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莫过两件事:能不能想明白事儿 & 眼里有没有活儿

人生莫过两件事:能不能想明白事儿 & 眼里有没有活儿

沈一点青岛 · 城市食客

做一个简单的人,就会变美

本期自述人:师姐 张惠媗

请输入标题 bcdef

我是张惠媗

很多朋友

可能未必认得我

但大家对

雀舞云南菜的小情调

小乔湘湖南菜的好味道

应是很熟悉的

或许

我是人们眼中的女强人、工作狂

生活中处处都是工作的影子

但我并没有

被工作搞得焦头烂额

反而

我很享受这种状态

享受学习的乐趣

享受工作的满足

亦或许

我是朋友眼中的好闺蜜

简单易相处

快乐自带正能量

不过

在有些人眼里

生活是苦逼的

工作也如此

但我觉得吧

人生莫过两件事儿

能不能把事情想明白

眼里到底有没有的活儿

人生莫过两件事:能不能想明白事儿 & 眼里有没有活儿

-

01

-

要说苦逼,与二十多年前大学刚毕业一个人倒腾布头的青葱岁月相比,创立雀舞云南菜的第一年,才是真正的苦逼。就算到今天,回想起来,心里头都挺难受的。

当初做雀舞云南菜的时候,首先就没有选对位置——最初的位置也是超级苦逼啊。那个时候,2012年年底,全青岛压根就没有云南菜,老百姓也不讲究什么逼格、调性、小资,而我们做的云南菜,内部用竹林、流水、沙石等元素进行高逼格的装修,每一道菜不仅尤为精致,而且还配上了腾云驾雾般的仙境效果,甚至连店内使用的餐具都是食客们从未见过的物件……那种感觉,就像在农村卖LV一样,你想得有多难啊!你怎么卖啊?根本卖不动啊!

像这种餐厅的特点是,我们经营了一个小众菜系,前期投入特别大,而且找不到云南菜厨师,不像北方菜系的师傅那么好找。更何况,在那个时候,又有多少人去过云南呢?对于吃惯了辣炒蛤蜊、烤鸡心的本地人来说,他们对什么米线、蕉叶烤鱼、汽锅鸡之类的云南菜根本没有概念。

我们做得真的是特别特别辛苦。生意最不好的时候,一天仅有一桌客人,卖了99块钱。现在想想,真是无奈了,多难受啊!而这样的状况,我们苦苦支撑了一年,生生赔进去400多万。

说真的,我都绝望了,甚至想放弃不干了。那时候,我就在想,做一个员工多幸福啊,每个月都有工资拿,而我连一分钱工资都没有,还往里面搭了那么多钱,甚至到了家里人都不支持我再往下走的境地了。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非云南菜不做呢?可我就觉得它有市场。你看,我是这么分析的:第一呢,我认为自己不适合做那种特别常见的家常菜——这不符合我追求调性的性格,更何况我也不喜欢;第二呢,差异化,当时整个山东都没有做云南菜的,那么(市场存在空间)我就一定能做起来;第三个是这种菜系符合热爱生活、追求品位的人群的喜好。

经过第一年的失败之后,我就在考虑失败的根本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失败。但是,那段日子着实很难熬。真的。别看我把亏钱那一年的事情一舌头说完了,但那可是365天哪,并非这一秒两秒的功夫,那真是太痛苦了,天天砸,把钱就往里面砸,砸得你……我真的是生生咬着牙撑下来了。

到了第二年,我把街边店给撤了,楼上楼下共计650㎡,一平不剩。我改进 Shopping Mall了。进的是崂山区第一家综合性购物中心,大拇指广场。那时候青岛人还不知道什么叫做 Shopping Mall呢,连听都没听过。而雀舞云南菜却是第一家进入大拇指广场的做餐饮的铺子。

对我来说,大拇指广场的确成全了我。它一开业,特别火爆,而且唯独我家门口排大队——没人见过云南菜啊!人们都想过来尝尝,体验一下。而像开业那样的大长队,一排就是一年,从2013年5月底到2014年5月,仅靠这一家店,就把我头一年亏了的钱,全部赚回来了。随后,我们就从2015年的下半年开始突飞猛进,尤其在最近两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这一切,使得我们成为了山东省云南菜No.1。

