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常见问与答 来自美国精神卫生研究院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常见问与答 来自美国精神卫生研究院

概述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慢性、重度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个体的思维、感知和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时自知力缺乏或丧失,伴有非现实感。虽然相较于其他心理疾病,精神分裂症在人群中的患病率较低,但其症状的“致残性”非常高(严重干扰个体日常生活,可能导致个体无法像常人一样生活、工作)。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常见问与答 来自美国精神卫生研究院

预警信号与症状

精神分裂症通常起病于16~30岁,但也有儿童时期发病的个别案例。精神分裂症的症状通常分为三种类别: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以及认知症状。

阳性症状

“阳性”症状指的是通常不会出现于正常人群中的精神病性行为。患有阳性症状的个体有时会与现实“失去联系”,认为这个世界看起来不同,甚至不真实;包括以下症状:

◆ 幻觉Hallucinations

◆ 妄想Delusions

◆ 思维障碍Thought disorders(思维异常或思维障碍)

◆ 躯体动作障碍Movement disorders (身体动作不受控制,木僵,蜡样屈曲)

阴性症状

“阴性”症状指情绪或行为紊乱;包括以下症状:

◆“情感淡漠”(缺乏面部表情和声音语调等外显的情绪表达)

◆ 日常生活中的愉悦感降低(快感缺失)

◆ 意志减退,难以进行或坚持一项活动,包括工作学习、爱好等

◆ 言语贫乏

认知症状

对于有些患者来说,精神分裂症的认知症状程度较轻;但对于另外一些患者,认知症状可能非常严重,导致记忆和某些思维功能的改变。包括以下症状:

◆ 执行功能低下(理解信息以及决策能力)

◆ 难以集中注意力

◆“工作记忆”出现障碍(习得某种知识或技能的功能退化)

危险因素

以下几个因素可能导致个体发展出精神分裂症。

基因与环境

科学家早已证明精神分裂症可能会在家族中遗传(遗传率48%)。然而,仍有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族中并没有其他患病成员;相反,也有许多个体的家庭成员患有此病,但其自身并未发展出精神分裂症(见下图同卵双胞胎患病率为48%,父母双亲均是精神分裂症,孩子患病率可能是46%)。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常见问与答 来自美国精神卫生研究院

现有研究认为不同的基因会增加个体患上精神分裂症的风险,但仅是一个单独的基因并不会直接导致该病的发生。目前还不能利用基因信息来预测谁会发展出精神分裂症。

科学家认为基因与个体生活环境相互作用是发展出精神分裂症的必要条件环境风险因素包括以下:

◆ 母亲在孕期感染病毒的孩子成年后患此病概率更高;

◆ 出生前营养不良;

◆(患病个体作为婴儿时)发生分娩并发症后,患病风险提高。

心理社会因素

大脑化学物质和结构出现异常:科学家认为大脑中复杂、相互影响的生化反应失衡--包括神经递质(大脑细胞进行沟通交流的物质)多巴胺和谷氨酸,以及其他化学物质--都可能导致个体发展出精神分裂症。

某些专家认为个体出生前大脑发展的异常也可能导致脑部链接错误。青春期时重大创伤致使脑部结构的变化,这些改变可能会使(因基因或大脑异常导致)某些易感性较高的个体出现精神病性症状。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常见问与答 来自美国精神卫生研究院

因为精神分裂症的致病因素仍然未知,所以对该病的治疗旨在消除疾病症状;包括以下治疗方法:

抗精神病药物

抗精神病药物经常是药片或口服液的形式,需要每日服用。某些抗精神病药物是采取注射方式,每月一到两次。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第一代药物主要有:氯丙嗪、氟奋乃静葵酸酯、氟哌啶醇、替沃噻吨、三氟拉嗪;第二代药物主要包括:氯氮平、阿立哌唑、奥氮平、利培酮、齐拉西酮和喹硫平。某些个体在刚开始服药阶段可能会出现副反应,但大部分的副反应在服药几天之后会自动消失。医生和患者需要共同合作找出治疗效果最好的药物或联合药物(几种药同时服用,因为可能存在副作用)以及最适合的服用剂量。更多详细信息登录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网站(FDA,http://www.fda.gov/),了解最新的注意事项、用药指南以及最新授权药物。(更多详情参考:心理疾病药物治疗 ▎ 注意缺陷与多动,双相和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

当患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药物,心理社会治疗会起到辅助作用。学习和使用应对技巧去解决日常生活挑战,帮助个体完成生活目标,如正常工作学习。定期进行社会心理治疗的个体症状复发或住院的可能性较小。更多相关信息,参见NIMH网站的心理治疗(Psychotherapies)部分。

协调专业护理Coordinated specialty care (CSC)

这种治疗模型涉及到药物治疗、心理社会疗法、个案管理、家庭治疗以及支持性教育和就业服务,旨在减少疾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NIMH的“精神分裂症初始发作后恢复研究项目”(RAISE)试图在发病早期通过协调专业护理改变精神分裂症的发展轨迹以及预后恢复。RAISE旨在降低精神分裂症个体“长期致残”的可能性,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能够独立更好地生活。

荟萃分析显示,心理治疗可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 (即幻觉和/或妄想)(Gould等,2001; Rector and Beck 2001)。另外也有证据 ( Zimmermann等, 2005)显示,相比于精神病性疾病慢性发作来说,药物结合CBT治疗精神病性疾病剧烈发作的作用效果更好。与其他干预手段来说--如早期干预服务或家庭干预(Bird 等,2010; A´ lvarez-Jime´nez 等,2011),CBT治疗对于预防症状复发和入院治疗无显著作用;但CBT对于次要治疗目标治疗效果较好。例如,最近一项有Wykes等人(2008) 主持进行的荟萃分析研究,系统回顾了针对精神分裂症的CBT随机控制实验,得出的研究结果与先前研究一致(如 Gould等,2001; Rector and Beck 2001);

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阳性症状还是阴性症状,CBT治疗组的效应值都高于控制组(小到中等程度)。此外这项荟萃分析显示,在一些次要结果上--即不是治疗的主要目标,如整体功能、心境和社交焦虑--CBT治疗组出现中等程度的效应值改善

另有一项荟萃分析研究(Mario Pfammatter, Ulrich Martin Junghan ,Hans Dieter Brenner,2006)将几种干预手段进行了比较,分别是社交技巧训练、认知矫正疗法、以心理教育为导向的家庭和亲密人物的团体治疗以及认知行为结合药物治疗(证明对于阳性症状治疗效果显著)。研究结果显示,社交技巧训练保证个体持续有效地习得社交技巧;认知认知矫正疗法使认知功能得到短暂性改善;家庭干预减少了复发率和住院率;认知行为治疗可显著改善阳性症状;以上方法都能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功能改善。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常见问与答 来自美国精神卫生研究院

如何帮助精神分裂症个体?

下面一些建议可以帮助到你的患病家人或好友:

◆ 理解他们的某些信念或幻觉对他们自己来说是真的;

◆ 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看待事情的方式以及权利;

◆ 保持对他们的尊重、支持和友善,但千万不要容忍他们的危险性或不合适的行为;

◆ 查看询问居住地附近有无互助性团体和专业的心理治疗。

参考文献:

https://www.nimh.nih.gov/health/topics/schizophrenia/index.shtml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常见问与答 来自美国精神卫生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