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根基的漢文帝爲何沒變成西漢誅呂功臣們的傀儡?

ctxb567


楚漢相爭中韓信曹參擊敗魏王豹,魏豹姬妾薄姬被劉邦收入後宮,劉邦貴人事忙,納了人家一年多卻忘記臨幸,薄姬年少時,曾與管夫人、趙子兒交好,約定“苟富貴莫相忘”,二人在後宮受寵,便向劉邦笑談往事,劉邦覺得薄姬可憐便臨幸了她,一夜有孕,生下劉邦四子劉恆,劉邦平定陳豨叛亂後,把八歲劉恆封在代地。由於薄姬不受寵愛,代地又臨近匈奴身處險境,呂后當權時也不屑於為難她們母子,得以平安度日。


待到陳平周勃等開國老臣在劉肥三位兒子劉襄劉章劉興居幫助下誅滅諸呂,劉邦七位兒子僅剩四子代王劉恆,幼子淮南王劉長在世,(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劉襄屬於隔代庶長孫,但妻族跋扈,本人手握重兵,為功臣們所忌憚,多方商議角力後,確定立代王劉恆為帝,派出使者前往相迎,這時的劉恆便表現出超凡的政治智慧和才能,逐步瓦解功臣集團,反客為主,收回皇權。

一,把功臣給的變為功臣需要,化被動為主動。

當使者到達代地傳達朝臣意向時,劉恆連稱無德無能不敢接受,在再三催促下,才委託舅父薄昭到長安與周勃等面談細節,談妥後才起行。


車駕到達渭橋,太尉周勃率眾臣迎接,並要求代王私下交談,代王中尉宋昌阻攔說,如果是公事,就在這裡說,如果是私事,身為王侯不接受私下請託,周勃滿肚子話悶住了。於是跪下獻上皇帝璽節,劉恆嫌其輕率少禮,倒象私自讓度天下,不接受並說,到宮邸再從長計議,連給功臣二道下馬威。(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二,刑賞齊施,法律治國。

登上皇位後,劉恆對於擁立的功臣們一一封官晉爵,陳平周勃為左右丞相,對劉姓諸王也恢復了爵位封地,同時,對於跟隨劉邦開國的功臣們也加以賞賜分封收買人心。但對劉章劉興居早前與老臣商妥的封地作了改動。


當年十二月,文帝提出依法治國,以法制權,對民輕徭薄賦,廢除一人有罪,全家連座等惡法。後來有人舉報周勃在家裡常身穿盔甲,有謀反之心,劉恆命人把他抓捕入獄,經過重重曲折,直到薄太后出面,周勃才得以釋放,驚出一身冷汗。(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三,掌握軍權,立儲封后。


即位之初,劉恆即命心腹宋昌為衛將軍,鎮撫南、北二軍;命張武為郎中令,巡察保衛宮中,牢牢掌握軍權,擁有不弱於老臣的軍隊控制力。而當大臣請求立儲時,劉恆假作推辭,最後立了長子劉啟為太子,乘立儲之勢,堵住朝臣送女色進後宮掌權的機會,封劉啟之母竇猗房為皇后。至此,老臣做不成權臣,皇權迴歸皇帝。

讀史鑑今,修心明性,歡迎關注南方鵬共同探討。


南方鵬


劉恆雖然是歷史上有名的賢君,但絕不是沒腦子的爛好人。他沒有一聽說朝臣商議要立自己為皇帝就立刻興高采烈屁顛屁顛去長安當皇上,而是召集群臣對此事進行商議。

代王問左右郎中令張武等。張武等議曰:“漢大臣皆故高帝時大將,習兵,多謀詐,此其屬意非止此也,特畏高帝、呂太后威耳。今已誅諸呂,新啑血京師,此以迎大王為名,實不可信。願大王稱疾毋往,以觀其變。”

張武把陳平、周勃這些重臣們的心思一語道破:他們都是跟著劉邦打天下的人,個個老奸巨猾,他們的目的絕對不會是表面說的這麼冠冕堂皇。如今他們剿滅諸呂,喋血長安,這個時候把你叫過去當皇帝,絕對是不可靠的。因此張武的主張是讓劉恆不要輕舉妄動,先稱病不去,靜觀其變。