当我们的大拇指店获得成功的时候,我们对品牌有了新的认识:第一,只能进Shopping Mall,因为大多数去到那里的人都是年轻人,他们追求时尚、享受新鲜;第二,任何一座城市绝对不能卖高价位,即使相比于山东,上海店的价位要高一些,但对于当地来说,高价位的边儿都沾不上,连大众点评上的食客们都纷纷说:他们家真便宜啊。因此,我们落地的时候都会给予用户很强的性价比,我绝对会把人均消费做到60~65元之间。第三呢,你的菜必须要跟别人不一样。只要将这三方面想明白了,那成功率还是比较高的。

-

02

-

品牌的成功离不开我的团队。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的团队还是相对稳定的。

我觉得一个人跟着你干,钱当然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他要在你身上看到希望。今天开会的时候,还说呢,当年生意都做成那样了,我们那老鼠洞大小的办公室,那么憋屈,就仨人,还培训呢。我那时还讲理想、穷白活呢:我们可以把云南菜做起来,我们不要失望哈……

就那破桌子破椅子,坐起来都嘎吱嘎吱响,旁边都是酒水饮料的货架,我们四个人弄个小破桌子,夏天浑身都是汗,拿个纸壳子当扇子,边扇边讲;冬天裹着羽绒服,哆哆嗦嗦的。我也不知道他们信不信,但他们都一路跟下来了,都没有半途而废的。

当时我们一个店一分钱不赚,还在那儿硬撑着,但这些人就没有离职的。等到开始赚钱了,店也多了,人也慢慢多了,有时候一间会议室都装不下那么多人。你看,现在的办公室也看海了,想想当年,真是……真是挺惨的,但我现在觉得,做老大的有一个特点,就是

你可以给别人希望,而且一定按时发工资,不管你多亏,一天别耽误,一分钱也别少,这是很重要的。再就是,人活着,你得给他一个理想,我们将来还是可以达成的,让他觉得有希望:我这个月没达成,但我下个月跟着你还是有希望。跟着跟着,他就会发现,你说的所有的东西,都慢慢地变成了现实,那么这些老员工就更笃定地认为,我们更可以走更远的路。

你看,他们以前都是坐公交车的,现在都有了自己的私家车;以前他们是农村上来打工的,现在自己在青岛买了房,很不错了;以前他们就是打工仔,天天干活,现在的level也提升了,接触到的人的级别也更高了;以前他们有些人都没有文化,不会写字的,现在都起草合同、写文案……短短的几年时间,你公司只要能把这些东西、条件创造了,我觉得以后吸引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就算是再好的企业,你没有这样的核心力,一样也天天走人。即使是刚开始不大好的企业,员工不走还是不走,但你得想办法去建设它。在你建设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很多之前跟着我做的、中途离职去了别的地方漂的人,一个劲儿地回来。其实,我做大了,必然也需要他们,就是打个电话的事儿。

这些人中,有些人(与我之间)都是二十年的情谊。一方面肯定是上下级的关系,另一方面更多的是信任、家人、朋友。我们彼此信任到保险柜钥匙、车钥匙、家里钥匙都可以统统拿去。我从来没想过你拿这东西要去做什么,人家也没想过非要拿你的做什么。彼此间都无所谓。我们公司的钱很多都存在个人卡上,然后她会再倒回给我。根本不多想什么。而像我说的这样的成员,有好多。

因此,你所做的事情,地基是好的,稳固的。我有时候就思考:到底怎样才能把企业做稳定了?先把人搞定,先把自己弄好。首先自己得像个人,人家才愿意跟你在一起。倘若你整天抠抠搜搜的,什么事情都跟员工计较,也不大气,输点儿钱一天卖99也不露个笑脸——卖99那天我也挺高兴的,我想有钱就行。那么他就能看到希望。

-

03

-

很多人都特别喜欢我的性格,觉得我是特别正能量、特别好相处的。的确,但我现在这种性格,是自我强迫的结果。我是强制把自己变成正能量的。

你有所不知,我们是单亲家庭。我父亲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你想让我们有爱,不可能的。我们没有爱。你看,我们家四个孩子其实都很能干,都是逼着自己,让自己别拖累自己的老爹。你要是不好了,我爸怎么办呀!所以我们上学的时候,区三好学生是我哥,市三好学生是我,大学拿奖学金的是我大哥,大家都很厉害,就是不愿意让一个人拖着四个孩子的老爹难受。你说谁愿意让老头难受啊!我们回家都抢着做饭;大哥会拿着小卷尺盯着我们写作业,而我们就在一个斜着灯头的塑料台灯下面做作业。我爸下班之后,基本不用操心。既然不想让他操心,自然而然就养成了逼着自己正能量的习惯。

