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年前,他若沒和「妹妹」結婚,歷史可能被改寫

我們知道,古埃及王室一直流行兄弟與姐妹結婚的傳統,以此來保證王室血脈的純正。在《權力的遊戲》當中,曾經的七國統治者坦格利安家族也一直流行兄妹結婚的風俗。不過,世人皆知,這種既有悖人倫,又違背遺傳學的做法,早已被歷史所摒棄。特別是在我國曆史上,在很早之前,便明確指出了這種事情的不可取。

190年前,他若沒和“妹妹”結婚,歷史可能被改寫

然而,在清朝中後期,也就是距今約190年前的時候,當時的一名很有學問的為官之人,卻公開迎娶了自己的“妹妹”,並與其生了好幾個孩子。其中還有一位成為了晚清時期的四大名臣之首:李鴻章。

李鴻章的父親名叫李文安,其本出生於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普通家庭之中,祖上也沒什麼仕官之人。然而,到了他這一代,由於他自身十分好學,才最終考取了進士,成功由普通人家變為了官宦人家。不過,李文安成功的歷程並不容易。因為他家庭條件不好,開蒙較晚,再加上他體弱多病,所以,直到40歲才中了進士。

190年前,他若沒和“妹妹”結婚,歷史可能被改寫

李家的家庭條件雖然不算太好,但家裡人都比較善良忠厚。也正是這個原因,才成就了他那段不被世俗禮教認可的因緣,結識了自己一生的結髮妻子。之所以不被世俗倫理認可,主要是因為其結髮之妻還是他父親收養的養女,也就是他名義上的“妹妹”。

話說當年,李文安之父,也就是李鴻章祖父李殿華在回鄉探親的途中,撿回了一個身患天花重疾,而被人遺棄的女孩。這個女孩進了李家之後,便認李殿華為父,改了李姓,成了李文安的妹妹。由於李文安當時體弱多病,故而也免不了受這個妹妹多番照顧。久而久之,二人便產生了超越一般兄妹的感情。

190年前,他若沒和“妹妹”結婚,歷史可能被改寫

李殿華知道兒子心中對此女有意,便也沒在意當時的傳統世俗禮教,直接促成了二人的因緣。將自己的養女變為了自己的兒媳。這個兒媳雖然小時候因為生過天花而一臉麻子,卻十分有福。不僅相繼給李文安生下了六男二女,而且還把李文安家中的一切事務都打理的井井有條,成了李家不可或缺的賢惠之妻。

190年前,他若沒和“妹妹”結婚,歷史可能被改寫

在李氏的教導下,其長子李瀚章、次子李鴻章後來都做到了總督之職,其他子女也都發展的十分好。特別是次子李鴻章,更是在晚清時期,成功受到了慈禧太后的重任,成為了當時漢人當中官位最高、勢力最強、影響巨大的人物。無論是在平定太平天國運動當中,還是在洋務運動以及與列強的外交當中,李鴻章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190年前,他若沒和“妹妹”結婚,歷史可能被改寫

雖然在後人的一些評論當中,李鴻章經常被斥為喪權辱國的“賣國賊”,但客觀來說,若沒有李鴻章的努力維持,清政府可能早就滅亡了。而當時羸弱的國家也必然會遭受西方列強更加強烈的欺凌。也正因此,李鴻章才被世界稱為了十九世紀的三大偉人之一,被列為了晚清時期的四大名臣之首。就連不可一世、獨斷專行的慈禧太后在李鴻章死後,都潸然淚下,感嘆再無人能替她分憂了。

190年前,他若沒和“妹妹”結婚,歷史可能被改寫

儘管世人對李鴻章功過是非存在很多爭議,但若無李鴻章,中國近代的歷史必然會改寫。而這一切的根源,卻只是因為其祖父李殿華當年的一個善舉,其父親李文安那段敢於挑戰世俗倫理的“兄妹因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