中尉宋昌進曰:“群臣之議皆非也,夫秦失其政,諸侯豪傑並起,人人自以為得之者以萬數,然卒踐天子之位者,劉氏也,天下絕望,一矣。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謂盤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強,二矣。漢興,除秦苟政,約法令,施德惠,人人自安,難動搖,三矣。夫以呂太后之嚴,立諸呂為三王,擅權專制,然而太尉以一節入北軍,一呼士皆左袒,為劉氏,叛諸呂,卒以滅之。此乃天授,非人力也。今大臣雖欲為變,百姓弗為使,其黨寧能專一邪?方今內有朱虛、東牟之親外畏吳、楚、淮南、琅邪、齊、代之強。方今高帝子獨淮南王與大王,大王又長,賢聖仁孝,聞於天下,故大臣因天下之心而欲迎立大王,大王勿疑也。”

宋昌的看法則更加精到,看到了問題的關鍵所在。此時的天下是一個什麼形勢呢?首先劉邦通過分封劉姓諸侯王,鞏固住了漢朝在地方的統治,是朝廷的統治穩如磐石。並且漢朝休養生息,百姓和樂,所以劉家的這個皇位,是非常穩固並且得人心的。因此,即使呂后靠著她的權威那麼擴大呂家的勢力,周勃振臂一呼,軍士們還是擁護劉家。而且現在是外有劉姓諸侯,內有劉姓大臣,周勃、陳平他們這些功臣派,就算是想架空皇帝,也做不到。因此他認為劉恆大可不必擔心周勃、陳平他們耍什麼花招,儘管去做這個皇帝便是。

不過劉恆還是不放心,他又去找他的母親薄太后商量,並派他的舅舅薄昭去長安會見朝臣們。薄昭給劉恆帶回了朝臣們的誠意。薄昭告訴劉恆,沒什麼可擔心的。於是,劉恆終於安下心來,前往長安。到了長安邊的渭橋,群臣都來拜見劉恆,而劉恆也下車回禮。這時候發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周勃希望能夠跟劉恆私聊幾句,結果被宋昌義正言辭地拒絕了。

太尉勃進曰:“願請間言。”宋昌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不受私。”

這其實是給了周勃一個下馬威,也是告訴朝臣們,自己不是來當傀儡的。周勃獻上天子的璽符,也被劉恆拒絕了,一切都等到劉恆到了代邸再說。等到了代邸後,朝臣們再度表達了劉恆當皇帝的必要性,一番中國特色的禮讓以後,劉恆正式繼位。

劉恆住進了未央宮,連夜就任命了宋昌為衛將軍,統領兩宮衛隊南北軍。任命張武為郎中令,負責巡視殿中。這樣一來,京城和皇宮的軍隊就掌握在了自己手中,自己的人身安全起碼得到了保障。

論功行賞,有著擁立之功的功臣派受到了劉恆的優厚封賞。他任命周勃為右丞相,賞金五千斤,食邑一萬戶。任命陳平為左丞相,賞金千斤,食邑五千戶。灌嬰加封食邑三千戶,賜給黃金一千斤,同時任命他為太尉。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劉恆對周勃的封賞是最高的,陳平和灌嬰兩個人加起來都比不上週勃。本來最開始任命的是陳平擔當右丞相,但陳平也還是讓給了周勃。實際上我們乍一看周勃與陳平、灌嬰都是開國老臣,但其實他們之間還是有不同,周勃是沛縣人,是劉邦的同鄉,他從一開始就是劉邦的重臣,在開國功臣當中地位崇高,劉邦甚至說過“安劉者勃也”的話,這就是把周勃作為託孤之臣了。不是陳平、灌嬰這些後來加入的人可以比的。周勃最重要,而且劉恆對他應當說也非常敬重。文帝朝的名臣張釋之曾經問劉恆說:你覺得周勃是個什麼樣的人?劉恆回答說:“長者。”(大家不要想歪了哈)但是最尊敬,同時也最忌憚。這些功臣派就像之前張武說的,個個老奸巨猾,並且在京城勢力龐大,牢牢把控著朝政。而劉恆身為一個外來戶,在朝中可以說沒有一點勢力。所以劉恆勢必要加強自己的勢力,同時削弱功臣派。而功臣派裡最大牌的周勃,自然首當其衝。幸好周勃也算是個明白人,當身邊人提醒他功高震主的風險以後,他立刻上書辭去了自己的丞相之職。這樣丞相的職責就全部集於陳平一人之身。但是陳平在一年多以後,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十月的時候就去世了,劉恆又不得不再度提拔周勃為相。陳平可以說是一個幸運的人,他懂得謙讓,而且早早地去世,因此沒有被劉恆惦記上。