你越逼着自己正能量,你不就越正能量嘛。那你有没有负能量的时候?有!那你仔细想想,人这辈子本来就没多少时间,又何苦呢,即使会不太舒服那么一段时间,但也就调整过来了。我觉得正能量不是天生的,是你能想明白事儿。

不管你这一天到底高不高兴,反正这天已经过了,那么你就逼着自己去想更美好的事儿。如此,你的朋友也多了,事儿也好办了,员工也愿意跟你干了,钱也越赚越多了。否则,你能怎么办呢?抱怨要是能解决事儿,我也去抱怨。但实际是你解决不了。既然没办法,那你只能逼着自己往前走。

小时候那么穷,一个馒头掰四半,一人一块。倘若问我能不能回去,我肯定回答回不去。那你唯一的方式就是往前走,往前看,否则你还能去死啊!

正是因为拥有从小比较穷苦的生活经历,加之作为学者型人才的父亲在阅读方面影响了我们,使得我们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只要你把这些东西具备了,正能量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

再说了,像我们这种苦孩子出身,自己再不往阳光上去走,那基本就活在社会阴暗面了,就没有什么机会了。

-

04

-

在你说雀舞云南菜而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的时候,是我最忙的阶段。那三四年的时间,我基本上是24小时连轴转的。我每天就算睡觉,脑子里面也在过工作的事情。一睁眼,就忙活各种事情。

尽管我当时租了个小办公室,但我几乎不过去,而是在店面,因为一线是很重要的。当你把其中的东西都吃透了,把事情做稳定了,就开始从幕前向幕后转。我觉得内管做多了会影响发展。因此,我现在考虑更多的不是内部管理,而是如何让公司能顺利地度过这几年。

眼下,我基本上都是出差、看世界、找机会。首先,我现有的这些品牌能否再向外多布局,有没有更多的机会;其次,是否可以弄个新品牌,简单、易操作、易复制,符合未来成长为社会主流人群的95后的需求。因为95后的这帮孩子眼看着就要踏入社会,最多三年时间。但在这段时间内,你用老版的雀舞、小乔湘,能否活下来都是未知数。因此,我们需要找到更符合他们特质的东西,而且在这帮孩子中,留学回来的学生会越来越多,他们对西式东西的吸收率会比我们高,速度会更快。所以,我大部分时间都在走世界,在找这些东西。

我发现中国有个特点,就是发达的东西要进来。因此一定要到发达的国家看最发达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不过,你现在还真不能变。变了的话,你第一个吃螃蟹肯定死得很快。你必须有一个意识,我们潜移默化地慢慢调,以至于未来来的时候,你不会慌慌张张地死掉。

而其他的事情,都是各个部门在做。我工作的那两个小时基本上在沟通,同各个部门沟通,获得我希望他们做的、他们正在做的、已经完成的及需要我去协助的信息。而我现在主要考虑的,就是未来三年,一定会有一个餐饮业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不知道是什么。所以我在找。

我前段时间去了一趟泰国,漫游了25天。我漫游的过程中,看到的所有事物都跟工作有关。哎,这沙发挺好,就赶紧拍个照片,让他们做个沙发;哎,这个菜的餐具很好,就直接发给总厨……这就是我的生活。基本上在玩的过程中,在想看到的这些东西能不能同我产生关联。比如说,我去清迈,发现他们的空调不仅制冷很好,而且特别节能,然后我就开始想:中国有没有啊,能不能代理过来做个空调公司啊……真的是这样啊,连我的翻译都说:你的思维方式同别人不大一样啊。

我老是有一种生活理念:我就是出去玩,哪怕开车自驾游,我看到的东西一定会同我的工作联系到一起。

而且,我属于学习型的,因此到任何一家餐厅吃饭,我都会找自己可以学习到的东西。我是个吃货,是因为我既喜欢吃,又喜欢发现人家东西上的优点。只要我觉得吃好了,哪怕只有一点好,值得我学,我就开始召唤团队一起来吃。即使吃完了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但对于他们来说,起码是视界的开阔嘛。要是到了国外,我就发照片发视频。他们好多部门天天接收我在国外发的视频,无论是菜品的,还是装修的,什么内容都有。我旅游就是这样的。就算是报表,我觉得好,都会分享回公司。我特别享受这种状态。

记得我去清迈,看到了萤火虫,特别美,我脑海里就有了个装修的想法:你说,我要是在餐厅顶上全都按上仿真树,上面挂满了小闪灯,一闪一闪,而客人在下面吃饭,这感觉太牛逼了。人家(纯旅游的)都在清迈看萤火虫,都在惊呼,而我就在想这个……你出去玩,反正都是玩,只不过就是说你眼里有没有活儿呗。

