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元瘋狂升值,吸引大量資金進入美國,這些資金撤離後會不會使美國經濟危機?

修路造橋者


美元瘋狂升值的原因是因為美元是國際重要的結算貨幣,美元加息迴流,避險資金買美元,造成美元稀缺,又加上美聯儲縮表,讓國際上結算貨幣流動性不足造成的。吸引資金大量流向美國是不對的,應該是美元資金回美國才對。不要只是看到美國是世界最大的債務國,美國也是世界上最大資金輸出國。我們只是看看那些在國際資本市場,在匯率市場興風作雨,國家力量都不是對象的資本大鱷,就知道美國的資本力量有多雄厚。美國的資本回流美國,就如釜底抽薪。許多短期債務很高的,美元儲備較少的國家,都抵抗不住抽走資金的壓力,本幣紛紛崩潰。沒有債務但是金融資產比較豐富的國家,資金搶著換美元避險,自我強化了本幣的貶值。看看世界貨幣都捲入貶值風,一個國家一個國家的貨幣在崩潰,我認為這是國際上自己把美元的轎子抬這樣高造成的。美國是逆差大國,在世界貿易佔比趕不上中國和德國。美國也沒有多少國際市場沒替代的商品和物質,實際上它除了武器和蘋果手機,糧食等農產品,它向國際也供應不了多少東西。我們在國際市場購買商品物質,實際上都與美國無關,大多數都是購買其它國家的東西,可是人們就相信這個外債率天字號第一的美國貨幣。要用美元結算,賺回去的只要美元。其實這是大家去挖一個坑,然後都爭著跳進去造成的。不是美元有多麼強,而是自己不爭氣。

不要想這些資金會撤資,再造成美國金融危機。這些資金就是美元自己,美元是誰印的?美國現在為了樹立強勢美元的地位,它還要繼續造成美元流動性緊張,回去的美元它還要主動銷燬一部分,縮小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你說美元往哪裡撤?

我認為,美聯儲用中國的話說,是捏到世界金融資本的七寸,就是控制國際貿易結算貨幣的流動性。流動性鬆起來,禁不住資金缺乏的國家的貪婪,大量借用外資外債。流動性緊起來,美元不升值都不可能,外資外債就是大問題。美國就是利用掌握國際結算貨幣的主導權,瘋狂割世界的韭菜的。


洋子146465305


美元升值何為瘋狂。好像沒有一個度來衡量。確實沒有一個標準。

美元指數上漲。資金會流出新興國家。導致新興國家美元資本短缺。資金會迴流美國等發達國家。推動美債上漲。不考慮美聯儲規避政策變動。推動美股上漲。推動美國投資增長。甚至推高美國房價。

在資金推動下。資產價格會上漲。會積累一定的泡沫。美國股市去年以來就開始泡沫之爭。但是在不斷資金流進下。股指依然在創新高。這就是資金流回美國的結果。

資金大量回流美國。為了遏制經濟過熱和資產泡沫膨脹。美聯儲會加息提升美元成本。吸引居民儲蓄。建設市場美元流動性。同時美聯儲也會通過不同操作回籠美元流動性。減少市場流通的美元。像目前美聯儲就開始縮表加息操作。

如果美元流出美國市場。進入新興國家。美國美元流動性會減少。美股和美債就會下跌。這裡有一個正常的回落空間和非理性下跌的區別。正常回落是市場正常調整。美聯儲不會進行干預。一旦市場出現非理性下跌。美聯儲就會進行干預。平緩市場波動。

比如降低利率。降低美元成本。推動美元從銀行進入消費投資和實體經濟。也可以擴表向市場注入流動性。對沖美元流出 以此平緩金融市場波動。甚至推漲風險資產價格。

美元是世界貨幣。美聯儲操縱美元利率美元指數和美元流動性在世界褥羊毛。我們擔憂美國美元進出是多餘的。


杜坤維


很顯然,如果美元瘋狂升值,因大量資金進入美國,這些資金撤離後會是美國經濟危機,但這種情況是沒法假設出現,因為畢竟還有美聯儲啊。

真當美聯儲每次加息或者降息,是用來割全世界韭菜的嘛?其實還是用來,調整美國經濟政策的,如果讓美元瘋狂升值,那麼就會讓美國本身的經濟增長收受到抑制,失業率暴漲,這對美國經濟也不是什麼好消息,所以美聯儲肯定會攔著這麼做。