但是還活著的周勃就不一樣了。劉恆對他的打壓從沒有停止。在他第二次擔任丞相十幾個月以後,又出事了。為了壓制在京功臣的勢力,劉恆採納了賈誼的建議,提出“列侯之國”,就是讓這些封侯的有功之臣不要在京城待著了,回到自己的封地去。劉恆的理由非常上臺面,他認為這些人待在京城,一方面他們封地向他們進貢的東西要長途運輸,十分不便。而他們在京城,也無法有效教化封地的百姓,因此要求他們都回到自己的封地去。但是封地的生活條件哪裡比得上京城啊,所以這些功臣都不願意去,列侯之國的政策遲遲得不到實施。劉恆利用這件事,要求周勃作為功臣之首做出表率,辭職回封地去。劉恆的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周勃當然也沒法拒絕,只好辭職回到了封地。灌嬰接替了周勃擔任了丞相。但是周勃哪怕回到了自己的封地還是被漢文帝牢牢惦記著。每當河東郡守和郡尉巡視各縣到達絳縣的時候,周勃自己害怕被殺,就總是披掛鎧甲,命令家人手持武器來會見郡守和郡尉。作為周勃來說,他親眼目睹了劉邦是怎麼對待那些功臣的,典型例子如韓信,那就是在自己的封地被捕然後降為淮陰侯的。所以周勃有這種擔心和採取一定的防衛措施很正常,不過話說這貌似並沒有什麼用。結果有人上書告發周勃謀反,周勃被下獄,好一番折騰。

後來周勃出獄以後,想起了自己所受的屈辱,感慨萬千。

這以後,功臣派就基本上不能再像之前那樣掌控朝局了,劉恆在打壓功臣派的同時,提拔了兩批人來充實自己的勢力。一批是以宋昌、張武為代表的代國舊臣,一批是以張釋之、賈誼為代表的新人。朝廷形成了新的政治平衡。


攸揚拾羽


這就是漢文帝的高名之處了,那些功臣本來選出漢文帝劉恆來當傀儡皇帝的。畢竟通過劉恆以前的種種表現,可以看出劉恆明明就是一個弱智,可惜他這個弱智是演的,不但矇蔽了呂后,也矇蔽了所有朝中的大臣。

你看呂后掌權的時候,大肆的誅殺劉邦的皇子,劉恆對這種事情選擇了不發聲,只要你呂后不找我的事情,愛殺誰就殺誰,哪怕是把天捅下一個窟窿來,我也是沒有任何意見的。

到了呂后一死,劉邦的孫子劉襄實在看不下去,無法無天的呂氏掌權了。

於是,劉肥的兒子,劉邦的孫子劉襄第一個跑出來,帶兵去誅殺諸呂的。

這時候在去看看劉恆,他還是無動於衷,不要說讓他去帶兵支持劉襄剿滅諸呂了。作為劉邦的兒子,最有權力當皇帝的他,連大話都不敢說一句。要數劉恆確實很軟呀。

但是,就是因為他的軟弱,給了他當皇帝的機會。

最後諸呂是在功臣派,尤其是在宰相陳平和太尉周勃的聯合下給滅掉了。

這時候最先起義的劉襄,還沒有打到都城,陳平一想,諸呂也剿滅了,劉襄這個人是不能讓他來都城的,若是他來了,肯定是要稱帝的。

就是劉襄這個人,實在是太硬氣了,陳平、周勃等功臣害怕他掌權後,不受控制,大臣會受氣。

所以他們派人,讓劉襄趕緊停止前進,諸呂已經被滅了。

劉襄不得不退兵了,陳平在都城召集大臣商議了一下,大家都覺得代王劉恆這個人不錯,為人老實本分,又是劉邦活著的兒子中年齡最大的。關鍵是若是讓他當皇帝,那肯定是好控制的。

令所有大臣沒有想到的是,漢文帝並不是一個軟柿子,他可是狡猾大大的。

二十三歲的劉恆,終於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劉恆進入末央宮的時候,天已經很晚了。