但是,如果哪一天我非常空白地去做一件事情,那么那天至少是精神状态不好。只要精神状态属于正常的范围,我出去干嘛都会和工作联系到一起,以至于我的高管团队全去。时间再长一点,你会发现,自己的思维模式就会成为习惯了,改变不了了。

我现在有一个三年规划:

我想把公司层次再拔高一点。其实,中国的餐饮业,也就是开馆子,不大受人尊重。包括我们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层次都不高。我现在就想怎么样能够提升一下他们的社会层次。要提升社会层次,就要先提升品牌的高度。那么,怎么把品牌的高度拉深呢?

我想,这三年规划中,第一个是只要你把品牌带向国外,层次自然而然会上来。第二个,把品牌单纯带到国外,国人不知道还不行,就需要媒体在其中做衔接,可我又不想花太多钱(在上面),毕竟它属于一种消耗,一旦没把这个广告投好,那肯定亏得很厉害。再就是,层次的提高需要一些有背书的人为我站台。网易丁磊我请不来,但我可以请江南春啊,我可以请我能接触到的MBA的同学。如果要请别人为你站台,你就必须把企业做到一定程度,人家才愿意给你站台。这就是我的三年规划,未来三年一定要往这个方向去走,将餐饮这个行业往高处带。

人生莫过两件事:能不能想明白事儿 & 眼里有没有活儿

-

05

-

我读过一本写张作霖的书,印象特别深,在飞机上四个半小时就读完了,然后就想书中提到的三种管理方式。

张作霖用人呢,第一,放权信任。他用人属于粗犷型,我信任你你就干。我就在想,这种方式我用谁身上好用,我就用谁身上,用谁身上不好用我就绝不用谁身上。因为张作霖也死在这件事儿上。第二呢,张作霖给予最多信任的人,往往是后来造反最猛的人,把他死死地扣在那儿。我就在想,内部当中谁最有造反的可能性,谁是一定要控制住的,然后脑海中就一直在过人。第三呢,张作霖死在火车道上,其实人家告诉过他,你会发生问题,但他死犟不听。任何风险性的东西,不管谁说,你都得琢磨琢磨。

读完这本书,我就把这三项总结写在封皮上,然后就琢磨:谁是最放心的对他最好,谁是不放心的必须想办法控制,谁跟我提风险性的东西我都听。

读完张作霖,我又开始读段祺瑞,刚看了十几页。你看哈,读这个人物传记,他能给你很多启示,跟当下的事儿是一样的。对了,这个《官场笔记》也挺好,等我把段祺瑞读完了,就读它。

很多人会觉得我是个工作狂。但我告诉你,我还真不是。你看,我还特爱穿、爱打扮,全都没耽误。我绝对不会因为工作,让自己活得不好。绝不可能。而且,我还特别好相处。而且,我绝对不会因为工作,耽误了家庭、孩子。我都会把这些弄好。也就是说,只要把团队中的成员把关系搞好了,怎么都行,否则怎么都不行。

我的朋友有时候就说我:你怎么活得那么单纯呐?除了家、孩子、工作,你好像也没有太多事儿哈,要么就学游泳了,要么就打太极拳了。哪怕哪天觉得需要养养身体,我会选择高温瑜伽,或者跟着我二哥的朋友学自由泳,要么就是半马(24公里马拉松),多爽多快乐呀!

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比乱七八糟的别人的生活,要好太多了。

人生莫过两件事:能不能想明白事儿 & 眼里有没有活儿

张惠媗的推荐美食

师弟在这里认个错

跟师姐聊得太投机,一不留神

忘了师姐最爱美食的TOP5

就劝大家去

雀舞云南菜

小乔湘湖南菜

补补遗憾吧

更何况

雀舞云南菜在8月份

在沈一点卡券中心

上马秒抢菜品的重磅活动

就等手快的你

哎呀

这么重要的消息

就这么顺口说出来了

……

师姐,求饶过……

人生莫过两件事:能不能想明白事儿 & 眼里有没有活儿

张惠媗

美女

雀舞云南菜创始人

小乔湘湖南菜创始人

丽丽小姐酸奶铺创始人

人特好

良师益友

年度最佳老板

人生莫过两件事:能不能想明白事儿 & 眼里有没有活儿

沈一点青岛

一个有趣的城市美食测评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