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的稱呼是如何來的?原來古代的「山東」並非如今的「山東」

山東省的稱呼是如何來的?原來古代的“山東”並非如今的“山東”

今日的山東,並非自古所指的“山東”。春秋戰國時代,天下大勢總體來說是以中原地帶的諸侯國征伐為主線。當然,他們最後演變成了六大諸侯國,齊、楚、燕、韓、趙、魏。此六國大體分佈在崤山以東,而戰國七雄之一的秦國卻單獨的存在於崤山以西,獨佔關中800裡秦川之地。所以,此時的山東在後來統一六國的秦朝眼中指的就是崤山或者華山以東的國家。

山東省的稱呼是如何來的?原來古代的“山東”並非如今的“山東”

當然歷史是不斷前進的,而山東所指的地域範圍也在不斷地變化。但是總體來說它的變化趨勢是在不斷地縮小和東移。盛唐時期,山東指的是太行山以東。到了唐末至五代,史冊中或有將山東一詞單獨給了齊魯之地,也就是如今的山東省。宋朝時,皇帝採取“以天下土地形勢,俾之分路而治”的做法,遂將天下分為15路,“路”即是現在的省。

山東省的稱呼是如何來的?原來古代的“山東”並非如今的“山東”

今日的山東地區被分為了京東路和河北路。京師汴梁以東為京東路,治所設在青州,管轄兗、徐、曹、青、鄆、密、齊、濟、沂、登、萊、單、濮、濰、淄15個州,下轄共81個縣,範圍包括今山東全部和河南、安徽、江蘇的一部分。

山東省的稱呼是如何來的?原來古代的“山東”並非如今的“山東”

到了北宋末年,女真人南下佔領黃河南北地帶建立金朝後,他們的行政區仍然沿用了宋朝“路”的舊制,但是卻將京東路改為了山東,並將其分為山東東路和山東西路。山東東路治府在益都(中國舊縣名,今山東省青州市舊稱。位於中國山東省中部,山東半島西部偏北,屬地級濰坊市代管),山東西路在如今的東平縣。從此,山東開始被確立為一個獨立的行政單位。

山東省的稱呼是如何來的?原來古代的“山東”並非如今的“山東”

明朝建立後,廢除舊制,在全國設立十三個布政使司,山東即是其中之一。到了清朝,又被稱為山東省,並以濟南為省會。民國稱山東省,仍以濟南為省會,一直沿用至今。當然,古人的造詞能力是十分豐富的。假如你看到山東和山左,那麼你就可以將它們理解為一個詞意。因為古人以左為東,所以古時的山東又被雅稱為“山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