這一夜他根本就沒打算睡覺,因為他不把這幾件大事安排完,這個覺他就睡不安危。

他首先想到的是對捍衛京城安全的南北軍的領導權,可以說這兩隻軍隊抓在誰手裡,誰才會是京城裡的老大。

這也是呂后稱制之後,為什麼非要讓自己的侄子掌管南北軍的原因。看來有點政治覺悟的人,都會先考慮這個問題。

現在南北軍的掌控權在周勃手裡,周勃雖然是功臣。把諸呂誅滅之後,迎劉恆到了都城當皇帝。

但是,漢文帝劉恆並不相信他。

能讓漢文帝相信的人,當然是他自己在代地帶來的那一幫大臣了。

漢文帝下了一道詔書,把周勃手中南北軍的掌控權給奪了過來,讓他的心腹宋昌來掌管。

緊接著,他又命令張武為郎中令,掌管皇宮內部的安全事宜。

這些事情安排妥當了之後,漢文帝這才敢合上眼睛去睡覺,其實這時候的天,基本上就快亮了。

掌握了軍權的漢文帝,試問還有誰能撼動他的帝位?


史學達人


西漢誅呂功臣們本來扶立一個乖乖聽話的皇帝,而代王劉恆比較寬厚謙恭,並且沒有強大的後臺,劉恆親戚較少而且也老實,於是群臣便立劉恆為皇帝,就是漢文帝。

其實群臣並不想扶立一個傀儡皇帝,而是扶立一個謙恭、寬厚、賢明的皇帝。皇帝謙恭,這樣群臣能在皇帝面前得到禮遇,也可以放心大膽的說話。皇帝寬厚,這樣群臣犯了小錯能得到皇帝原諒。皇帝賢明,這樣群臣蒙受冤屈能得到皇帝平反。



漢文帝生母薄太后,名字不詳,史書稱其為薄姬或薄太后。當初她父親和魏王宗女魏媼私通,生下了薄姬。後來魏豹為魏王,寵幸了薄姬,將她納為後宮。


魏媼請當時久負盛名的女相師許負為女兒薄姬看相,許負說薄姬將來會生下天子。魏王豹原先幫助漢王劉邦攻楚,此時他得知了許負預言,喜不自禁。

漢王劉邦攻擊魏王豹,吞併了魏國,而薄姬則被送到織室(宮中織布製衣的地方)。後來魏豹死了,劉邦到織室看見了有姿色的薄姬,就將她納入宮中。後宮美女如雲,薄姬進宮後就被劉邦遺忘了,一年多也沒得到寵幸。



後來薄姬被劉邦寵幸一次就懷孕生下了兒子,是為代王劉恆。後來,薄姬就很少有機會與劉邦相見了。

劉邦死後,呂后將他非常寵幸的戚夫人等眾妃拘禁起來,多加殺害。而薄姬因為很少見到劉邦,所以被允許出宮前往兒子劉恆的封地代國。

呂后死後,諸呂作亂,失敗被滅族。大臣們商議選立皇帝,有呂氏前車之鑑,眾臣不願重蹈覆轍,擔心外戚勢力強盛危害國家。群臣都認為薄姬勢單力薄,為人良善,而代王劉恆又仁孝謙恭,所以就迎立劉恆為帝。

劉恆總體上算是一個謙恭、寬厚、賢明的皇帝。但他卻不像群臣想的那像好欺負,反而把群臣治的規規矩矩,不敢犯一點錯。即使群臣不犯錯,漢文帝也會來找茬。看周勃之後的遭遇,就知道漢文帝不是好欺負的。


誅呂功臣主要就三個人,丞相陳平,太尉周勃,朱虛侯劉章。陳平是個聰明人,誅呂時的計謀就是他出的。陳平懂得自保,將誅呂的首功給周勃。漢文帝任命周勃為右丞相,賞賜黃金5千斤,增加封地為萬戶侯,又任命陳平為左丞相,位在周勃之下。


有一天,漢文帝詢問右相周勃:“全國一年要審理多少案件?全國一年的錢糧收入和支出是多少?”周勃不知道,沒有回答,嚇得汗流浹背。漢文帝又問左相陳平,陳平回答說:“這些事要問各部門主管,刑事案件問廷尉,財政收支問治粟內史”漢文帝有些不滿的問陳平:“這些事都有主管人員,那要你們丞相干什麼?”陳平回答說:“丞相的職責是輔佐皇帝,監督百官,安撫藩國,教化萬民。”漢文帝聽了,非常高興。周勃自此認為自己的才能不如陳平,不久便辭去了右丞相之職,讓與陳平。


