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謠》是一首不朽而難忘的抗日戰歌

形象鮮明生動,生活氣息濃重

——歌曲《長城謠》創作背景及美學分析

向陽光

一、創作背景

1937年春,上海藝華影片公司開始拍攝潘孑農編劇的電影劇本《關山萬里》。該影片講述一位東北的京劇藝人,“九· 一八”事變後,攜妻女流亡關內,在顛沛流離中,自編小曲,教育幼女牢記國仇家恨的故事。故事裡,京劇藝人的幼女在流亡途中走失,被一個音樂家收養。後來,在支援東北抗日義勇軍的募捐演唱會上,幼女演唱了一首《長城謠》,這是音樂家根據幼女父親編的小曲譜成的。這首歌使他們父女團圓,卻仍然回不了家鄉。

《長城謠》是一首不朽而難忘的抗日戰歌

潘孑農

潘孑農邀請劉雪庵為影片配樂併為《長城謠》歌詞譜曲(歌曲是“七· 七”事變後在上海創作的)。不料“八· 一三”淞滬戰爭爆發,影片未能拍成。但是,劉雪庵把已經完成的影片主題歌《長城謠》刊載在自辦的刊物《戰歌》上了。後來,潘孑農和劉雪庵各奔他方,失去了聯繫。這年九月,潘孑農在赴武漢的輪渡上,遇見一支青年抗日宣傳隊,他們正在演唱一首旋律極其優美的歌曲。他覺得歌詞是那麼熟悉,仔細一聽,原來就是他自己寫的《長城謠》。他不禁心潮澎湃,激動萬分。影片雖未拍成,劉雪庵卻已將歌詞譜曲並發表後傳唱開了。不久,19歲的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周小燕在武漢合唱團獨唱領唱這首歌曲,於是這首抗戰歌曲風行於全國各地。次年她去法國留學,途經新加坡應百代唱片公司邀請,演唱灌製了《長城謠》唱片,這首歌曲更加廣為傳唱,感動了廣大僑胞,他們踴躍捐款、捐物,有的憤然回國參加抗戰,支援打擊侵略者。

《長城謠》是一首不朽而難忘的抗日戰歌

二、美學分析

《長城謠》這首獨唱曲的旋法和結構與中國傳統民歌有著類似的特色:旋律流暢,容易上口,易學易唱。在4/4拍子的基礎上沒有很大的變化,基本節奏型為× xx x x |x . x x - |,這一節奏型的反覆出現,使結構簡練而規整,而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全曲可分四個樂句,每樂句包括歌詞兩句,其關係可視為“起”(見下例①處)、“承”(見下例②處)、“轉”(見下例③處)、“合”(見下例④處)。其中除第三樂句的曲調變化較大外,其餘①②④三個樂句的曲調基本相同,只是句尾略有些變化:

①5 35 3 5 |1 . 6 5 - |5 61 3 53 |2 . 6 1 - |

②5 35 3 5 |1 . 6 5 - |55 61 3 2 |1 1 - . 0 |

③2 12 1 2 |5 . 3 2 - |31 23 53 56 |1 . 6 1 . 3 |

④5 35 3 5 |1 . 6 5 - |55 61 3.5 32 |1 - . 0 ||

《長城謠》是一首不朽而難忘的抗日戰歌

這首歌的音樂蒼涼悲壯,純樸自然,感情深切而不纏綿。在音樂上極具民族風格,在寫法上和《孟姜女》一類民歌相似,同時兼有抒情和敘事的特點。旋律線條起伏不大,節奏進行平穩、音域不寬,整個曲調建立在五聲音階的基礎上,聽起來親切、優美;唱起來既口語化、又有民族特色。由於這首歌曲具有上述旋律、節奏及結構等方面的特點,使之能在抗戰時期廣為流傳,傾述了人民被迫流浪的苦難,從而激發人民同仇敵愾的愛國熱情。

歌詞

萬里長城萬里長,

長城外面是故鄉。

高粱肥,大豆香,

遍地黃金少災殃。

自從大難平地起,

姦淫擄掠苦難當。

苦難當,奔他方,

骨肉離散父母喪。

《長城謠》是一首不朽而難忘的抗日戰歌

沒齒難忘仇和恨,

日夜只想回故鄉。

大家拼命打回去,

哪怕倭寇逞豪強。

萬里長城萬里長,

長城外面是故鄉。

四萬萬同胞心一樣,

新的長城萬里長。

《長城謠》是一首不朽而難忘的抗日戰歌

三、歌詞含意

歌詞中“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黃金少災殃”——讚美中國物產豐富,人民安居樂業;“自從大難平地起,姦淫擄掠苦難當。苦難當,奔他方,骨肉離散父母喪”:控訴日寇的暴行和大眾的苦難;“大家拼命打回去,哪怕倭寇逞豪強”:表現中國人民威武不屈,團結鬥爭必勝的信心;“四萬萬同胞心一樣,新的長城萬里長”:十四年抗戰,中華民族犧牲了無數的中國軍隊換來強大的中華民族屹立在世界東方。

