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逍: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偏要靠实力

杨逍: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偏要靠实力

人一旦长得帅,就容易显得不太努力的样子。杨逍就是的。

他经常被认为是偶像派,因为颜值高。

金庸说他是“英俊潇洒”、“年纪虽然稍大,但仍不失为一个风度翩翩的美男子”。

当年在电视剧里,演他的那个孙兴随便拿片小树叶一吹,女孩子就会中了魔法一样地星星眼。

杨逍: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偏要靠实力

其实这是一种常见的误会。一个人,假如有某种光芒太耀眼,便容易把别的优点掩盖了。

这种误会在历史上常有的。你看岳飞的词填得多好,“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美极了,大家却都只记住他的武功;颜真卿明明是个能带兵的,安史之乱中独守平原,死磕叛军,大家却只记住他的书法。

杨逍也是一样。如果给他一个话筒,他多半会说:

我才不是靠颜值,我是一个妥妥的实力派。

很多姑娘可能不知道,杨逍有才,肚子里是真有货,文武双全。

金庸总爱说谢逊“文武全才”,其实属于是强行凹人设,给谢逊贴金。人家杨逍才是真的文武全才。

有一回,明教的高层们在武当山上小住,同事们每天喝酒闲逛,杨逍怎么打发时间的呢?一句话,“平日闭门读书”。

本来都混到这个江湖地位了,造个假学历就完了嘛,可人家却真读书。以擒龙缚虎之手,轻拈《春秋》《孟子》而读之,是不是美如画?

他不但读书,而且还能写书。

张无忌走到他房间,就曾看见一部他写的《明教中土流传记》,全用小楷写成,而且“事事旁征博引”,从唐朝武后元载年间一直写到元末,连历代官员相关的奏折等材料都有抄录。

放到今天,杨逍评个教授,搞个“昆仑学者”、“西域学者”之类的头衔应该没问题。

再说武功,杨逍也是超级渊博的一个,全方位地强。

先只讲一点:他居然会乾坤大挪移,你信吗?

明教内讧的时候,他一个人就靠着乾坤大挪移第一层武功,和教中五大高手对掌。五个人硬是没干倒他。

这画风,就好像同一所单位里的,大家都是同事,想当然以为本领都半斤八两,谁也好不到哪儿去,都心安理得不进步。哪知道一拉出来练,人家老杨一个干了你五个。

后来同事周颠的话,最有代表性:

“杨逍这龟儿子原来一直让着我。”

“岂知我跟他龟儿子差着这么老大一截。”

顺便说一句,出口就是四川方言,周颠一定是个精神上的四川人。

杨逍还是明教武学最渊博的一个,甚至可能是全江湖最渊博的一个。他甚至连弹指神通都会。

后来杨逍攻打“金刚伏魔圈”,连变了二十二种兵刃、一共四十四套招式。

旁边看呆了两个人,都是当时两院院士级专家,一个是少林神僧空智,七十二绝技学了足足十一门;一个是光明右使范遥,“自负天下武学无所不窥”,但此刻“都不由得暗自叹服”。

这背后,得付出多少努力?想想连背单词都坚持不下来的我们吧。都以为杨逍没事的时候在耍帅、照镜子,哪知道人家的刻苦用功?

杨逍不但自身有货,而且还有眼光,能识货。

拥戴张无忌当教主,就是他的首倡。不信可以去翻书,第一句挑头的话就是他对张无忌说出来的:“将来我们都是你的属下”。

杨逍: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偏要靠实力

他这是看清了形势,也认准了张无忌这个人当得老大。这一次识货识得好,明教的革命事业从此转危为安,立了大功。

这人的眼光还锐利,很难在他面前弄鬼。同事范遥把自己毁容得亲妈都不认识,隔了十几年再见,杨逍也很快把他身份猜了个大概。

奸细小昭在他面前搞鬼,装成龇牙咧嘴的丑女,几下就被识破,而且杨逍连小昭是个大美女也看出来了,“比不悔美得多了”。

说杨逍有眼光,不光在识人上,还体现在品位和气质上。

他四十多岁,一点不油腻,平日就一件粗布白袍,品味精良又不做作。他江湖上的绰号叫“逍遥”,隐居的山峰叫“坐忘”,事事都那么脱俗。连小张无忌看了都想:难怪纪姑姑被他倾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