漢文帝不再任用周勃,讓他回到封地養老。河東郡守巡視各縣,到了周勃的封地時,周勃害怕被人誅殺,親自穿上戰甲,又讓家人手持兵器,然後才接見郡守。因此,有人誣告周勃謀反。於是漢文帝將周勃關押在長安監獄,派人審查此案。

周勃在獄中非常恐懼,然而又不知道怎麼辯解。獄吏對周勃稍微凌辱,周勃只好用千金賄賂獄吏。於是,獄吏暗中告訴周勃:“讓公主為你作證”。漢文帝的公主嫁給了周勃的兒子,所以獄吏教周勃向公主求救。周勃又將自己所增加的封賞全都送給薄太后的弟弟薄昭,於是薄昭在太后面前為周勃求情。

薄太后認為周勃沒有謀反之心,她勸文帝說:“當初周勃拿著傳國玉璽,又統領北軍,不在那個時候造反,現在只居在一個小縣城,難道會想造反嗎?”這時,文帝已經看過周勃申訴的獄辭,他對太后道歉說:“獄吏剛剛查清事實,正準備將周勃釋放。”於是漢文帝赦免的周勃,恢復了周勃的爵位封邑。


漢文帝當然知道周勃不會謀反,他這樣做只是想敲山震虎,震懾一下那些不把他放在眼裡的大臣,豎立個人威嚴。



流年簷下雨,浮世階上苔。簷雨墜珠,轉瞬流年千秋。階苔行蟻,方寸浮世萬象。我是作者簷雨階苔,歡迎關注。


簷雨階苔


首先,漢文帝之所以沒有成為功臣集團的傀儡,絕不是因為他個人有多牛逼多有手段,要比這些,功臣集團裡隨便擰出一個人都不會比漢文帝差,更何況功臣集團裡還有周勃、陳平這種從槍林彈雨中走出來的頂級大佬,區區官二代劉恆根本不可能是他們的對手?但為何偏偏劉恆當皇帝沒多久,不僅把功臣集團一個接著一個給收拾完畢,還牢牢掌控住大權,絕對是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事實上,不論任何朝代,圍繞在皇帝身邊都會存在三股勢力,一個是以太子為首的皇族勢力,成員主要以皇帝的兒子以及哥哥弟弟等直系親屬;第二股勢力就是宮廷勢力,主要是以外戚和宦官為主;第三股則是整個官僚集團。這三股勢力的鬥爭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如果皇族勢力足夠強,自然皇權可以得到很好的穩固,但問題是,加強皇族勢力就意味著皇帝的兄弟兒子都有很強的武裝力量,一個把握不好,就是兄弟相殘、諸王混戰,搞不好就連自己也要去當太上皇;如果宮廷勢力足夠強,就會造成外戚宦官輪流專權;如果官僚勢力足夠強大,那就是黃袍加身改朝換代。

在巨大的權利面前,基本沒有什麼忠心可言,作為皇帝,這三股勢力既要用,但又不能完全信任!誰也不要在這裡說自己忠心耿耿,沒有足夠的實力做支撐,分分鐘有人讓你提前退休。如果周勃、陳平真的忠心耿耿,為什麼不立當時實力最強的齊王為皇帝?說穿了還是怕不好控制!

當年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撤分封而實行郡縣制,又將皇族皇子們圈在咸陽,只給其榮華富貴,沒有軍隊和地盤,同時秦始皇又未確定太子,幾個皇子都未能形成自己的班底,可以說,秦朝的皇族的勢力被削弱到極致。所以當秦始皇突然病逝後,以趙高為首的宮廷勢力和以李斯為首的官僚勢力一聯手,瞬間將秦朝的皇族勢力一鍋端了,秦始皇的二十幾個子女都被向豬一樣被人殺死,只剩下一個胡亥,基本就是個傀儡!

