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聲:未來的商業需要「個性化的規模化」

​​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點、同樣的演講人,同樣的議題,還能講出什麼樣的花樣?8月5日下午,在751 D·PARK 北京時尚設計廣場79罐,場景實驗室創始人、造物學出品人吳聲舉辦了一年一度的、專注於商業方法的發佈會——《新物種爆炸·吳聲商業方法發佈2018》,近千人的會場坐得滿滿的,吳聲的“超級朋友圈”羅振宇、吳曉波、李善友、牛文文、吳伯凡、黃菡、凱叔、楊守彬、毛大慶等仍然來現場捧場。

吳聲:未來的商業需要“個性化的規模化”

從一開始吳聲就給了大家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與79罐的圓形相匹配,現場中心是一個圓形的大舞臺,觀眾席環繞著舞臺,而四周則是360度無死角的環形大屏幕,每120度是一個現場的PPT演示,觀眾無論坐在哪裡,都能夠看到最清晰的圖像。吳聲自我解嘲地說道,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這次演講比去年多花了100萬元。

吳聲:未來的商業需要“個性化的規模化”

不過,圍繞著新物種的商業方法同樣也在過去一年裡完成了進化。在去年的演講中,吳聲重點強調了由於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化,賦予了個體前所未有的自由。“今天,所有商業都圍繞個體展開”。由於這樣的邏輯,“新智人商業時代”正在到來,它有以下五個關鍵詞:

1. 意義覆蓋

2. 反經驗

3. 場景流

4. 混合內容

5. 設計力

其結果就是:

1. 個體化商業——個體崛起——個體即社群

2. 場景化商業——場景流動——場景即產品

3. 智能化商業——智能進化——智能即賦能

而到了今年的大會,吳聲的商業方法進行了升級:沒錯,如今所有的商業都圍繞個體而展開;但是,只有當個體達到了一定的規模,他們對於商業才有意義。

那麼,我們的每個企業、每個機構、每個商業單元,如何才能把握住商機?吳聲認為,關鍵是要掌握“個性化的規模化”,做到“以可信ID為基礎,場景式社群為經濟活動單元,自組織形成的協作形態。”

吳聲:未來的商業需要“個性化的規模化”

今年的大會上,圍繞著“個性化的規模化”,吳聲著重講了六大趨勢:

2.5次元:ZQSG

吳聲之所以提出“2.5次元”的概念,是因為它認為,二次元與三次元,也就是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的次元壁正在被打破,而打破這個壁壘的武器就是“ZQSG”(真情實感)。如今,ZQSG流行於飯圈,特別是95後的群體中,它表達反映了年輕人永動機似的腦洞,發明了超過當年火星文的新語言體系。

因此,未來新的品牌、新的偶像一定不是二次元,也不是三次元,而是2.5次元的,變成了一種類似人格的養成。由此,YouTube、Instagram、Pinterest、小紅書、抖音等成了品牌的成長養成之地。

吳聲:未來的商業需要“個性化的規模化”

敏感的商家已經意識到了這種變化。前不久,著名奢侈品牌Gucci就與《GQ》合作製作了頗具2.5次元色彩的《演出者》視頻。在《演出者第二季:石黑浩》中,借用大阪大學知名人形機器人專家石黑浩創造的人形機器人惠的獨白,來思考人與機器人的彼此異同。

對於2.5次元經濟的到來,虛擬IP與養成式品牌盛行的趨勢,吳聲給出了商業企業應該關注的四大方向:

1. 智能陪伴升級養老產業;

2. 全息投影會從舞臺到家居;

3. 從文娛業拓展到其他行業的CP/天團模式;

4. 以AI數字助理為先導的AI養成式設備風行。

家庭會員:IoT時代的新消費單元

吳聲敏銳地發現,“個性化的規模化”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場景就是家庭,而實現方式則是家庭會員。

就在一個月前,零售巨頭沃爾瑪推出了看似與其零售業務並無直接關係的家庭流媒體訂閱服務VUDU。看來,沃爾瑪除了用會員卡搶佔家庭的商品需求之外,又打算用流媒體的會員卡,進一步滿足家庭的精神生活。

除了更早推出流媒體訂閱服務Prime Video之外,電商巨人亞馬遜還在通過Amazon Family——媽媽計劃、Amazon家庭共享願望清單、Amazon家庭賬號——父母代付,小心翼翼地、毅然決然地推進其家庭會員佈局。