而且美國本身的經濟實力很強,能夠吸引大量外資,根本就不需要這麼做,不需要進行瘋狂的升值,在一定程度上進行溫和的升值,抑制經濟過熱就可以了,畢竟加息使美元升值的最主要原因還是要抑制通貨膨脹。

以美國現在的經濟實力和地位,大筆資金撤離時,美國發生經濟危機還是沒有什麼太大可能性的,因為只需要這樣做,流出的資金量實在太大了,如果是外資大量流出,像泰國這樣的小國,泰國很容易發生危機,但是想要做空美國需要動用的資金量,恐怕是史無前例的,世界上沒有什麼人或者國家有那麼大的資金量讓美國發生經濟危機。


海匯觀潮


之前回答過類似問題,分析了美元是通過什麼途徑才能迴流美國的,那麼,美元升值吸引資金進入美國,這些資金撤離美國會不會發生經濟危機呢?理論上講,當熱錢撤離一個國家的時候,必然引起本幣貶值,如果抑制不住貨幣崩盤,引發經濟危機是大概率事件,但是這些多半都發生在經濟脆弱嚴重依賴外資的國家。

美國並不是這樣的國家,所以不會發生經濟危機是大概率事件。資金迴流美國是有門檻的,雖然特朗普說減稅吸引投資,重整製造業,但是由於美國的經濟結構大多處於高端領域,低端製造業很難進入美國。富士康給蘋果做配套加工,本來就是蘋果產業的一部分,迴歸美國建廠沒問題,但把名下全部企業遷到美國就會出大問題。美國的企業運營成本大,尤其是員工工資及福利待遇很高,更遭糕的是一不高興還會搞個罷工什麼的。所以,在美國投資建廠並不是十分經濟的做法。富士康這種以高科技流水線為主的加工企業,在美國建廠同樣不合算,只有選擇在人口紅利較大的國家建廠,才能保障最大的利潤。

富士康在美國建廠,只是佔了世界上其它各地建廠的極小份額。原因是富士康業務主要在美國,響應特朗普製造業迴歸美國,這是一種象徵性的投其所好,並不是因為美國建廠贏利豐厚。儘管如此,當特朗普打響貿易戰後,富士康子公司計劃縮減原項目規模,將準備在威斯康星州建造一座10.5代線的液晶面板工廠的計劃縮減為建造一條6代生產線,原計劃100億投資額也會相應減少。

小米的雷軍在印度建廠很合適,但要搬到美國建廠就等於白忙活,甚至可能賠本。就是華為這樣的企業,銷售業務放在美國沒什麼問題,但要把製造部分放在美國就行不通。在同類企業中如果競爭不過美國,那就不可能去投資。所以,並不是美元增值,美元就會毫無障礙地迴流到美國。自身技術壁壘的存在,客觀上把絕大部分美元擋在了門外。比如日用消耗品及日用產品企業就很難在美國投資,進口的產品比美國國內生產同類產品還要便宜,誰去投資建廠?還有化工類產品也是這樣,而且化工類企業的副作用環境汙染,無形中使投資的難度不可逾越。福耀玻璃進駐美國建廠,除了美國的稅收和水電費優惠及勞工補貼優惠外,更主要的是福耀玻璃已經達到了同行業頂級水平,而且佔據了美國及北美市場。僅僅節約運輸成本就可以抵消在美國生產運營的其他成本。

如果你仔細觀察,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美聯儲一直在實行量化寬鬆政策,也就是印票子,但美國的通脹水平卻一直很低。這種違反經濟學規律的現象,只有在美國等少數發達國家成立,原因就是美國把通貨膨脹轉嫁給了其他國家。當美國享受世界各國低廉物美的大量日用進口產品時,這些產出國家卻在承受著通脹的壓力。