正因為如此,劉邦統一天下後,那是把全國三分之二的地盤都分封給兒子們,允許起建立自己的武裝部隊,當時劉氏皇族的勢力那是相當的強,基本沒有人敢挑戰劉氏的天下,所以當年呂后把持朝政看似牛逼,但她也得乖乖的立姓劉的為皇帝,絕不敢自己當皇帝。道理很簡單,那些劉氏諸侯之所以能有今天的這一切,僅僅只是因為他們姓劉,假如當今的皇上不再姓劉,那他們擁有的這一切都將徹底失去,所以膽敢有人打改朝換代的注意,分分鐘各路諸侯率領大軍進京勤王!

呂后是個聰明人,所以他不會挑戰劉氏的權威,也懂得尊重官僚集團們的權利,所以她能夠出來主持朝政,但這也僅僅是她的最大權限,如果她敢立呂氏為皇帝,或者指派呂氏家族的某個人去當丞相,分分鐘就會被會推翻!等到呂后死後,呂氏家族的那些人開始搞不清朝廷的真正局勢,竟然想當皇帝當將軍,這完全是在挑釁官僚集團的勢力,所以當時官僚集團就把宮廷勢力給火併了。

功臣集團滅掉宮廷勢力後,發現憑他們官僚勢力根本沒辦法掌控局面,各路諸侯王爺都在一旁虎視眈眈,於是只能找了個最弱的代王劉恆來皇帝,但劉恆再若,他也有自己獨立的軍隊,功臣集團再強,卻沒有自己獨立的軍隊,更何況外面還有各大諸侯上百萬的軍隊時刻盯著,他們哪敢和漢文帝叫板!

文帝當皇帝后,他的母親、妻子和舅舅就成了新的宮廷勢力的代表人物,而他們明顯會站在文帝這一邊,面對皇族勢力加宮廷勢力的聯手,官僚勢力自然招架不住,所以很快官僚勢力的代表人物周勃就被清理出局,等到漢文帝坐穩皇位後,他的舅舅,也就是宮廷勢力的代表人物也被清理出局,漢文帝開始獨攬大權。

所以說,漢文帝之所以沒有成為傀儡,絕不是他自己有多牛逼,而是當時皇族勢力實在太過強大,剛好又加上宮廷勢力和官僚勢力火併,原先的宮廷勢力全軍覆沒,朝廷制衡的局面被打破,這才讓漢文帝有了機會!否則,如果沒有強大的皇族勢力,天下搞不好早就不姓劉了;同時如果沒有宮廷勢力和官僚勢力的火併,即便漢文帝能當上皇帝,估計也就是另一個漢惠帝而已!


小玲子說點史


漢文帝繼位的時候,只有23歲,用我們現在的年齡換算,是一個90後,剛剛從大學畢業工作。但是他卻要治理一個國家,要和朝中大臣掰腕子。

漢文帝繼位之後首先要面對的是朝中的那些大臣,那些誅呂功臣,那些扶持他登上帝位的大臣。因為朝中是被這些大臣把持住的,漢文帝通過幾次手段,幾個步驟,逐漸穩固了自己的權勢和地位。



第一,他倚重功臣,因為這些功臣把他推舉到皇帝位置上去的,所以他總體上倚重這些功臣;第二,他倚重他從代國帶過來的那些老臣,他做代王,手底下有一幫老臣,這些臣子對他衷心耿耿,所以他要倚重;第三,他培植一批新官僚,他自己選拔一批幹部,就是培養自己的隊伍。


這樣一來,朝中就有三方勢力,而且其中兩方都對他忠心耿耿。這樣,漢文帝在不殺一個功臣的情況下,牢牢把握住權利。而且重用那些誅呂功臣,讓他們沒話說。所以說漢文帝的政治手腕相當的厲害。

就這樣,漢文帝用自己的仁義和手段,慢慢的從一個偏遠地方來的傀儡皇帝變成了真正手握大權的仁君。減賦稅,輕徭役,松法律,讓百姓有了安養生息的生活,開創了文景之治。從自身做起,開皇帝儉樸之風氣。使得整個大漢帝國,從藩王,大臣到普通老百姓,沒有一個說他壞話。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仁君、明君!