別忘了,亞馬遜還有一張“王牌”——智能音箱Amazon Echo,通過與家庭成員長時間的頻繁對話,它甚至能夠比家庭成員自己更瞭解家庭關係。“家庭ID是理性算法與感性生活的結合體,家庭關係基於數據被聯繫起來。”吳聲表示。

在中國,通過推出大量高性價的家居物聯網產品,小米同樣也正在構建家庭會員體系。吳聲預測,未來小米很可能也會推出家庭流媒體的訂閱服務。

吳聲:未來的商業需要“個性化的規模化”

“關鍵在於誰能夠佔有家庭的心智。”吳聲認為,“家庭會員將完成各行業的迪士尼化。”對於企業來說,需要關注家庭IP,也就是成員共性形成的家庭個性,特別是以下4個方面:

1. 家庭數據建模與風險評估機制的常態化(旅行、健身、醫療、親子、旅行);

2. 從睡眠監測開始,深入量化的睡眠定製經濟;

3. 解決代際問題,成為智能家居核心算法;

4. 以“寵物社交”、“寵物ID”為代表的寵物消費升級。

訂閱萬物:NOW

在前面吳聲已經談到了家庭的流媒體訂閱服務,在這裡他又提出了更大膽的預言——萬物正在被訂閱。

“付費訂閱+推送機制”正在構建一種充滿想象力的商業模式,例如Stitch Fix的會員用戶可以選擇以每月、每兩個月或每季度的頻率收取 Stitch Fix 的衣服盒子,每個盒子內有 5 件衣服,試穿後只需購買喜歡的、免費退回剩餘的即可,購買件數不同獲得的優惠,各有不同,如果沒有購買其中任何一件則需要支付 20 美元的設計費。Stitch Fix 針對每個會員用戶的衣物配送都是以算法推薦為基礎的,除了通過用戶在註冊時填寫的一系列數據和後期的購買活動外,Stitch Fix 前端甚至鏈通了用戶的 Pinterest,從而為用戶進行個性化的衣物配送。

“何止是商品,汽車、服務、遊戲都處於一種可被訂閱的模式,現在(NOW)就能夠訂閱。”談起這一點,吳聲頗覺興奮。就在現在(NOW),通過奧迪的A-Circle,我們已經能夠接收到汽車信息流;有了Shadow Brokers,我們甚至能夠訂閱黑客的漏洞數據,是為服務信息流;橫空出世的英偉達GeForce NOW,讓我們可以傳播數據量龐大無比的遊戲信息流……

吳聲:未來的商業需要“個性化的規模化”

用戶需要的,是即時滿足的合理性契約,它重點將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

1. 場景屏化,所見即所訂;

2. 高頻消費的自動化清單;

3. 決策眾包的社交訂閱;

4. 實物訂閱到服務訂閱,內容訂閱到情緒訂閱。

空間重生:時間化與社交化

互聯網戰役是時間戰役,時間戰役的盡頭是什麼?吳聲認為是空間。那麼,空間又是如何成為時間的?通過刷新機制。

在過去三年,天貓國際線下體驗店、京東曲美時尚生活館、小紅書線下體驗店、Keep線下健身房等體驗店如雨後春筍般地冒了出來,依靠的就是刷新,通過刷新提升了用戶體驗。

“空間為什麼能夠提升用戶體驗?”吳聲自問自答,“因為空間是人際關係。”當我們有了越來越多的到達能力和連接手段,空間就不再是我們過往想象一成不變的東西,刷新的空間形態所定義的人際關係,重新被擺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

吳聲仔細分析瞭如今火爆異常的ACE Hotel的新模式:崇尚在地性文化,鼓勵本地年輕人前來社交,倡導流行生活方式,更關注社交人群,具備IP電商和聯名能力。

吳聲:未來的商業需要“個性化的規模化”

未來的商業社會,空間將會被重新刷新,即使你是連鎖的,你也不能是標準的。由此,悅己消費的極致化,將推動玩樂空間的全場景滲透,並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

1. 以降噪設備、降噪空間為解決方案的一個人的音樂節;

2. 藝術展、買手店、Cafe、閱讀沙龍成為空間標配組件;

3. 空間可編輯帶來的裝修高頻化趨勢;