外資企業輸入通脹是不可避免的事,比如高薪招聘企管人員及工人,這無形中給當地企業造成了壓力,他們不得不隨之提高員工待遇,藉以留住人才,之後漲薪由企業漫延到政府機構。工薪福利提高了,錢從哪裡來?答案是產品漲價,稅收增加。這樣物價就普遍起來了,通脹也就行成了。提工薪當然是好事,但工薪的增長幅度比不上CPI的速度,那就不是好事。當國家財政稅收不足以應對公共建設投資和公共開銷時,一般的做法就是借債或者直接印票子,實行貨幣寬鬆刺激政策,通脹也就長期存在了下來。

這些國家往往產業結構沒有升級到高端地步,仍然以中低端產業為主,也就無法像美國一樣進口外國低廉的日用消費品,享受低廉的物價。國產同類產品都需要出口消化,如果再大量進口外國產品,事實上就會衝擊國內的企業,使其大規模破產。他們和美國不一樣,美國是不產出此類產品,也沒有此類企業,而別的國家經濟發展中離不開這類產業,也離不開這類產品。

用這麼長篇幅敘述,關鍵是想說明特朗普多麼無恥,美國無節制的大量消費,大量進口日用消費產品,才形成了美國的貿易逆差。對於美國來說,逆差是保持美國低通脹的功臣,是好事而不是壞事。特朗普卻反咬一口打起了貿易戰,他忘記了互相增加關稅,必然推高物價引發通貨膨脹,美國民眾享受低廉價美物品的好日子也就終結了。

綜上所述,美元增值,資本進入美國實業領域並不容易,因而引發經濟危機的可能性很底。資本投資美國最便利的渠道是金融市場,如股市,債市,期貨市場,其次是房地產市場。資本市場上與華爾街大佬拼殺,資金能不能安全撤離出美國也是個問題,何談能不能引起經濟危機?亞洲金融危機就是個例子,索羅斯作空港幣,最後失敗而歸。能在金融市場做空美國以及美國金融財團和基金會那幾個有名的大佬,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金融市場除了資金雄厚,還得掌握資本運作技術,美國這兩者都具備,而且優越性十分明顯。美國的資本市場監管很嚴,一旦發現惡意行為,讓你想跑也跑不了。

資金進入美國資本市場,炒高股市很自然,形成泡沫也再所難免,但能不能在泡沫破裂之前安全撤離這是個重要問題,弄不好反而會被擠泡沫擠掉,成為犧牲品。美國和基金會是莊家,外資好比散戶,打贏的機率不是很大。至於投資房產,把房產價格泡沫化然後撤資,這個難度更大。世界上許多國家巳經紛紛出臺外資購買房產的限制性規定,雖然美國還沒有出臺此類政策,相信必要時會很快推出。從房產中撤資需要接盤俠,否則泡沫破裂自己也會死在裡邊。

美元加息,其實是美聯儲預防經濟過熱的一種措施,使資本運行增加成本,收緊貨幣投放。美元增值,其它貨幣貶值,金價及大宗原材料降價是它的副產品。吸引美元迴流套利很正常,但也會量力而行。投資有進的,也有出的,比如最近奔馳汽車,寶馬汽車,就準備把部分工廠遷出美國。之前哈雷以及世界上最大的釘子廠也宣佈遷出美國。資本市場當然也是這種情況,各國的投資者,很難步調一致,一齊投入,一齊撤出,因而引發經濟危機機率不會很高。

這樣說是不是美國永遠不會發生經濟危機,肯定不會這樣,2008年次貸危機就是例子。美國發生經濟危機可能受外部影響,比如全世界發生經濟危機,美國也逃不脫。但即使這種情況下,美國應該是其中受損最小的成員之一。還有就是受內部影響,如經濟極速衰退,美債高起,違約風險加大,借不上新債,還不了舊債,這時發生經濟危機幾乎不可避免。最直觀的是美債賣不出去,也就是說沒有接盤俠,這時候就危險了。


吉祥如意170587193


美元升值後,吸引資金進入美國,資金撤離後會使得美國經濟危機嗎?當然會了,這種事也不是發生過一次了。

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元從80年到85年的升值週期,因為大量資金從拉美國家進入美國,造成了拉美危機,而當流入美國的資金流出後,造成了87年的美國股災;上世紀90年代,美元從95年到2001年升值期間,大量資金從亞洲流出後流入美國,造成了亞洲金融危機,當這部分資金再流出美國後造成了美國的科技股股災。

事實證明,大量資金流出時,都會造成經濟危機。因為資金大量流入任何經濟體,都會造成泡沫產生,流入的越快,泡沫越多。當資金再流出時,相當於泡沫破滅,危機自然就爆發了。大家可能注意到了,當大量資金流出經濟體時,都會對經濟體造成損害,這是避免不了的,但是相比來說,對美國的傷害為什麼會這麼小那?