歷史鹹談


這個問題很有見地,直接說明了漢文帝在和西漢功臣集團鬥智的活動。

在說明問題之前,首先要了解一點:

周勃兒子娶的是漢文帝女兒,周勃和漢文帝是兒女親家。雖然不能明確這麼門親事是在漢文帝即位前還是之後。

漢文帝之所以能夠擊敗西漢功臣集團主要有幾點:

1、漢文帝對突然而來的皇位保持謹慎,並表示一度懷疑是西漢功臣集團要設計殺他的陰謀;

2、漢文帝進入長安之後一度表示不能即位。這一般認為是謙虛的表現。但結合漢少帝等漢惠帝后代被劉居興於當晚所殺,因此漢文帝很有可能是漢少帝等被殺後才同意即位。這杜絕了日後他人要求漢少帝為帝的可能。

3、漢文帝即位當晚,立即以明升暗降方式剝奪周勃的軍權,將宮衛部隊和南北軍等長安軍事力量全部交給自己的心腹,杜絕了西漢功臣集團再次起兵的可能性。

4、對於首先發難、最先提出爭奪帝位的齊襄王,漢文帝採取分封齊襄王兄弟和兒子的辦法,徹底根除強大但具有威脅的齊國。

5、對於西漢功臣集團首領周勃,由於軍功顯著,備受漢文帝打擊:提升周勃為丞相,剝奪周勃軍權;又挑周勃不懂治理的錯,罷免周勃丞相職位;一心把周勃趕出長安,讓周勃到封地,讓西漢功臣集團群龍無首,無法團結;以周勃謀反治罪,警告西漢功臣集團。


在漢文帝反擊西漢功臣集團中,有兩處特別重要:

一,在漢少帝等不死情況下拒絕即位;

二,一即位就剝奪西漢功臣集團的兵權,將兵權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這明顯是吸取呂祿呂產的經驗,遵守呂后死去前對呂氏的警告。

對內極力打擊西漢功臣首領周勃,殺雞儆猴;對外以分封削弱競爭對手齊襄王。諸呂之亂時外部諸侯發難於外、內部大臣叛亂於內的模式被漢文帝徹底整治。


歷史哨聲


漢文帝能控制局勢,與當時的背景形勢和個人的能力、做事風格分不開。

首先,漢文帝有一個好幕僚宋昌。功臣集團誅殺諸呂后,想迎立代王劉恆,劉恆的群臣大都認為這不可靠,而宋昌卻正確的分析了形勢,認為當時內有宗室,外有藩王,天下安穩不喜亂,力主前去長安,最後劉恆安排自己的舅舅去探探風向,果然如宋昌所說。到了長安後,在周勃想和劉恆先說悄悄話的時候,宋昌大義凜然地給予拒絕,維護了劉恆的威嚴,一定程度上震懾了群臣。

其次,劉恆的措施比較得當。和劉恆同樣情況的海昏侯卻被權臣給幹掉了。海昏侯的一個下屬曾經勸說讓海昏侯一切聽大將軍霍光的,自己垂拱而治就行,海昏侯沒有聽,帶了自己200多個臣子到了朝廷,這200個要是都安排官職的話,朝廷舊臣估計沒地方擺了。而劉恆則不同,史記說“乃令宋昌驂乘,張武等六人乘六乘傳,詣長安,至高陵止,而使宋昌先之長安觀變”,也就是隻帶了6個人,朝廷大臣肯定不會擔心被代替。繼位後措施:

皇帝即日夕入未央宮。夜拜宋昌為衛將軍,領南、北軍,張武為郎中令,行殿中。還坐前殿,下詔曰:“制詔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間者諸呂用事擅權,謀為大逆,欲危劉氏宗廟,賴將、相、列侯、宗室、大臣誅之,皆伏其辜。朕初即位,其赦天下,賜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酺五日。

立即安排親信控制南北軍和宮廷,保障了自己的安全。而對功臣則是褒獎,不動他們的奶酪,讓他們心安。宋昌和張武兩人在漢書和史記中都沒有傳記,看文帝一朝的大臣留傳史書的基本都是朝廷原有大臣,沒有代國舊人,也就是除了控制要害部門,文帝對於其他一切如舊,保障朝廷大臣的利益,但是也沒有因為他們迎立自己而大肆不當封賞而製造權臣。朝廷官僚一切按照原有制度運行,沒有出現像霍光那樣一人獨大的局面。

第三,文帝清靜無為的政治。漢初時期,受到戰爭損害較為嚴重,功臣集團從那個亂世過來,只要自己能享福,誰也不願意折騰。文帝清淨無為的治理,實際上是有利於功臣集團的,一方面政治寬鬆,氣氛好,另一方面經濟自由鼓勵發展,不加干涉,功臣都有自己的封地,可以在地方大肆發財,這個可以從地方遊俠情況推測而知。


