄物、庭院無亂堆放”作為可見可抓的標準來落實。大周村還平整出20餘畝土地,種下向日葵、蜀葵等,打造花海景觀。

作為“海防古村”,在縣和街道的支持下,大周村已先後投入760萬元,著力修復古巡檢司,並通過雕塑、剪影等方式復原抗倭場景,目前已完成80%的修復工作。羅振華說:“‘船幫裡’三個村的文化價值,得到充分挖掘,成為一個能體現農耕文化、海防文化、船幫文化且具有歷史意義的景區。”

“船幫裡”,正在抱團發展中破繭成蝶。目前,一條連接三村的綠道正在建設,屆時遊客可騎行遊玩“船幫裡”:早上來曼岙逛逛壁畫村,中午到盧家塘品鮮甜海鮮,下午在大周聽抗倭英雄戚繼光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