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大恆和《大亨掇只壺》

邵大恆,是清代江蘇宜興蜀山上袁人,其出生於乾隆晚期,卒於道光末年。邵大恆年少時即成名,他不僅壺做的一絕,耿直不屈,孤標傲世的人品也備受世人敬仰。據稱他不到極其貧困時,不輕易賣壺,故時稱“千金亦不可得”。清代光緒年間的《宜興荊溪縣新志》記載:“有邑令欲得之(大亨壺),購選泥色招入署,啖以重利,留之經旬,大亨故作劣者以應,令怒而杖之,亦不吽暴也。”表現了邵大恆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品性。

邵大恆和《大亨掇只壺》

壺如其人,邵大恆的紫砂壺以渾厚朴實取勝,代表作有著名的《掇只壺》,《一捆竹壺》,《魚化龍壺》等等,在清代時,他的紫砂壺已經是達官顯貴,文人墨客爭搶的對象,看一下顧景舟大師對邵大恆的評價即可得知:

邵大恆和《大亨掇只壺》

“經我數十年的揣摹,覺得他(邵大亨)的各式傳器,堪稱集砂藝大成,刷一代纖巧糜繁之風。從他選泥的精練,造型上審美之奧邃,創作形式上的完美,技藝的高超,博得一時傳頌,盛譽之高,大有‘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之慨。”——《宜興紫砂壺藝概要》

邵大恆和《大亨掇只壺》

大亨掇只壺乃邵大恆最重要的代表作,壺身長度接近一尺,高超過六寸,壺色渾厚而深沉,色澤瑩潤如玉,造型古樸端莊,氣度非凡,充分體現了邵大恆精微奧妙的紫砂技藝。清代高熙的《茗壺說》給予了極高的讚譽:“邵大亨所長,非一式而雅,善仿古,力追古人,有過之無不及也。其掇壺,肩項及腹,骨肉亭勻,雅俗共賞,無饗者之譏,識者謂後來居上焉。注權胥出自然,若生成者,截長注尤古峭。口蓋直而緊,雖傾側無落帽憂。口內厚而狹,以防其缺,氣眼外小內錐,如喇叭形,故無窒塞不通之弊。”

邵大恆和《大亨掇只壺》

大亨掇只壺現藏於上海市郊嘉定經濟開發區的“四海壺具博物館”,大亨掇只堪稱掇只壺的教科書,後代紫砂大師多有致敬作品。

邵大恆和《大亨掇只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