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贇觀點:陳雨菲的以退爲進

看到有評論說,半個月裡打了十五六場球如何如何逆天,我不禁想起我們在尚未確定分項的青年時期,一週十幾場球對誰不是家常便飯?


那時我們經常用諸如“蔡一局”或者“郭十分”之類的外號,取笑那些可愛的進攻型同鞋。對於國內例行比賽這塊耕不爛的田來說,他們是年年都要被累死的牛。不幸的是,我經常也是其中之一。

輿論為什麼沒有注意到,過去的牛們一年的工資,能用現在半個月的球掙到手?所以現在的十五六場球和過去還是有點不一樣的。我一直認為球員的收入是對其羽毛球打得好的獎勵,可現在已經差不多演變為羽毛球打得久的加班費了。那些凹進去的臉龐,印證著現代羽毛球重體力勞動的坑爹屬性。

蔡贇觀點:陳雨菲的以退為進

攝影:唐詩

比如上個月奧原和辛杜爭的,哪裡是世界冠軍?明明是體育道德風尚獎大決戰,以至於觀眾一邊哂笑一邊唏噓一邊搖頭的表情,蓋過了對體育比賽精彩度的欣賞,這種賣點的轉移,實在令人歎為觀止。

諷刺的是每球得分規則的實行,旨在控制比賽時間,可現在七、八十分鐘的球比比皆是,超長回合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蔡贇觀點:陳雨菲的以退為進

攝影:唐詩

這種審美取向,對處於第三人稱視角的評論者來說,形成了一種兩難的境地。如果我讚許防守反擊的天下大勢,是對羽毛球的傷害,難免被說隨波逐流;可要是反過來推崇進攻思想,又是欠缺人文關懷的表現,有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嫌疑。

所以當我們回看全運會女單決賽的時候會發現,當惡性拉吊成為“半個月”之後的唯一贏球方法,再強調拉吊突擊打法的先進性就屬於硬說葡萄不甜了。

陳雨菲終於意識到所謂下壓之後的跟進保護,並不是對網前最優化區域的保護,只要能保證回球到位且不失位,在什麼高度接球就不是很重要了。

蔡贇觀點:陳雨菲的以退為進

攝影:唐詩

所以她站得比過去更遠,擺出外線作戰的架勢,用身前的大面積空檔,交換不需要後仰接球的權力,消除了以往被別人平高球壓斷腰的困難局面,使自己向前能力強特點得以充分展現。

全運會決賽的兩局球裡面,陳雨菲幾乎沒有暴露過身後空檔,倒是王適嫻搶網搓勾的時候,屢屢被推過頂回頭球,想加速破密防結果適得其反。

回到上個月世界賽的女雙戰場,包宜鑫/於小含的強力阻擊,和鄭景銀/申昇瓚的速敗,製造了半決賽裡最疲軟的鬆糕組合,所以陳清晨/賈一凡的贏球,仍然是中國隊集團作戰的效果。

蔡贇觀點:陳雨菲的以退為進

攝影:唐詩

日本隊“打到第三局大家就差不多了”的既定方針這次沒有成功,這種用時間拉平雙方威脅性的思路和陳雨菲是一樣的。其實陳雨菲的後場進攻依舊沒有什麼威力,只不過因為她站得後,基本上都能拿到起跳身位,導致很多人評論她的進攻較之以往有提高。

這是錯誤的評價。因為你說陳雨菲進攻好,就會導致輿論慫恿她打進攻,可實際上她還是以慢打快的消耗戰路子,這種評價會誤導球員走上偏離自身特點的軌道,是比對手更可怕的敵人。

蔡贇觀點:陳雨菲的以退為進

攝影:唐詩

今年東京奧運週期的開端,全運會冠軍無疑是一個提供自信的良好機會,但相信自己不怕死和相信自己有辦法還是有區別的。陳雨菲的成功或許會引發一段時間裡的贏球效應,很多人會加入到模仿者大軍之中,這是片面理解的行為。

我認為不管什麼人靠什麼打法拿到冠軍,作為球員始終應該尋求自身打法和實戰需求的平衡點,從中找到立足於現代戰場的核心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