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學知識分析,保險被加費和責任除外,哪個更划算?

閱讀提示:理解本文需要一定的數理知識,不具備基礎數理知識者,請出門左轉~

我們知道,如果自己身體已經查出有了某些疾病,在投保時就不一定還能夠獲得標體承保的結論了。

有時候,我們可以選擇同時向幾家保險公司投保,看哪家保險公司核保結論最好,我們就選哪家。

如果能獲得標體承保的結論,自然是最好。那如果得到的是加費或者責任除外的結論,哪個更划算呢?

其實,這個答案是沒有絕對的,我們要看具體是什麼疾病,然後不妨利用數理的思維,來回答這個問題。

用數學知識分析,保險被加費和責任除外,哪個更划算?

梳理思維研究保險

比如一位被保人,已被查出乙肝小三陽,同時投保2家保險公司的重疾險產品後(假設保費一樣),1家給出的結論是肝癌及其併發症保障責任除外,另1家給出的結論是加費承保,那麼從數理的角度考慮,應該選擇哪家保險公司呢?

首先,我們應該去了解乙肝小三陽最終導致肝癌的概率是多少?

要想獲得最權威的數據,其實最好的獲取途徑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官方網站。但是其中文網站無法查到相關數據,只有英文網站才能查詢,因此對我們來說,可能不是特別方便。

用數學知識分析,保險被加費和責任除外,哪個更划算?

世衛組織數據查詢

那對我們來說,有什麼方式可以查到權威的數據呢?

“保險觀察”這裡介紹兩個途徑,一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統計年鑑,一個是公共衛生科學數據中心

我們以公共衛生科學數據中心為例,在資源目錄中查出2004-2015這十二年間乙肝發病數和死亡數。

用數學知識分析,保險被加費和責任除外,哪個更划算?

近12年中國乙肝發病數及死亡數

查詢相關數據可知,體內含有乙肝病毒的人群中,導致死亡的概率為8333/12600869=0.066%。

在慢性乙肝患者中,大概10%-15%的人會轉變成肝硬化,而肝硬化轉變為肝癌的概率為20%-30%,因此小三陽要轉化為肝癌的概率為2%-4.5%。

根據武警廣西總隊醫院的統計樣本,小三陽患者最終發展成為肝癌的5年發生率和10年發生率分別為4.4%和6.3%,也大致符合上述概率範圍。

我們假設這位被保人現年30歲,男性,投保10萬保額的消費型重疾險,不含身故責任,標準費率情況下,20年繳費,每年保費是1400元。

一家保險公司給出核保結論是加費20%承保,另外一家給出的結論是肝癌保障責任除外、費率不增加。

我們可以用數學期望值來計算一下:

前面已經查到,小三陽患者肝癌5年發生率是4.4%,可以理解為該被保人第5年獲得10萬保額賠付的概率是4.4%。

  • 第5年的數學期望賠付值為:4.4%*10W+95.6%*0=4400元

  • 第10年的數學期望賠付值為:6.3%*10W+93.7%*0=6300元

而五年所加保費為1400*20%*5=1400元<4400元。十年所加保費為2800元<6300元。

因此,對準備投保這款消費型重疾險的乙肝患者而言,即使加費20%,仍然是一筆劃算的買賣,比起保障責任除外要更好。

類似的方法可以用在所有疾病的判斷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先查詢相關疾病的發病率和導致重疾的概率數據,然後再用期望值計算,並和所加保費比一比大小,就能得出理性的答案。

用數學知識分析,保險被加費和責任除外,哪個更划算?

各類疾病相關發病率數據均可進行查詢

如果是最終導致重疾概率很低的疾病,被加費過多的話,可能會出現數學期望值小於所加保費的情況,這時候可能選擇保障責任除外會更為理性一些。

“保險觀察”已經儘可能用簡單的方式來講解這個問題了,不過要看懂這篇文章仍然需要你具備一定的數理知識,並仔細閱讀本文。而且這個方法的難點在於如何準確查詢數據,建議還是查詢一些權威網站數據或者諮詢醫生。

用數學知識分析,保險被加費和責任除外,哪個更划算?

理解本文需要具備一定數理知識

不過話說回來,購買保險的決策本來就是偏感性的行為,無法完全用數理計算來進行全部購買決策,只能作為輔助判斷之用,不使決策偏離理性過多。

但是,人的生命價值絕不是冷冰冷的數據可以計算出來的!畢竟即使發生概率只有0.01%,但落在某個家庭身上,概率就是100%。

因此,在選購保險時,有時候感性一些,並不是壞事!

我是保險觀察,一個客觀、專業、有溫度、有態度的保險自媒體。請關注我,讓我把專業帶給你!如果有任何保險問題,歡迎諮詢!

用數學知識分析,保險被加費和責任除外,哪個更划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