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的工作模式——一切源於遷就

“漢芯”——說到這個名字,現在的年輕人也許會一頭霧水,但在11年前的5月份,這卻是震驚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一起

科研詐騙案,同時,也是中國自主芯片歷史上的一抹黑影。長久以來,我們一直強調著科學創新,可是企業騙取科研經費的事件卻頻發,較大、特大事故也是層出不窮。這背後究竟源於何因?

中國式的工作模式——一切源於遷就

漢芯騙案

我們總是發現科研經費騙案總是源於一些個別人的所作所為,而且很難歸結到責任人員的失職之上。即使有檢察機關的介入,也大多在瀆職的查處上千難萬險,甚者,在剛開始就由於某種外部因素直接夭折。於是科研繼續,調查繼續,欺騙繼續,工作繼續,一切都繼續,所以“可持續”著發展

中國式的工作模式——一切源於遷就

科研經費騙案的發生理由多如牛毛,用法律上的因果關係理論講是複雜因果關係。但是其中,以“遷就”的工作理念為最。何為“遷就”的工作理念。這在法律和道德上,還沒有一個統一而精確的解釋。但就其以現在的社會動態來看,一般表示為下面的四種心態:

“不在乎”心態

中國式的工作模式——一切源於遷就

在科研具體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雖然能發現缺陷,能夠改進發展。但是,卻只是看在眼中,消失在腦海內。而對於應該推行的新制度和科研項目,則報以消極的態度。甚者。藉口接踵。總之是凡工作,還是“老經驗”好。

“無所謂”心態,

中國式的工作模式——一切源於遷就

無所謂

做事秉著事不關己,己不關心的態度。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做的,即使改革也改變不了其工作成果。在這種心態下,常規工作總是低效率運轉著,並且高浪費推進。隨著時間的推進,沒有新意,沒有變化,呆板乏味。

“不能做”心態

中國式的工作模式——一切源於遷就

槍打出頭鳥

在創新工作中的,總認為槍打出頭鳥。常常隨大流以明哲保其身為上上策。因而聽風是風,沒有自己的主見。因此,常常在無領導指示的情況下,就原地踏步,不願前進。在這種心態下的創新工作推行緩慢,甚至嚴重阻礙創新思想的萌發。

“不信任”心態

中國式的工作模式——一切源於遷就

小屁孩,一邊去

在用人方面,尤其是現在90年代人的培養使用上。都往往戴有色眼鏡,堅定地認為“沒有經驗,小屁孩如何能幹好事情”。於是引進人才,沒有起到激活死氣沉沉的工作氣氛的作用,反而,年輕人因為消極的工作氛圍被同化。

這種遷就的工作理念,使得我們所有人都不會謹慎地對待每個事情,直至騙案的發生,才事後諸葛亮地感嘆道:“如果先前……”。可是待騙案處理完,事過景遷,我們又開始遷就,

進入下一個週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