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歸》:暗戀有夫之婦林徽因的金岳霖,單純的像個孩子

《南渡北歸》:暗戀有夫之婦林徽因的金嶽霖,單純的像個孩子

《南渡北歸》:暗戀有夫之婦林徽因的金嶽霖,單純的像個孩子

《南渡北歸》可以說是煌煌鉅著,一共有三部,分別為《南渡》、《北歸》和《離別》。我看到了其中的兩部,每一部都是洋洋五十多萬字,厚重的書,寫的是比書還要厚重得多的人物,它描繪的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化界那一批令人仰止的大師的群體命運:陳寅恪、傅斯年、胡適、金嶽霖、吳宓、劉文典、梁思成、林徽因、梁思永、聞一多、李濟……包括第三部將要出場的錢鍾書等等等等,這些如雷貫耳的大名,他們的事蹟、言行、性格、風采、際遇和命運,都在這部鉅著中呈現。

這部書生動細緻準確的描寫,讓那些平常只活在書裡的大師們完全活了起來,置身於他們所生活的歷史當中,重新進行屬於他們的研究、奮鬥、戀愛、鬥爭和迷惘。傅斯年的大氣、陳寅恪的學氣、聞一多的俠氣、劉文典的狷氣、吳宓的痴氣,全都躍然紙上。這些大師其實都是普通人,比如吳宓也會痴心不改地苦戀、劉文典會為“二雲”而折腰、金嶽霖會因為自己的母雞“難產”而求助於婦科專家……而這些普通人也成為了大師。

《南渡北歸》:暗戀有夫之婦林徽因的金嶽霖,單純的像個孩子

傅斯年之所以成為可以幹掉孔祥熙和宋子文的“學霸”就是因為他有著山東人的血性,陳寅恪成為三百年來第一人是因為他從來都是一絲不苟,而林徽因能夠能為一代建築業大師並和梁思成成為中國建築史上的知名伉儷也是因為她一直都清醒地知道自己的理想究竟是什麼而不會為一時的浪漫而衝昏頭腦……而大師終究還是普通人,假如吳宓不是一生為情所累,可能他還會有更大的成就;假如劉文典不是那麼狷狂他也不會最後窩到了雲南邊陲而斷送了“國寶”大師的一生;假如吳晗不是少年成名可能還會收斂一下自己的傲氣,假如馮友蘭不是那種搖擺不定的性格也不會因為一首校歌的署名權而遭到天下人的質疑。

《南渡北歸》:暗戀有夫之婦林徽因的金嶽霖,單純的像個孩子

而像周作人那樣,起初還想當“苦雨庵中吃茶的老僧”,遇刺遭到恐嚇後被嚇破膽,成了漢奸文人,擔任眾多偽職,甚至頭戴日本軍帽,身著日本軍裝,慰問日軍侵華傷兵,成了徹底的漢奸;還有一個上海文人張資平,早年寫過很多反日反侵略揭露日本屠殺國人的作品,一度被日本人仇視,但後來張卻被日偽收買成了臭名昭著的漢奸文人,從背叛的那一刻起他們的政治生命和人格生命已經終結,學術、藝術生命也蕩然無存,被永久的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還有無數奇聞異事也讓讀者大開眼界大長見識,在茶餘飯後隨便講一段就能博得喝彩。被蔣介石譽為“國寶”的劉文典如何用撩陰腿踢了蔣委員長的蛋蛋?李敖如何把不抵抗將軍張學良的丟失東三省的罪責強加到蔣介石頭上?毛澤東為何對北大“耿耿於懷”,建國後再也未進過北大校門?傅斯年如何大罵漢奸文人周作人、容庚?“好色之徒”情痴吳宓如何玩感情出軌。書中都有詳盡的分析講述。

《南渡北歸》:暗戀有夫之婦林徽因的金嶽霖,單純的像個孩子

書中寫到的人物眾多,幾乎人人都是在中國近代史上聲名顯赫的大師級人物,但作者並不只是仰視,而是真實客觀的評述,即使是大師也不誇大其功績不掩飾其缺失。書中所述人物個個個性鮮明,有血有肉,那些珍聞軼事不僅有趣之極,而且可以之為線索解開事件謎團,並可推論出其人其行其性其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