4. 未來酒店:個體數據生成的體驗主題和智能細節管理。

知識新零售:知識服務下半場

作為羅輯思維的總顧問,吳聲對於知識付費領域的變化可謂瞭如指掌,他認為,以焦慮治癒、頭部收割、音頻破局為交互的知識付費上半場結束了,但是下半場才剛剛開始。

那麼,什麼才是知識新零售的下半場呢?在吳聲看來,未來的知識新零售=直播+算法+場景+會員。

在得到APP當中,通過“得到例會”這種直播形態,形成價值觀的互動,加強了內容交互的強度。而羅輯思維之所以要與江蘇衛視合作脫口秀節目《知識就是力量》,同樣也是通過類似直播的形態,追求與用戶一致的價值觀和認同感。

如今,無論是混沌大學、喜馬拉雅FM、知乎大學,還是網易雲課堂,都在基於直播構建商業模式。

當然,僅僅有直播還是不夠的,還必須有應用的場景,就像《凱叔講故事》這個知識新零售產品,就是因為成功地開啟了小孩子的睡前場景。

與其他發起於互聯網的新物種相同,知識新零售當然也需要流量,只不過這個流量除了網紅、人格、信用、信任代理以外,還需要融合,像《吳曉波頻道》在過去幾年裡就經歷了數次迭代,對流量進行不斷探索,建立了三級會員的流量融合,將線上和線下流量進行融合,將音頻、課堂等多種產品形態的流量進行融合。

吳聲坦言,自己非常看好“讀書會”,他大膽預測:在未來的三個月到半年裡,我們將看到各種流量平臺和巨頭紛紛佈局“讀書會”。

吳聲:未來的商業需要“個性化的規模化”

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算法,就像VIPKID,就是將直播和算法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從而為用戶提供定製化的英語口語教學方案。

未來,知識新零售將走進下半場,通過“知識+”模式打破邊界,它包括以下4個方面:

1. 知識+商品:商品是知識服務的增值項目;

2. 知識+社區:知識店鋪的實體便利店形態;

3. 知識+LBS+AR:隨時隨地調取、按需定製的知識流;

4. 知識+AI:多產品形態的場景分發(讀書會/問答/課堂/沙龍/PPT/白皮書/榜單……)。

透明化機遇:知情權與隱私權

說到這裡,吳聲出人意料地說起了一個新興的咖啡品牌——瑞幸(Luckin)咖啡。他認為,瑞幸咖啡做得最出色的,恰恰是在可視化、透明化上面。瑞幸咖啡的門店既是體驗店,同時也是外賣的起點,是未來的智慧門店,也是物流配送的一個環節。

“瑞幸咖啡能夠堅決的靈活、敏捷、迭代,更是以對於用戶價值的一種洞察作為全部邏輯的起點,由此所形成的一種柔軟的能力,才是這個時代所需要的咖啡系列。”吳聲表示,瑞幸咖啡所代表的數字咖啡,正在帶來第四次咖啡革命。

如今的時代,可視化、透明化是如此的重要,以至於即使你是故作神秘的奢侈品品牌,哪怕你的99%都是品牌溢價,也要建立在1%的透明上。

因此,旗下擁有古馳(Gucci)、寶緹嘉(Bottega Veneta)、聖羅蘭(Saint Laurent)、巴黎世家(Balenciaga)等眾多奢侈品品牌的開雲集團,破天荒地成立了創新奢侈品實驗室,向用戶介紹這些奢侈品的原料和製作過程,讓用戶一次看個夠。

“產品和消費品相關流程的每個步驟都將百分之百透明,做不到這一點是沒有資格和用戶完成連接和交互,被用戶連接和喜歡。”

在中國,一些新物種也正在抓住透明化機遇。以往我們看到的房產中介的撮合,都是利用信息的不對稱、壟斷和壁壘完成的交易。而在貝殼找房看來,不僅開放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讓信息在經紀人的圈子裡充分的合作,以用戶被滿足和需求作為效率點,重新構建經紀人的經濟體系。由此進化而來的經紀人/經紀網絡將誕生協作效率新物種,並重塑一切使用、一切應用、一切經紀人和經紀網絡品牌的公司。

吳聲:未來的商業需要“個性化的規模化”

好了,經過長達3個小時醍醐灌頂般的演說,我們這個商業時代的“佈道師”吳聲,終於把自己深思熟慮的“個性化的規模化”的六大趨勢、24大機遇全部講完。不知道你聽完之後,都有什麼樣的感悟?

如果希望與老冀有更多交流,請加老冀個人微信:rouqinghuf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