該歌曲雖然短小,但易上口,易傳唱,旋律優美,是抗日救亡經典歌曲之一,我非常喜愛這首難忘的抗日戰歌。2014年11月北京申冬奧宣傳片——純潔冰雪激情約會 (北京和張家口聯合申辦2022冬奧會宣傳片),以長城謠作為背景音樂。

《長城謠》是一首不朽而難忘的抗日戰歌

四、傳唱波折

1957年該歌曲的作曲者劉雪庵因歌曲《何日君再來》和《壯志凌霄》的所謂歷史問題被打成右派,《長城謠》在大陸被禁止演唱長達20多年。但是臺灣香港的藝術家沒有忘記這首歌,一代又一代傳唱下來。1979年劉雪庵被平反,《長城謠》的歌聲又從海外傳回。1984年春節,香港歌手張明敏在北京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演唱了《長城謠》,大陸年輕人對這首歌曲十分陌生,以致認為是張明敏首唱的港臺歌曲。此時79歲的劉雪庵已經雙目失明,在家中的病床上收聽了張明敏的演唱,老人百感交集,淚如雨下。

《長城謠》是一首不朽而難忘的抗日戰歌

五、重要作用

在抗戰時期,《長城謠》成為了控訴日本侵華罪行和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抗日戰歌,也是一首飽蘸民族抗日感情的不朽戰歌。該歌曲唱遍了大江南北、黃河兩岸,傳遍了千山萬水,激勵著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為爭取民族的獨立與解放而浴血奮戰!

《長城謠》是一首不朽而難忘的抗日戰歌

向陽光簡介

《長城謠》是一首不朽而難忘的抗日戰歌

湖南臨湘人,大學文化,中學音樂高級教師,國際作者作曲者聯合會(CISAC)會員、國際音樂教育學會(ISME)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會員、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分會會員、中國二胡學會會員、中國民族管絃樂學會會員、湖南省音樂評論家協會理事,“世界文化名人成就獎”獲得者、中國音樂學院藝術水平考級優秀指導老師、《音樂教育與創作》專欄作家,曾被聘為湖南省教科院音樂評委、湖南理工學院音樂系客座教授、《樂苑園丁的歌》《花語》雜誌副主編。先後在國內外發表文藝作品、音教論文800餘首(篇) 。《沁園春·國慶感懷》《西江月·祖國六旬贊》《清平樂·黨誕九秩感賦》《鷓古天·頌十八大》《搗練子·盛世召開十八大》等40餘首詩詞、15條語錄榮獲全球華人聯合會(HRA)、世界華人作家協會金獎、特等獎;《美麗臨湘·組詩》(26首)榮獲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最佳獎;《中華輝煌》等2首歌詞獲湖南省文聯一等獎;作品榮入《全球優秀華人詩歌頌典》《古今中外名家語錄精編》等6部詩歌銘言集。《獻給老師的禮物》等8件作品參加了中國國際名人研究院舉辦的藝術界名人作品展示會系列大展並獲銅鼎獎;《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賞析》等2篇美學論文榮膺“世界學術貢獻獎”金獎;《摭論素質教育中的器樂教學》等10餘篇論文被中宣部、教育部、中央教科所、中國教育學會評為一、二、三等獎; 8篇論文蟬聯湖南省教科院一等獎; 4首歌曲獲全國徵歌大賽金、銀獎;《我的中華》《我們擁抱春天》等50餘首歌曲入選《全國教師作曲家歌曲集》《中國當代優秀校園歌曲》等8部歌集。著有《音樂文化與素質教育》《中國音教十家優秀歌曲專集》聲樂套曲《臨湘組歌》(十樂章)等10餘部。此外,他輔導學生參加全國音樂知識大賽50多人次獲一、二等獎,3次被中國音樂家協會音教委授予一等園丁獎;他指導學生參加全國音樂考級、省市“三獨”比賽100餘人取得良好成績,10多次獲中國音樂學院考級委員會、湖南省教育廳、岳陽市教育局“優秀指導教師”榮譽稱號。他40餘年來為湖南、江西、貴州、四川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和中國音樂學院、武漢音院等10餘所院校輸送了大批音樂專業生。多次獲臨湘市人民政府、湖南省人民政府頒發的嘉獎證書。藝術成就及代表作入選《湖南文藝六十年·音樂卷》《中國音樂家名錄》《中國專家大辭典》等20餘部歷史存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