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懂就只能被騙,看看肥料行業的5大謊言和8大忽悠!

你不懂就只能被騙,看看肥料行業的5大謊言和8大忽悠!​近幾年,化肥行業產能過剩導致農資市場戰況慘烈,各企業盛裝上陣,包裝從黑白到彩色,從文字到代言,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農民朋友都眼花了、納悶了,一袋肥你們到底賺俺多少錢呀?為啥中央臺的廣告也沒有療效?現在就將一部分假冒偽劣肥料的常見伎倆及“誤導行為”分享給經銷商及農戶,當心上當受騙。

化肥市場的五個謊言

謊言1:生物肥騙局 。生物肥料作為快速發展的新型肥料,也遭到各種騙子的“青睞”!常見騙術有:1、菌的種類越標越多,26菌、28菌!市場上很少有含有5種及以上有益菌種類的生物肥,農業部專家建議:生物肥料添加微生物種類不宜超過3種!2、用有機肥冒充生物肥!各種有機肥都標有含有有益菌,微生物肥料都是國標證號,假的生物肥很多用的有機肥證號——農業部“農肥”證號。3、菌的數量越標越高!菌的數量過高帶來兩個問題:一是成本增加;二是過高微生物給農作物帶來的不良後果,比如抑制生長。不過農戶們倒不必擔心他們加多了菌,應該擔心他們有沒有添加功能菌!

謊言2:葉面肥不用底肥和追肥,噴施即可,發明這個概念的人真的是膽大包天、胡作非為!借小嶽嶽的那句話“臭不要臉”!目前,無法單獨通過葉面追肥來滿足植物所有的營養需求,葉面肥只能作為一種非常次要的追肥手段加以應用(佔整個生育期施肥量不到5%)!目前應用最多的是氮肥、鈣肥、鐵肥等。

謊言3:水溶肥的亂象叢生。 1、國外進口是目前最常見的宣傳口號,不是進口的你都不好意思開口!其實90%以上的所謂進口水溶肥都是100%國產貨!打著進口的旗號賣個高價是他們的真實目的!不光水溶肥,近些年出現了一些概念複合肥也是這個騙術,價格高昂,每100斤零售價格達到了350元左右,簡直是搶劫!2、這年頭不是螯合微量元素的水溶肥你都不好意思!真正螯合的我只能用微乎其微來形容了,你們懂的!3、激素肥橫行!有些農戶用的肥料12小時見效。結果他的溫室番茄4月底就拔園了,別人的都在6月開始拔園!大家記住大部分激素肥料有刺激性氣味!4、各種“鉀肥”闖天下!膨果期追肥鉀肥,鉀比較貴大家都知道,所以有些肥料直接起個名字就叫“××鉀”,這種肥料往往打著“黃腐酸鉀”、“高鉀”的旗號,其實注意看它的證號,很多是微量元素證號!裡面鉀的含量很低!

謊言4:一次施肥,不用追肥 。這種手段被各色“忽悠團”及目前個體小廠廣泛利用,主要抓住人們省工、省力、省錢的心理,更可恨的是“忽悠團”們經常拿假冒偽劣的高氮肥冒充高鉀含量的肥料,宣傳的重點圍繞“只需要底肥使用,後期不用上肥”。結果廣大農戶施用後產量、樹勢明顯降低,帶來大量的直接經濟損失,對於果樹區它的危害影響會持續2—3年!1、作物不同的生育時期對養分的需求是不同的,所以很難找到一種肥料可以滿足不同生育期的作物,比如果樹春季氮、磷需求量大,膨果期鉀肥需求量大,所以不同時期使用相應配比肥料更合適!2、化肥在土壤中的作用是相對速效的,目前很難達到緩釋半年以上的效果,目前對中國北方的栽培模式而言,“少量多次”適用於各種土壤!

謊言5:“長毛”的肥料是添加了活菌的生物菌肥!1、除了及其個別的放線菌產品,常見生物菌肥在正常存儲過程中並不“長毛”,常見“長毛”的產品是沒有發酵徹底的有機肥,在高溫高溼的環境下,產生了大量的有害真菌!2、正因為大量的“長毛”,這種產品才沒有添加任何的“功能細菌”,而且很可能水分超標,還有燒苗的危險!3、常見的微生物菌劑添加的是“芽孢類細菌”,大量繁殖會形成“菌落”,做成肥料是不會長毛的!不會長毛的!不會長毛的!4、常見“長毛”的肥料的肥料,長的是雜菌,是真菌!很多是腐黴屬的有害真菌!

化肥市場廠家的八個大忽悠

忽悠一:偷馬換馬利用農民對某些肥料的認可度如磷酸二銨等,創新白馬非馬論,薊馬也是馬,起個三銨、四銨、五銨的名兒,偷換概念誤導農民。

忽悠二:偷雀換雀特別是在基層農資店,為了牟取暴利,推銷有機無機復混肥,總含量挺高,但是氮磷鉀有效成分很低,當做復混肥進行推銷,價格略低於復混肥,麻雀當孔雀賣,坑農民叔叔就象坑爹一樣。還不如大忽悠了,起碼馬還是馬呀。

忽悠三:偷猴換猴無厘頭的整出一些連大師兄都弄不清的高大上文辭,什麼進口納米磁性劑、激活素、光能素、抗凍因子,防曬因子,長效因子等神奇的東東,可勁坑,不是所有的猴子都叫大師兄。

忽悠四:偷狼換狼一些廠家卻用二元肥冒充三元肥。明明只含氮磷兩元素,卻在包裝上標註呈“氮:15,磷:15,銅鋅鐵錳等:15,或N-PK-Cl15-15-15”,給人三元肥的感覺,黃鼠狼也是狼?農民叔叔是好騙的?

忽悠五:偷蛇換龍明明是條賴皮蛇,非得裝上個角冒充龍。什麼全元素、多功能、全營養、全作物、某某作物專用兼用一大堆。一塊錢的東西貼上幾個標籤就成了幾塊錢的東西。

忽悠六:偷犬換犬標註氮磷鉀含量≥48%的肥,實際只有10%-24%的氮,商家每出一噸假貨,至少可比賣正品多掙千元。良心都被狗吃了,柴狗賣出藏獒價。

忽悠七:偷虎換虎劣質產品包裝上打著“國家某部推薦產品”“某某質檢所認可產品”的幌子,壁虎也是虎?

忽悠八:偷蟻換象高仿尿素、二銨等數值品牌產品,實際以低含量充高含量、以其他低價肥料充高價肥料,甚至以本地貨冒充洋品牌,模仿進口化肥商標或取相似名稱;盜用國外生產商名義或標註“進口許可證”等。採用先註冊或虛擬境外空殼公司,然後以空殼公司名義委託企業生產;假標國外技術產品、謊稱進口原材料等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