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也玩過釣魚執法?爲什麼抓而不殺?

“釣魚執法”是個新詞,不是新鮮事,以古人的聰明和才智,他們已經把這一招玩剩下了。雖然是照葫蘆畫瓢,某地的有關部門偶然使個壞,“釣了一次魚”,就能逼得一個18歲司機憤而斷指來自證清白,可見這招數的殘酷和狠毒。

在歷史上玩得最得心應手的人是隋文帝楊堅,他曾經來過一次轟轟烈烈的“釣魚執法大運動”,派自己信得過的人去假裝行賄,結果,各臺、省、院、部下屬的那些個令史等等汙吏紛紛中招,這本來就是腐敗的重災區,這些貓貨見了魚腥怎麼可能收爪?於是這場有史以來的釣魚執法運動取得了“豐碩成果”,數以百計的府史令史等官員貪賄被坐實,最後由隋文帝親自監斬,幾百顆人頭血淋淋地落了地。

唐太宗也玩過釣魚執法?為什麼抓而不殺?

隋文帝楊堅像

史書記載:“潛令人賂遺令史府史,有受者必死,無所寬貸。”

話說回來,這釣魚執法雖然出手陰險,但是如果你真沒有頂住誘惑伸手拿了髒錢,被人摘了腦袋也有點小小的活該。這一陰招實實在在起到了敲山震虎甚至是殺雞儆猴的作用,讓所有的官員在收賄賂的時候心裡都得哆嗦一下,這送錢的傢伙不是皇上派來的探子吧?萬一要是,他就不是財神爺而是催命鬼了。所以隋文帝時期,鉅貪不多,官員們也大都兢兢業業勤儉辦事,國力空前強盛。

後來,到了唐太宗時期,有人給他來打報告,說尚書令史那些傢伙有不少都貪著呢,唐太宗猛然想起他的姨爺爺楊堅的毒招,(這親戚是怎麼論的呢?楊堅是李世民的親爹李淵的親姨夫嘛。)就悄悄派人去行賄。

唐太宗也玩過釣魚執法?為什麼抓而不殺?

唐太宗像

但是收效並不理想,中計的好像不多,只抓住了一個司門令史,此人伸了黑手,收了一匹絹。但這畢竟也是人髒並獲,唐太宗準備把這個司門令史給當眾殺了。

此時有人說話了,深受唐太宗推崇的政治家、外交家、戰略家、地理學家,乃是著名的山西聞喜裴家的裴矩,他說:“陛下以物試之,遽行極法,所謂陷人以罪,恐非道德齊禮之義。”

唐太宗也玩過釣魚執法?為什麼抓而不殺?

裴矩影視形象

應該說,能夠從諫如流正是唐太宗比他姨爺爺高明的地方,他認為裴矩說得一點也不迂腐,玩陰招不是一個大唐明君該乾的事,於是赦免了那個令史。

有人說,清朝初年害死江南奇才金聖嘆的巡撫大人是釣魚執法,似乎並不準確。

此事的經過是這樣的,金聖嘆等人痛恨縣令貪瀆,帶著一大幫讀書人趁順治帝駕崩去孔廟哭廟,以此惹惱了巡撫大人,他要殺這些秀才以儆效尤。巡撫就讓落網的海盜誣攀這些秀才,說跟他們是一夥的,於是興起大獄,一眾秀才莫名其妙就成了海盜內應,連大才子金聖嘆的腦袋也落了地。

唐太宗也玩過釣魚執法?為什麼抓而不殺?

金聖嘆畫像

這整個是布了一個局,純粹是見不得光的誣陷,好像還不能算是釣魚執法。要是讓海盜把他們救出來,再誘導他們反他孃的,上山入海去落草,金聖嘆他們腦袋一熱跟著幹了,那再被拿下,就算是正宗的釣魚執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