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以愛國的名義坑害國家

最近有兩件事,值得放在一起說說。一個就是鬧得沸沸揚揚的“紅芯瀏覽器”事件,剛完成2.5億人民幣C輪融資的紅芯公司,被曝所謂“自主可控”的紅芯瀏覽器,其實是“谷歌瀏覽器套了個殼”,另外一個是中國的評級機構“老大哥”大公國際,因內部管理混亂,直接向受評企業收取高額諮詢費用,被證監會和交易商協會警告並重罰,相關評級業務被暫停一年。

兩家企業一家做瀏覽器,一家做信用評級,看似不相干,但它們的操作手法如出一轍,就是將自己的生意冠以“愛國”的旗號。

警惕以愛國的名義坑害國家

紅芯的前身叫“雲適配”,據說是因為今年中興事件尤其暴露了國內“缺芯少魂”的短板,因此,紅芯老闆決心造出中國人自己的瀏覽器,為國爭光,揚眉吐氣,於是改名“紅芯”。紅芯公司對外宣稱,該公司“打破美國壟斷”,擁有世界唯一一顆屬於中國人自己的瀏覽器內核。可見,無論從產品命名和推廣,紅芯都大打愛國牌,民族牌。

警惕以愛國的名義坑害國家

大公國際也是如此,它對外號稱打破了西方評級壟斷,是唯一在國際舞臺捍衛中國評級話語權的民族品牌。此前大公國際連續4次下調美國主權信用級別,從A-降到BBB+接近垃圾債評級水平,這一評級甚至低於非洲國家博茨瓦納,引起巨大爭議。

警惕以愛國的名義坑害國家

但是,兩個大打愛國牌的企業,實際所做所為卻是在坑害國家。許多程序員直指紅芯瀏覽器存在諸多的安全風險,尤其是紅芯瀏覽器的內核,用的是谷歌之前的49版本,這個老舊版本,有著大量的漏洞未修復。紅芯公司卻把這存在安全風險的瀏覽器,精心包裝後,以上百萬的高價,賣給眾多政府機構和大型企業,由此埋下了難以估量的安全隱患。

大公國際更是作惡多端,根據相關部門調查,大公對於企業和證券評級調整極其隨意,一個被市場普遍視為垃圾債的“新光債”,大公竟給予AA+評級,統計顯示,2014年以來的所有債券違約事件當中,評級機構為大公評級的違約事件高達12起,這些債券上市前,大公都給予極高的評級,給投資者造成重大誤導,違約事件發生後,無數民眾血本無歸。大公還向掛鉤評級向企業兜售數據管理諮詢系統,多家企業抱怨,這套所謂的管理諮詢系統不僅沒作用,費用高達要970萬,另外每年還要追加80萬的系統服務費,吃相真是難看到家了。

顯然,兩家企業在光鮮的愛國牌之下,幹著的卻是令人不齒的勾當。他們欺騙政府機構,禍害企業和民眾。用質次價高的產品和服務,賺取驚人的暴利。甚至他們把錢賺進自己口袋後,自己搞出的問題還想要國家背鍋。大公國際受到停業一年的處罰後,居然以金融安全“要挾”監管部門。該公司在給央行行長易綱的申訴中寫道:“對大公不當處罰……不排除會引發債券市場競相拋售,從而導致全國數萬億債務出現“雪崩”和“多米諾骨牌效益”的連鎖反應,釀成國家重大債務危機。”“對大公資信的不當處罰,將毀掉一個在國際舞臺上維護國家利益的民族品牌。”“如果處罰失當搞垮大公,這是美國人想做而做不到的事,甚至為美國打貿易戰攻擊我國提供口實。”

警惕以愛國的名義坑害國家

一個坑害國家的企業,不僅對自己的違法行為毫無自我反省之意,竟然還認為國家虧欠了它,真讓人大開眼界。顯然,在某些大打愛國牌的企業看來,愛國就是一張遮羞布,是一張免死金牌,哪怕捅了天大的簍子,國家都必須給它擦屁股。

愛國不應總是掛在嘴巴上,而應從實實在在做事開始。作為企業,誠信經營,守法經營,這才是最起碼的愛國。一個企業,若不能為股東、為社會創造價值,以優質產品和服務民眾,它根本沒有資格談愛國。紅芯和大公兩家企業的例子告訴我們,某些把愛國、民族當作做生意招牌的企業,其實是靠不住的,以愛國的名義坑害國家,值得我們每個人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