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世紀大騙局終將灰飛煙滅,沒有什麼比它更骯髒!

這場世紀大騙局終將灰飛煙滅,沒有什麼比它更骯髒!

幣圈一日,人間十年!

比特幣的飆漲締造了很多財富神話,但2018年以來,比特幣價格從最高峰接近2萬美元跌到今天的6300多美元,可謂是腰斬再腰斬。

前天更是直接暴跌13%,一天之內跌幅超過900美元,跌到了6200美元以下。

作為虛擬貨幣鼻祖的比特幣一跌,整個虛擬貨幣市場價格也連連跳水,有些幣的市場價格已經接近為0。

不少投資者被高位套牢,那些企圖一夜暴富的投機者更是被當頭棒喝。

人們紛紛警醒並開始冷靜思考,眼下狂熱的虛擬貨幣到底是一場顛覆式革命,還是一場譁眾取寵的龐氏騙局呢?

這場世紀大騙局終將灰飛煙滅,沒有什麼比它更骯髒!

比特幣的黑暗面

談及比特幣必談區塊鏈,因為比特幣的核心技術就是區塊鏈。

區塊鏈技術集合了去中心化、匿名性、不可篡改、可追溯性等優點,確實是一種充滿想象力的魔幻技術,人們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也充滿了非常多的期待。

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技術,本身是中性的,而且也確實被公認為一種具有革命性的技術,但這不代表底層技術為區塊鏈技術的比特幣也同樣具有價值。

比特幣被吹噓為一種全球性的貨幣,這其實是很滑稽的事情,暫且不論比特幣是否具備法幣的功能,其實它能火起來就是因為它可以很好地作為一種洗錢工具。

2016年下半年,正是國內大量遊資尋求外逃的時候,比特幣的價格真正有非常大的暴漲,其實就是那個時候開始。

隨著資本在2016年下半年和2017年外逃加劇,比特幣一下就成了市場的香餑餑。

現在比特幣玩家有五六成是中國人,最高峰的時候七八成玩家是中國人,這跟國內的大遊資想外逃不無關係。

而比特幣之所以能夠作為洗錢工具,這是由於比特幣的匿名性和去中心化,使其可以輕易繞開銀行系統,在國與國之間進行資金轉移。

說白了,就是資金可以利用比特幣逃避監管進行轉移,這邊人民幣買進,那邊美元套現逃之夭夭。

比特幣這種行為,就好比本來兩國之間的貨物貿易是需要通過海關進行的,但現在搞了一個地下通道,變成了走私。

換句話講,比特幣其實就是錢的走私通道。

既然作為錢的走私通道,比特幣就必須具備價值,哪怕這種價值是炒出來的也好,要不然那些想外逃的資本,就無法套現成大量的美元逃離出國門。

那怎麼辦呢?方法很簡單,炒作!用賺錢效應吸引大家入場,最後形成所謂的“價值信仰”,這跟所有擊鼓傳花的龐氏騙局是一模一樣的。

之所以要炒作,是因為比特幣其實在2015年1月的時候已經跌到最低只有900人民幣,與2013年時的最高峰相比跌幅達到88%。

2013年是比特幣爆發的一年,當時價格由十幾美元漲到1000美元。

到了2013年12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聯合五部委共同發佈《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才一下把比特幣打回原形,才一路狂跌到900人民幣。

我上面講了,2016年下半年開始想外逃的大遊資開始增加,處於歷史低位的比特幣被相中。

此後,比特幣價格一路狂飆。

2017年12月,比特幣價格登峰造極,一個幣差不多相當於2萬美元。

今年開始,國家外匯管制進一步嚴厲,大遊資轉移基本完成,開始離場拋售,所以我們看到比特幣今年以來,一路如水銀瀉地般暴跌不止。

它成就了很多財富神話,也暴擊了很多白日夢。

這場世紀大騙局終將灰飛煙滅,沒有什麼比它更骯髒!

這場世紀大騙局終將灰飛煙滅,沒有什麼比它更骯髒!

虛擬貨幣就是財富收割機

我已經講了,比特幣不被國家承認,但卻有如此高的價格,這都是被洗錢分子、不法分子、無良莊家等推升的。

也由於比特幣的造富神話,所以我們看到這一年多來,各種虛擬貨幣如雨後春筍,一個個冒出來。

但,這些都是一個個滑稽的金融騙局

大家還記得李笑來被曝光的那段語音嗎?

