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讓寶寶陷入危險的10個動作,細看都是家長們愛做的!

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家長們會通過做一些動作來表達對孩子的喜愛。可很多人卻不知道,你經常做的事情,其實已經不知不覺地將你的孩子置於險境。甚至有些危險的動作,還會威脅到寶寶的生命。今天,小康君就盤點一下會傷害到寶寶的幾個危險動作,各位粑粑麻麻在今後護理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避開。

1、拋接寶寶

會讓寶寶陷入危險的10個動作,細看都是家長們愛做的!

不少家長會將寶寶往高處拋,下落時再用雙手接住。這種驚險又刺激的遊戲,其實很多寶寶都會喜歡,當然也有一部分孩子驚恐害怕,但家長覺得這樣會增進與孩子之間的感情。殊不知若拋接後家長失手了就會造成孩子跌落,進而出現骨折更為嚴重的損傷現象。

2、拔蘿蔔

“拔蘿蔔”的遊戲不少家長也做過,就是雙手提著寶寶的脖子或雙臂,讓孩子完全離開地面。這樣做實際孩子並不舒服,而且拔蘿蔔的動作容易扭傷孩子的關節,造成脫臼現象。

​3、搖晃寶寶

輕微的搖晃對嬰兒腦部神經發育是有益的。但如果搖晃過於劇烈,嬰兒的大腦、頸部就會受到傷害。像有些家長無法安撫孩子情緒時,就容易出現情緒失控,憤而使勁搖晃寶寶。這種行為特別容易造成6個月以下的嬰兒出現大腦和頸椎損傷。

受傷較輕的會出現過度敏感、發抖、嘔吐、食慾差、嗜睡等症狀,較重的則可能會出現昏迷、失明、眼出血、腦損傷、腦出血、癲癇、脊柱損傷、呼吸停止等一系列嚴重後果,甚至死亡

​4、人肉鞦韆

會讓寶寶陷入危險的10個動作,細看都是家長們愛做的!

兒童的環狀韌帶未發育健全,比成人的要鬆弛很多。如果在這個時候提拉寶寶雙手來回搖擺,或者拉著孩子的胳膊轉圈圈,很容易造成關節脫臼,到時只有醫生能夠補救了。而且,曾經脫臼過的胳膊,非常容易再次脫臼。所以,家長最好不要猛拉或拽寶寶的胳膊做離地的搖擺和旋轉等動作。

​5、捏鼻子喂藥

為了讓寶寶更快吃掉藥物,很多家長會捏住孩子鼻子灌藥。殊不知,這樣會迫使孩子用口腔呼吸,氣道開放,非常容易導致藥物被誤吸入氣管,輕則咳嗆,引起支氣管炎、吸入性肺炎,重則阻塞呼吸道,造成窒息。此外,趁孩子哭鬧時灌藥,也存在同樣的危險。

​6、嘴對嘴餵食

會讓寶寶陷入危險的10個動作,細看都是家長們愛做的!

在日常餵養過程中,總有一些家長幫寶寶咀嚼食物、舔試溫度、親吻寶寶嘴巴…然而這種親暱的行為,實際上卻是一種病菌傳播的過程。嘴對嘴餵食會降低寶寶的咀嚼能力,而且當牙齒未得到應有的刺激,就容易發生出牙晚的情況。還有,大人口中有很多致病菌寶寶都難以抵抗,嘴對嘴餵食容易讓寶寶感染上兒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肺炎,甚至梅毒等疾病。

​7、玩寶寶的小雞雞

頻繁觸碰或以玩生殖器逗寶寶的行為,一般不會對私處造成太大影響,但會影響到幼兒的心理,所以一定要杜絕該行為(幫寶寶清潔私處除外)。

​8、讓寶寶用嘴接食物

一些家長會將花生、豆子等食物向上拋扔,然後讓寶寶用嘴接,或直接投遞到寶寶的嘴裡。其實這種遊戲十分危險,因為食物一旦進入到寶寶氣管裡,輕者嗆咳,重者則會發生

窒息的嚴重後果!

​9、綁腿

千萬別用“綁腿”、“蠟燭包”來塑寶寶的腿型。此種方法不會預防羅圈腿,也不會把腿型綁的很直,反而對寶寶髖關節發育不利,容易影響其四肢的血液循環,綁的過緊還可能會面臨截肢的危險。

​10、過早使用學步車

​寶寶一般在十個月以後腿部力量才勉強能夠站立,一歲左右才能學會走路。過早練習走路或長期使用學步車,不僅容易造成下肢畸形,出現足內翻足外翻的習慣,還存在崴腳、摔倒的危險。若寶寶缺鈣,還可能會導致O型腿 。建議家長不要讓寶寶過分依賴學步車,最健康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多練習爬行,一來可以鍛鍊四肢的協調性,二來可以更好的鍛鍊腿部肌肉,待寶寶能夠自然的扶牆而立時,那麼離學會走路也就不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