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區兩位花甲老人「走紅」社區 只因她們堅持這些事

芙蓉区两位花甲老人“走红”社区 只因她们坚持这些事

芙蓉区两位花甲老人“走红”社区 只因她们坚持这些事

一雙雙留有餘香的手掌,一位位廣為讚揚的好人,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在長沙市芙蓉區東屯渡街道芙蓉社區,眾多美好故事孕育發生,流傳於街頭巷尾,“鄰里幫幫幫”正是這些溫暖故事的源泉。近日,芙蓉社區與長沙市培源社工服務中心聯合開展“芙蓉故事匯”項目,記錄平凡而可貴的真善美,留住好故事傳播正能量。何愛君和王玉桃正是常被鄰里念在心裡、誇在嘴上的兩位“紅人”。

“力氣是用不完的,堅持助人並不難”

芙蓉区两位花甲老人“走红”社区 只因她们坚持这些事

芙蓉區東屯渡街道芙蓉社區居民何愛君多年致力社區志願服務,調停鄰里矛盾,是有名的“和事佬”。

“大好人,熱心人,知心人。”鄰居楊輕是這樣評價何愛君的。從2006年退休至今,62歲的何愛君一直在管社區鄰里的“閒事”。何娭毑家所住的單元一樓和頂樓的鄰居之間多年不合。頂樓鄰居胡嗲嗲去世後,家裡辦喪事忙得不可開交,一樓鄰居甩下一句話“他們不請,我就不去。”

“和事佬”何娭毑知曉後,勸說胡嗲嗲的家人敞開心扉。“讓兒子去給一樓的長輩磕個頭吧,請他們前來致意。冤家宜解不宜結,上一輩的恩怨就隨逝者而去,不要再留給下一代了。”在何娭毑的多番勸解調和下,一樓的鄰居也被真誠打動,不僅前去弔唁,還幫忙操辦胡嗲嗲的喪事,上下二鄰從此“首尾相和”。

芙蓉区两位花甲老人“走红”社区 只因她们坚持这些事

參加社區各類志願服務,代表社區去看望住院老人,隔三差五給馬王堆海鮮市場的老潔廁工送飯,送迷路的老娭毑回家……作為芙蓉社區“鄰里幫幫團”的主力,何娭毑溫暖的雙手不僅觸及鄰里,還覆及目光所到之處。

芙蓉区两位花甲老人“走红”社区 只因她们坚持这些事

每天何愛君都會來到社區兒童早教室整理玩具,看顧小孩。

2011年,何娭毑在街道宣誓入黨,成為當時年齡最大的新黨員。在她看來,黨員的身份能讓她更好地為鄰里排憂解難。“力氣是用不完的,堅持助人並不難,反而充實和快樂。”

秉承著這樣的信念,何娭毑在多年的社區志願服務工作中樂此不疲。

“如果有來世,我還願意當她的兒媳”

芙蓉区两位花甲老人“走红”社区 只因她们坚持这些事

十三年如一日,照顧臥床婆婆,王玉桃用實際行動證明久病床前亦有孝子,今年3月,她被評為芙蓉區第二屆孝老愛親道德模範。

面色紅潤,笑容可掬,59歲王玉桃一副樂天派的模樣,完全看不出曾承受著生活的重壓。婆婆中風臥病在床的13年間,王娭毑十幾年如一日,伺候婆婆上廁所、洗澡、按摩、吃飯,從未說過一句累。哪怕在經濟條件最困難的時候,王娭毑堅持讓婆婆住院治療。

回想2013年,婆婆臥病在床,公公突發哮喘和心臟病,兩歲的孫子也需要照看,她往返於醫院和家裡,幾乎沒有歇息的時間。“那段艱難的日子我不知道怎麼挺過來的,還好有鄰居、親人幫襯著。”王娭毑坦言。後來她也加入了“鄰里幫幫團”,回報當時施以援手的好鄰居。

“婆婆人很好,如果有來世,我還願意當她的兒媳。”王娭毑用實際行動證明久病床前亦有孝子,今年3月,她被評為芙蓉區第二屆孝老愛親道德模範。“現在孫子上學了,我平時只需要照顧公公,也有空參與社區活動了,生活還是很美好的。”王娭毑一臉滿足地說。

芙蓉区两位花甲老人“走红”社区 只因她们坚持这些事

婆婆去世後,王娭毑又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了照顧公公身上。

作為“鄰里幫幫團”中的普通一員,何娭毑、王娭毑的事蹟只是眾多感人故事的冰山一角。還有更多的何娭毑、王娭毑們在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詮釋著助人為樂、孝老愛親、敬業奉獻、見義勇為的美德。

自2012年芙蓉社區打造了志願服務品牌“鄰里幫幫幫”,“鄰里幫幫圖”“鄰里微幫”“先鋒快車”等服務項目陸續興起,調解矛盾糾紛、維修水電、提供愛心家政服務等,開啟志願服務新模式,越來越多的熱心居民參與其中,也讓越來越多的暖心故事在大街小巷流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