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兼備 營銷中的虛實套路

身為一名多年的營銷老兵,一方面,需要出制訂創意和策略,做定位、樹品牌,感覺自己是靠文筆吃飯,為企業指點江山的人;另一方面,需要為策劃的事件給出結果,一場活動下來獲客多少,營收幾何?我們又不得不抗起業績的壓力。那麼,我們從事營銷崗位的人指點江山的文臣,還是肩負業績的武將呢?


文武兼備  營銷中的虛實套路

營銷中的虛實套路

其實,我們在職場中所遇到的工作有兩種,一種是務虛,它注重的是戰略、品牌,這種考量的是邏輯思維,你需要做的是講故事;另一種是務實,它注重是你的專業度、執行力,這種考量的是數據,你需要給出的是結果。

那麼務虛的故事該怎麼講呢?戰略和品牌又是怎麼樣一種東西?我們可以參考一個例子:

三國時期,劉備以漢室靖王后裔的名義舉旗平亂,自立為王,藉助民眾內心認為漢室正統的思想觀念,取得百姓的認同與支持。而實際上,劉備是漢室後裔的史實無從考證,但這份務虛的願景,讓蜀國的建立名正言順,讓劉備在百姓心中有一個正義的品牌形象。如果沒有這個務虛的策略,劉備就與張角之流沒多大區別了,產生師出無名的大忌。而在今天的公司運營中,沒有一個美好的願景和品牌形象,同樣無法得到受眾用戶、乃至自己員工的肯定和認可,又怎會有好的發展。

同樣,務實的結果導向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專業度與執行力是怎麼體現出來的?也是有歷史的例子可以參考:

戰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在征戰方面,頒佈按軍功賞賜的二十等爵制度,普通士兵在戰場人每砍一個人頭就可以晉爵一級,可以說是簡單粗暴行之有效,用數據說話的典範,你能力如何看人頭數量,至於參戰多少次,打傷多少人,學識幾何?一概不予計算。換成今天的說法,就是你所創造營收的多少,決定你職位與薪資。如何時你所創造的營收不及你的薪水,無論你是公司的老員工,還是替老闆擋過刀,你的職位都無從保全,這就是典型的務實策略。

當你進入一家公司的時候,一定要了解清楚,企業當前所需要的是務虛,還是要務實。如果企業生存壓力不大,那就要務虛,建立品牌,提升企業美譽度;如果企業營收不佳則要務實,在力拉昇銷售業績,讓企業生存下去;務虛的營銷活動是共鳴你的受眾人群,你的身份是軍師;務實的營銷活動,是展示你的創收能力,你的身份是戰士。

一個優秀的企業,肯定是虛實並進,即能擁有很好的品牌美譽度,又能保持良好的營收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