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鴨育雛期的飼養管理技術

肉鴨在育雛期體溫低,絨毛保溫性能差,調節體溫的能力較弱,而且肉雛鴨調節採食能力差,因此肉鴨在育雛期比較嬌嫩,對飼養管理的要求比較高,對飼養環境很敏感,為了減少經濟損失,養殖戶在肉鴨育雛期需要有一個科學的飼養管理。

肉鴨育雛期的飼養管理技術

1、選擇優質的雛鴨

肉鴨一般用於商用,其雛鴨必須來源於健康的母鴨群,種母鴨在產蛋前已經接種過疫苗,以保證雛鴨在育雛期不發病。而且選購時選擇的雛鴨應保證大小基本一致,一般選擇毛色為蠟黃色、活潑的鴨子為宜。

2、分群控制鴨群密度

鴨有合群性,喜歡群居且不論日齡大小。但是,雛鴨群過大不利於管理,環境條件不易控制,易出現驚群或擠壓死亡,所以為確保肉鴨生長髮育的均勻,儘量控制飼養密度,不能過大。

3、提供充足飲水

水對雛鴨的生長髮育非常重要,注意雛鴨在開食前一定要飲水(飲水又叫開水或潮水)。養殖戶需要在雛鴨的飲水中加入適量的維生素C、葡萄糖、抗生素,這樣效果會更好,既為雛鴨提供了營養又提高了雛鴨的抗病力。為雛鴨提供充足的飲水器數量,不能斷水,同時也要防止水外溢。

肉鴨育雛期的飼養管理技術

4、合理的飼餵方法

雛鴨在出殼12-24小時或雛鴨中有1/3的雛鴨開始尋食時進行第一次投料,一般選用全價的小顆粒飼料飼養肉用雛鴨的效果會比較好。第一週齡的雛鴨應讓其自由採食,保持飼料盤中常有飼料,由於肉雛鴨調節採食的能力差,而且貪食,出殼頭幾天如喂得過飽易發生脹嗦,引起消化不良、拉稀等,因此一次投餵不可太多,應該注意少喂勤添。

5、注意預防鴨疾病

肉鴨網上密集化飼養,群體大且集中,易發生疫病。因此,除加強日常的飼養管理外,要特別做好防疫工作。

夏季高溫高溼,不管是對養豬,還是養鴨都是比較困難的,有些地區在夏季早晚溫差較大,這給肉雛鴨的養殖帶來一定難度。不過這對於一些使用幹撒式發酵床養肉雛鴨的養殖戶沒有什麼影響,因為幹撒式發酵床乾淨整潔,環境優越很少滋生病菌,而且發酵床的床面始終保持恆溫,夏季加大通風,肉雛鴨在上面只會感覺涼爽,然後在配合一些降溫措施,幹撒式發酵床建設的豬舍就相當於一個空調間,幫養殖戶安全度過高溫天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