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研究生,但讓我錯過一個億!

考研成績陸續都出來了,我在知乎收到不少問題,比如“考研分數不夠,是選擇985高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還是雙非學校的普通研究生?”,“今年考研失敗了,還要再戰一年嗎?有意義嗎?”


目前就業市場存在學歷鄙視鏈,比如:清華北大畢業生>985/211重點大學>普通本科院校,碩士>本科>大專,高學歷真的可以助你開啟逆襲之路嗎?


考試研究生,但讓我錯過一個億!

01

學歷夠高,認知不夠,錯過1個億


我很少有什麼事情特別後悔,除了這件事情。


2007年研究生畢業,入職500強做HR,職務之便看到公司所有人工資,發現高管工資都是10萬/月起步價,心嚮往之。


從高中到大學,再到研究生,圈子裡都是老師,同學。傳統教育就是好好學習,找個好工作。


2008年,當時的男友,我家張先生剛到上海就趕上金融危機,沒有工作機會,

正好我的高中同學莎莎做外貿有貨源,我們就合夥開了一家淘寶店。


莎莎供貨,張先生負責客服和發貨,我工作之餘負責美工,運營,拍照,上架。


那個年代,做淘寶真的是非常容易成單,賣家不多,也沒有天貓,市場需求也還是培養中,圖片大概處理就有定單。我們沒有做到爆發,但是銷量也在持續提高。


一晃就做到了兩個鑽,但是我們一直還是惦記找個大公司,升職加薪。

考試研究生,但讓我錯過一個億!

2010年初,他也終於入職500強,我倆商量決定不再繼續做淘寶了,我親手結清帳目,停掉了淘寶。


這是我一生唯一後悔的事情,還是後知後覺。


認知限制了我們視野,十幾年的求學經歷,讓我一直對做生意嗤之以鼻,熱衷於給別人打工,等著老闆給高工資。當年都被教育成了企業的螺絲釘,批量生產為企業產生利潤。


個人認知不夠,沒有看到互聯網的大勢。踩上節奏都放棄了。


這就是我的真實經歷。有點學歷,認知不夠,沒個卵用。



02

考名校,考碩士,然後呢?


前陣子,《奇葩說》中清華學霸找工作的視頻走紅網絡。


節目裡,該學霸說自己擁有法律、金融、新聞傳播等專業的名校學歷,目前正在為畢業做什麼而苦惱,希望三位導師支招。


面對這樣的提問,高曉松直言他的表現愧對清華十多年的教育培養,“如果只是教你一個技能,找一份工作,那要名校來幹嗎!”



典型的"學而不思則罔", 一味學習而不思考,就會因為不能深刻理解書本的意義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書本的知識,甚至會陷入迷茫。


上週一個工作五年的名校計算機碩士和我聊跳槽。他本科稀裡糊塗讀了計算機,父母希望他能讀研,他本科成績排名第一,直接免推讀計算機碩士。畢業後,仍然不想做計算機方面工作,但希望有個穩定輕鬆的工作,就校招到專業對口的軟件事業單位,做行政崗位。


每一步都不是經過自己思考後的選擇,目前因為崗位價值低,經常加班做瑣碎工作,和領導關係很差,想跳槽,恍然發現畢業五年沒有任何技能,除了名校碩士一紙證書。


讀研是為了什麼?為了刷個學歷?為了實現父母的願望?還是和清華博士一樣,別人說學法律的應該讀個金融碩士,就讀一個?


一個38歲的醫學博士和我說,他臨床出身,本來是做基礎研究工作,因為怕被同學在學術上落下,就讀了在職博士,累到吐血讀出來,自己手裡又沒有國家課題。緊接著又考了臨床執業師,但是又沒有臨床經驗,領導不給安排臨床崗位。現在是一個有臨床執業師證書而沒有臨床經驗的沒有國家課題的醫學博士。他的問題是,讀博到底為了啥?


基礎研究沒深入做,博士又沒有國家課題,幹臨床又沒經驗,看別人有什麼就考什麼,沒有調查和思考,自己適合做什麼,應該做什麼?


事實上,並不是名校碩士,博士畢業就真的高人一等,生活無憂了。學習不過是手段,學位更加不是目的,未來的職業選擇需要你結合自身優勢,行業趨勢,切入適合自己的立足點。


03

這個時代,自學能力強,本科足以


自從我加入007行動-不寫就出局,我真的見到太多優秀的年輕人,學歷,年齡,地域,職業都不是問題。


上個月我和劉多維碰面,90年的男生,本科畢業,談吐舉止間,老練到我自嘆不如。如果他不說他是90後,我會認為他的思維都是70後的老鳥。


我問他是如何成長的?他說他的專業是英語,但是他在學校就想好了以後要做市場方面的工作,所以在學校讀了雙學位,市場營銷。


大學期間基本上所有時間都在網上自學,比如網易慕課等平臺學習他感興趣的知識,畢業後先在滴滴做了兩年市場推廣。


經歷了滴滴的快速發展之後,有了互聯網行業從業經驗,轉戰上海切入互聯網金融,現在在一家知名的互金公司做項目BD。


他說,"我認為工作就是創業,無論現在還是過去我在滴滴做事情,我都奔著為自己打工的思路去開展工作。"


談起熱門話題區塊鏈,頭頭是道,充滿自信,他說,區塊鏈的核心就是“分佈式“記賬”,去中心化,共識機制,不可篡改,帶來信任和價值的傳遞,降低社會協作成本。


在公司我也和很多名校碩士或者博士,哈佛等名校畢業生聊過,我不覺得那些人就比劉多維高明到哪裡。


甚至有很大的認知差距。


這樣的人,所有的行動都經過了思考,平時大量閱讀學習,和高手聊天提升認知,非常清楚自己的方向和定位,也知道自己要到哪裡去。


和名校畢業躲在事業單位,唯一的目標是不挨領導罵相比,相差了1000個高曉松。


自學能力強,能夠不斷提升自我,本科足以。


所以,無論你考研失敗或成功,放到你的人生長河中,都沒有那麼重要,選擇決定命運,認知決定選擇。重要的是你從現在開始學會提升認知和跨界學習的能力,世界瞬息萬變,要打開視野,探索更多的人生可能性,才能找非凡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