這是因為,首先,不管是資金的流入還是流出美國,美國都是主導地位,有了提前的準備工作。資金流入美國是因為美元升值,流出美國是因為美元貶值,這中間的升值貶值都是由美國來決定的。其次,美元升值期間的加息,為美國經濟發生危機後的放水,對沖經濟危機制造了空間;最後,美元是世界貨幣,到那個國家都可以消費。當美國發生經濟危機,通貨膨脹時,可以對外輸出美元,輸入財富,這就相當於對外輸出了膨脹。通貨膨脹就是因為錢多商品少造成的,把多餘的錢輸出去,還帶回了財富,通貨膨脹自然就小了,經濟危機的危害也就小了很多。

但這種無賴的方式,只有美國可以使用。因為,只有美國的貨幣美元可以在全世界消費,美國的錢多了可以拿來買其它國家的商品,其它國家的錢多了,卻做不到。就如現在拿著人民幣去沙特買石油,去美國買芯片,去歐洲買汽車,能買到嗎?不好意思現在還買不到。但是美國就可以用自己的貨幣做到這一切。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發生經濟危機後,恢復的比其它國家要快的原因,因為它可以用美元把危機的傷害轉嫁到其它國家,而其它國家卻做不到這一點,除了要承受自己國家的危機外,還要幫美國承受一部分。

我是禪風,點個贊加關注,還有更多精彩內容與你分享。


淡淡禪風


問題很有角度,可惜忽略了一個事實。

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是怕資金撤離的,唯獨美國不怕。

當然不是資金撤離對美國完全沒影響,要不為什麼美國這麼著急要製造業迴流美國呢。資金投入拉動就業和經濟發展都很有幫助。

我們是說,資金撤出美國,對美國的傷害沒有撤出別的國家的傷害大。

因為他們再怎麼撤出,用的還都是美元啊。

你持有美元,到哪都是給美國人鑄幣稅。這個沒的跑。

另外,現在全世界用美元結算,都要依賴美國的金融體系,這個也規避不開,橫豎你都要受美國人管理和抽血。

如果你說撤出大量資金,會不會造成美國經濟減速,那多少會有點。但是經濟危機,如果美國沒有自己出問題,那走點資金他還真不怕。



諮詢師天生


這是完全有可能的,歷史上也有很多次這樣的情況,一戰後美國經濟發展繁榮就引發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爆發,2008年前克林頓總統到布什政府美國經濟發展引發2008年美國經濟大危機,美元升值速度加快美國經濟發展速度加快,美國擴大生產規模,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產品越多,雖然增加了就業,但美國人口只有三億多,美國的消費能力無法滿足,世界各國人民的消費能力越來越無法接受美國的經濟發展的要求,美元升值,各國貨幣貶值無法購買美國的產品,美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生產與銷售的矛盾不斷激化,經濟危機爆發就是必然的結果。


手機用戶6625458577楊


我怎麼感覺美元瘋狂升值之後,有錢的美國人會拎著大把大把的美金到世界各地購物消費。美國政府的舉債成本也會瘋狂上漲,從而導致財政赤字更加嚴重。以前超前消費的美國人會因還不起銀行貸款而破產,從而導致房價下跌甚至股市崩盤。我認為現在的美國已沒那個實力讓美元瘋狂升值了。


福記紫砂壺滋養館


大量美元迴流美國真正能撤離的美元很少,絕大多數是2008年次貸危機美聯儲量化寬鬆,分期分批多印的美元,真正迴流美國,賺利息的美元數量不多,更不存在大量美元撤離美國之事。


艾子3440


美國打貿易戰,制裁別國 ,好讓美元升值,讓各國不會去美元化,這才是美國人的目的。世界各國人民已經知道美國人的陰謀了,一定會去美元化的,再也不上美國人的當了。最近許多國家都在拋美國國債,去美元化,美國人急了,就打貿易戰,制裁別國,來挽救美元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