江湖濁酒說史


缺乏根基的漢文帝,為什麼沒有成為西漢誅呂功臣們的傀儡,這個疑問恐怕很多人都有,漢文帝推行黃老之術休養生息,很多人就認為其人軟弱無能沒有什麼做為,這種觀點是大錯特錯的,很多人表面上看不顯山不漏水,但是卻不怒自威,因為這種人的厲害寫在心裡,而不是臉上。

首先做為諸侯王,漢文帝劉恆在自己的封地就有一套自己的班子,自己也有豐富的治理諸侯國的經驗,且從年齡上來講,劉恆已經二十三歲了,不是容易被人愚弄的年齡。劉恆到京城繼位後,採取了以下幾個措施鞏固了自己的帝位。

控制兵權,消除隱患

劉恆進京後就任命自己的心腹宋昌為衛將軍,控制南北二軍,任命張武為郎中令負責保衛皇宮,確保自己的安全,同時誅殺後少帝及其三個弟弟消除隱患,穩固自己的統治根基。

分封功臣,釜底抽薪

封周勃為右丞相,陳平為左丞相,灌嬰為太尉,組成新的中央。同時加封了很多自己在諸侯國時的老部下,把他們安排到各個重要的部門和位置。儘管陳平、周勃等人位高權重,但是他們手下的人基本上全是漢文帝劉恆的親信,所謂釜底抽薪,想作亂也折騰不起來。



殺一儆百,立威正名

對於周勃的處理,顯示了漢文帝劉恆狠辣的一面,從最開始的尊敬到後來的嚴厲不怒自威,讓周勃擺正自己的位置,主動交出兵權放棄丞相之位,最後還是被網羅罪名下了大獄,差點丟了性命。


多謀無兵,多勇無謀

漢文帝繼位後,有重臣賢臣沒有權臣,因為陳平多謀而無兵,周勃多勇而無謀,這兩個最具備成為權臣機會的人都有其自身明顯的軟肋,因此對於漢文帝劉恆並不構成威脅。

通過恩威並用,漢文帝劉恆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劉恆深通帝王之術,這樣的天子猜不透摸不著,自然難以控制和利用,做傀儡就更不可能了。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周勃、陳平、夏侯嬰挑頭迎立劉恆,但是此時劉姓諸侯,尤其劉肥系、劉仲系、劉交系的勢力還在。之所以迎立劉恆,一來是劉邦嫡脈無後(兒子被說成非親生給滅了,真假這裡不去討論),只能從庶支選擇。二來是朝中勳臣勢力和諸侯勢力平衡妥協的結果,有點像清世祖,說白了就是撿漏。



劉肥系實力雄厚,但是一來之前與呂氏說不清道不明,二來朝中勳臣怕劉肥系勢力太大不好控制,反而偷雞不成蝕把米。三來劉襄的母家外戚相對強勢些,且其舅舅據說比較暴戾,不好對付。而劉長作為劉邦為數不多活著的庶子,本來也有機會,但他是呂后養大的,關係密切,自然也就被排除了。



而選擇了劉恆,諸侯勢力不好說什麼,勳臣集團也能接受。同時,劉恆本身勢力就較弱,而且背後的外戚也沒有深厚背景,諸侯和勳臣集團兩方面勢力都比較放心。



劉恆登基之後,諸侯勢力如果做大,他可以利用朝中勳臣勢力和自身新培植的外戚勢力,如薄昭等以及自己自身培養的新勢力與之抗衡。反之,朝中那些擁立的勳臣想要操縱劉恆,首先劉姓的諸侯王們就第一個通不過,要知道,那會兒諸侯王的實力可不是漢武帝時期。



所以,雖然朝局複雜,卻處於一個平衡之中,而這個維持平衡的砝碼、潤滑劑就是劉恆。劉恆是有不可或缺的用途的,自然也就成不了可有可無的傀儡。時間久了,劉恆自身實力不斷增強,慢慢平衡打破,後來劉恆先收拾了勳臣勢力和自己培植的不算太強大的外戚勢力,最後終祖孫三代,完成了對諸侯勢力的削弱。當然,這些是後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