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5年2月8日,成吉思汗之孫伊兒汗國建立者旭烈兀逝世

旭烈兀(名字意為“戰士”,1218年-1265年2月8日),蒙古人,伊兒汗國的建立者,西南亞的征服者。成吉思汗之孫、拖雷之子、蒙哥及忽必烈之弟、阿里不哥之兄。旭烈兀的軍隊大大拓展了蒙古帝國的西南疆界。在他的領導下,蒙古人摧毀了伊斯蘭文明的兩大中心:巴格達和大馬士革,使伊斯蘭世界的中心轉移到了開羅的馬木留克王朝。

旭烈兀是拖雷的第五子,與蒙哥、忽必烈、阿里不哥是同母兄弟。旭烈兀信奉佛教,而他的母親唆魯禾帖尼和妻子脫古思可敦都是景教徒。

1265年2月8日,成吉思汗之孫伊兒汗國建立者旭烈兀逝世

旭烈兀汗與脫古思可敦

1256年,旭烈兀接受了冊封,成為伊兒汗。他所建立的國家正式成為伊兒汗國。晚年的旭烈兀致力於鞏固在波斯的統治,他通過武力脅迫或聯姻的手段,清除了波斯境內的割據勢力,使波斯成為伊兒汗國統治的核心地區。

旭烈兀的母親與妻子信奉景教,旭烈兀受到她們的影響,在國內施行親基督教、反穆斯林的宗教政策。此外,由於伊斯蘭教的作用,原本當時波斯地區佛教已基本上消失,但在旭烈兀統治時代,由於他本人信奉佛教,崇拜彌勒佛,當地出現了大量吐蕃與畏兀兒的喇嘛,佛教活動再次出現。

1265年2月8日,成吉思汗之孫伊兒汗國建立者旭烈兀逝世

旭烈兀的軍隊進攻巴格達

由於旭烈兀與忽必烈的血緣關係,伊兒汗國與元朝的聯繫遠比蒙古四大汗國的其他兩國要緊密。絲綢之路通暢,中國的四大發明加快了西傳的速度,而回回炮、阿拉伯數字、阿拉伯曆法等也傳入中國。旭烈兀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不容忽視。

從1262年開始,旭烈兀數次派遣使者攜帶書信前往歐洲,試圖與基督教國家建立軍事同盟。在旭烈兀寫給法國國王路易九世的信中,他表示願意攻下耶路撒冷作為贈送給教皇的禮物,作為回報,他希望法國能夠派出一支艦隊來攻擊埃及。可是由於各種原因,旭烈兀和他的繼任者們最終沒能與歐洲建立任何形式的聯盟。

1265年2月8日,成吉思汗之孫伊兒汗國建立者旭烈兀逝世

正在休憩的旭烈兀

1265年2月8日,旭烈兀在馬拉蓋逝世。他被安葬在爾米亞湖中的小島上。他的葬禮是所有伊兒汗中唯一使用了活人陪葬的。之後不久,他的妻子也相繼去世。東方基督教各派都因此感到有所損失,他們以深情的話語來悼念他們:“基督教的兩顆巨星”、“又一位君士坦丁,又一位海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