一段語音,曝光幣圈眾多大騙局,所有虛擬貨幣的撈錢方法就是組織個粉絲社群,發個幣給他們,換走他們的錢。

目前,成千上萬的大小公司和個人玩家,排著隊擠破頭遞交著ICO白皮書,形成千軍萬馬奔騰之勢,唯恐落後他人。

虛火過旺且亂象叢生,越來越多的虛擬貨幣上市意味著一個個騙局在上演,他們都以區塊鏈技術標榜自己。

說到底,幣圈的神話就是由幾個人的團隊創造的,甚至不需要公司、不需要產品,只需要一個區塊鏈的概念,找一些碼農去扒些代碼下來修改一下,就可以擁有一個可以運行的區塊鏈項目了。

當然這些項目往往會披著一個“改善醫療效率”、“促進科技發展”、“加快金融變革”的外衣,接著寫一個看起來雲裡霧裡、不明覺厲的白皮書掛在網上,就可以大聲搖旗吶喊宣佈眾籌,忽悠一幫韭菜們來交智商稅。

再不濟就建幾個微信群,拉攏一班貪婪的人入群,忽悠他們去拉人便可獲得新幣;在新幣上市之後拉一波盤,就可以形成暴漲的虛假現象,再次可以吸引散戶跟風加入。

當將虛擬貨幣炒到高點,揮手一賣,就可以達到空手套白狼的目的。

這是典型的龐氏騙局,或者說是變相開賭場,甚至連賭場都不如。

這種案例在歷史上比比皆是。

前幾年有人把隨便一幅畫,分割成幾千上萬份額,標上一個價格讓大家購買和炒作;幾百年前荷蘭人瘋狂炒作鬱金香,一株鬱金香的價格可以購買一棟城。

當然,還是有很多人知道這是泡沫,但總以為自己不是最後接棒的那一個人,希望在泡沫破滅之前自己能夠撈一筆。

比特幣從最初的名不見經傳到一度被炒到接近20000美元的千萬倍暴利空間,幾乎可以確信的是,沒有實物和主權背書的比特幣是本世紀迄今為止的最大的龐氏金融騙局。

去年,央行等七部委就聯合下發公告,明確ICO涉嫌從事非法金融活動,要求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立即停止。

國家出手,有效防止有更多的人陷入騙局。

這場世紀大騙局終將灰飛煙滅,沒有什麼比它更骯髒!

這場世紀大騙局終將灰飛煙滅,沒有什麼比它更骯髒!

虛擬貨幣終將被打回原形

可能依然有人會說,區塊鏈是新興技術,存在亂象是正常的,不能一概而論。

是的,技術是有價值的,區塊鏈技術在以後或許會應用在稅收、徵信等各方面,但這是技術本身。

比特幣只是用了區塊鏈技術,但不是說它就是有價值的。在我看來,比特幣作為一種虛擬的金融資產並不具備與法幣同等的價值。

2008年,剛好金融危機,全球各大經濟體開始實施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說白了就是大量放水。

那一年,比特幣被創造出來,是因為有個叫“中本聰”的認為鑄幣權如果掌握在政府手裡,那會造成貨幣氾濫。

所以認為需要搞出一個去中心化的有固定數量的“貨幣”,這樣才公平。

但現在美國處於加息週期,回收美元流動性,美元作為主權貨幣的信用在修復並且升值,從這一點來看,比特幣已經走在灰飛煙滅的路上了。

此外,從貨幣的角度看,這種所謂的虛擬貨幣,並沒有任何信用背書,更談不上實業支撐。同時所謂的去中心化,結果在這一年來黑客頻頻的攻擊下,市場那點所謂的價值信仰也開始在崩潰。

最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就公開發表聲明,認為比特幣容易被操縱,而且無法避免被操縱,話音一落比特幣價格應聲下跌。

一種投資品,如果要正常運作下去,必須具備實體支撐,如果缺乏實體支撐,那就是擊鼓傳花的遊戲,是典型的龐氏騙局。

虛擬貨幣並沒有任何實體來支撐,本質上是一文不值的。

在這場擊鼓傳花的騙局中,莊家慫恿一幫韭菜來投資,並利用他們去尋找新的接盤者,或者放出各種風聲來吸納更多的韭菜,只是方便自己割韭菜。

虛擬貨幣是因為比特幣所以才有了投機價值,比特幣之前是因為作為洗錢工具才有了投機價值,未來隨著剩下的那點場外遊資也跟著撤離,所有的虛擬貨幣會連投機價值都沒有。

至少,在國家看來,藉助虛擬交易平臺開展的炒幣活動純屬投機,對實體經濟並沒有任何益處,但卻集聚了較高的金融風險。

更何況,為了獲取比特幣必須巨大的挖礦工作量,消耗了大量的電力、計算機算力,而可笑的是這一個過程並不創造任何價值,是一種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對那些披著創新外衣的虛擬貨幣,國家必然重拳出擊、及時遏制。

今年以來,國內流動性極度緊張,無論是股市暴跌、網貸爆雷都在給這片土地的人們敲響警鐘,具備極高投機性的虛擬貨幣,在這場浪潮中的結果也是不言而喻的。

幣圈一夜暴富故事僅僅只是江湖傳說,普通投資者只是幣圈食物鏈的底端,從一開始就註定了被收割的命運。

這場財富收割,我認為比什麼都要更加骯髒。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財妹錢鋪 (ID:caimqp)

財妹錢鋪的主筆財小妹,將用她最專業的金融知識和經驗,教大家解讀經濟形勢,形成自己的理財觀念,跑贏通貨膨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